課堂教學效能的探究

去年六月底正式在大學退休,因失去前線教學觸覺,想裸退,也就擱筆,好好讀點書。

抵不住學校的誠意邀請,到三、四所中、小學做點教學顧問工作,這幾個月,都在學校穿梭,有講座及工作坊,共同備課交流,更觀了大量的課堂教學,參與課後討論及回饋,很充實,也長知識。

蒙編輯不棄,也就復耕〈見微集〉。

上半年的大量觀課,都以教師發展為目的,而不是為考績;也沒有一定要為回應某些潮流關注的項目(例如是為了推行自主教學或電子教學)而特別設計的教學行為,也就更類似所謂「日常」教學。我一向的教學建議,是要設計有教學效能的課,其中先要掌握學生的能力、程度及習性,適切的教學目標(包括學科內容及能力),才能應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在備課的過程中,如能利用資訊科技,例如有合適的教學影片,某些教學軟件能即時讓學生的答案及討論成果顯示,有助教師或學生理解學習難點、進度,以至成效,就最好不過了。同樣,在課堂內強推形式化的自主學習,例如都要有「自」字頭的「自設目標、自學、自評互評、自擬題目」等等都是本末倒置,且錯誤理解甚麼是自主學習,反而應從我們擅長的日常教學工作,找出含有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程度的元素(即讓學生承擔多些學習責任,運用恰當的學習策略) ,也就是如何從「課前、課中、課後」三個學習時段,找出自我學習元素,加以優化。

這上半年的觀課樣本不算多,亦未有用嚴謹的研究角度分析,未能作準。我的感覺是這十多年來,教學效能的提升,並不顯著。

數、理科仍以單向式講解為主,此亦因為學科特性,需明理,也就只能在課堂上邊解邊問,輔以powerpoint 或用visualizer 展示教學內容,答問的多是幾位優生,其他想學的都在聽,聽不明的就游游離離,順應要求把答案填寫在工作紙上。這種教法,多數不能即時察覺大部份學生的理解程度。有些不太警覺需照顧學習上的差異;更多是要趕書,講了、問了就是,到考試就比高低。不過,資訊科技的應用,亦確令教學的表達較多樣化。

要改善這類單向式教學,不能只介紹另一套師生互動的教學法,要在教學的限制及慣性中,給予回饋;例如:在講解的過程中,如何調整問題的層次,那些可給予學生多點過程時間作思考,或作短時間的討論;如何應用某些軟件,或其他能展示學生所學的方法,如舉手的方式,以讓教師即時知悉學生的表現。較複雜的概念關係自然以圖表或圖象組織幫助學生理清脈絡,對能力較高的學生,和他們一同製作筆記,應比只填答工作紙,較能鞏固學習,且不停留在憶記式學習中。                                                                                                                                                                                                                                                           (課堂教學效能探究之一)
2019.1.28 原文刊於692期教協報〈見微集〉

運用教學影片的好例子

觀了一次很好的小三中文課,教學目標是學習連續動作描寫。這是一個成功利用教學影片的好例子。 

教學流程共分五階段:()預習:學生先在家中看一段時下最熱的「任何仁」廣告短片,上課時與同學討論其動作,氣氛已高漲。

() 教學輸入:教師播出一小段有評述的足球比賽影片,並逐步細緻地勾列所提及的動作詞語,令學生理解何謂動作描寫。

()建構學習:學生分成八組,每組四人,用iPad 各看一小段不同的影片,如戇豆先生,搬重物的工人,玩魔術的小丑........。任務是要用文字先寫下描述動作,再用配音員的身份向全班旁述影片,組員要分工,讀、寫、聽、說能力共冶一爐,同學都極有興趣看其他七段影片,又要指出動作詞語,又要選最佳旁述,學習積極性高。

(
)鞏固學習:教師再播一段影片,用文字描述連續動作,再列舉步驟,如回憶動作,逐步描述,加連接詞等。

(
)產出(output):任選一件為同學服務的事件,如收簿、做糾察….,然後描述一段連續動作。學生產出互相傳閱學習。

與教師在共同備課時,已提出不是為搞自主學習而設計「自訂目標」或「自評」的僵化及誤用的項目,如何令學生有動機參與學習,學得有效才最重要。在過程中,如需要學生先預習,在課堂作有效討論,展示所學,就最好不過了。
2019.1.1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
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