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標準選美

上兩篇寫了〈教育與整形〉及〈教育的成果〉,及以往的〈什麼是好學校〉和〈學習的理由〉等等,都是一脈相承,帶出一個最基礎的問題:學校教育的目的。

普及教育之前,很容易找到共同答案,就是提供機會,要求學生努力讀書、考好試,找好工,賺錢脫貧。學校教育制度就是靠標準測考,以篩選排比定學生優次。

幾十年來,這個制度從沒改變過,都用同一標準選「美」,亦即是說,大部份社會人士、政策制定與推行者、家長、學校教育執行者,基本教育觀念沒有什麼轉變,都是抱緊「應試為本、優勝劣敗」的原則。

不只是香港、東方社會的每個國家的教育觀念也差不多,在集體學習的過程中,就是競爭比併,統一化、標準化、工廠化學習,就既便宜,又有產出。

偶爾有能力、有知識的中產家長,會嚮往教育自由度較高的國際學校、直資學校,甚或提出「自家教學」的觀念,都是少數,最受歡迎的仍是有歷史的傳統名校,都想像子女會因此有好成績。

偶然亦有標榜具特色,有另類課程、多元課外活動、其他學習體驗的學校,但TSADSE等成績一出,紛紛復「操」。

制定政策的,一邊描繪美麗願景,「學會學習、照顧差異、提倡創意創新」等等,一邊施以測考監控、減資源、殺校等措施,漠視個別學校努力,自不然會忽略融不入學校工廠的孩子。

這不是控訴或批判,是現象;也不羨慕歐美的教育制度、外國孩子的自由,因為教育是漫長的,深受文化規範,只能「在地」改進。

2016.7.2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育的成果

中學文憑試放榜,細閱了兩份報紙的相關新聞

一如以往,尖子的成績都廣受報導,今年有四位同學考獲75**,都出自傳統名校較往年少,亦沒有突顯某校出了多少位狀元,有點「贏在起跑線,不足為奇」的感覺

反而65**的優生有較大篇幅報導,尤其是來自屋邨基層家庭,又能摘星的孩子
有幾篇特別以住劏房、在不溫飽的環境下仍努力不懈,刻苦奮戰,考獲上佳成績,是典型東方社會,讀書脫貧的故事。

殘障孩子們走出歧視,挑戰自我,繼續升學的報導,仍令人感動。

有幾所學校都是以第三組別學生為主,今年都或會有十位、八位同學有機會進入資助大學,教師們應感欣慰。

有一篇特別吸引我,是一位6優生的媽媽曾是Band 3學生的教師,提到更重視子女及學生的品行,而不是侃侃而談,怎樣打造狀元。

這些都是每年放榜,傳媒關注的教育成果,幾篇報導,難以涵蓋,亦易以偏概全,不過基層及弱勢學生的成就,越來越為人樂道。

做了多年學校改進的專業支援,接觸來自不同家庭背景、早被標韱為不同組別的學生,對學校教育成果,及其歸因有很深感受,常帶着一連串的疑問,尤其是要用什麼指標去衡量一所學校的價值及其教師的付出。

狀元的多寡及他/她們的優秀成績是來自個人的努力?家庭的條件?學校的教育?補習的作用?

除了多了幾位入大學學生外,其他同學成績有否增值,有否失去學習動機?

為什麼沒有品德、服務、綜合體藝的DSE榜?

2016.7.2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育與整形

舊同事在群組傳來一則新聞,有關今年的韓國小姐選舉,網友發現所有參選佳麗都像是同一個模樣,眼耳口鼻都是整出來的,選的不是美,是整形師傅的手藝。

群組內議論紛紛。

「初看想笑,再想想是無奈,可悲,為什麼要否定天生的外表?」

「身體髮膚,受諸父母,真不明白為什麼韓國父母要帶子女去整形?」

「每個個體都有其價值,為什麼要崇尚單一標準?」

「用哪個明星、名人的模版最美、能當選?」

「教育界其實一直在做同樣的事,為孩子整形,要合模,合標準。」

教育也確是為孩子整形,最快捷簡便、價平而又具效率的,自然是用學校機器「啤」出來,這毫無新意,「學校不是工廠」已是一世紀內讀教育的老話。

多年來,制度其實沒有什麼改變,都是要、想選「美」,用學能測驗還是TSAHKCEE還是DSE,只是換一個模版,一樣照「啤」。學校雖多了大量特色,體藝活動數不勝數,但都是為制成品添件衣服,戴上頭飾,仍是同一個體形模版。

何美儀、趙永佳的休學優學報導,上星期日的應是總結篇,更為香港教育制度斷症:沒足夠資源照顧個別學生,只要求孩子合模,聽話、服從,用同一套標準作評核,主流學校都隨著公開試成績的魔笛起舞,罔顧孩子的個別能力及特性。一年的休學體驗,非常寶貴,更關心的是孩子能否適應、和應否融入主流框框。

問題不只是制度和學校,是要思考什麼是「美」?為什麼要參選、要競爭?

2016.7,1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觀課答客問(二)

「你提到觀一堂課未足以評核教師能力及學習效果,可否加以解釋?」

「先說一些體驗。到學校作專業支援時,常被要求做全校觀課,以改善教學。在這情況下,觀課只作教師發展,不作考績。有時在某些課題,教師只設計幾條討論題目,把大部份時間讓學生分組討論,每組再匯報幾分鐘,總結一下,40分鐘就過去了。學生展示時又確實能列出幾個要點,課堂學習是暢順的,尤其是當學生水平不錯,又或者是聽話懂配合的一群,這樣,就不能只觀學生在一堂課上表現而評核教師,因教學能力沒在學習過程中展現。有些甚至是刻意設計,以廻避被觀課、受評核。其實,迴避不到,高效能課堂就要視討論題目的層次、教師的總結能力,討論前有否恰當輸入及閱讀資料等等。」

「有學校都在推行內地式的自主學習,都是課前預習、學生分組討論,組長作小老師匯報,作展示,還課堂給孩子,教師說得少,也未必能在課堂上展現能力。」

「我沒有作追縱式的教學研究,不能太武斷的評論。因為要長期作個案觀察研讀,才較可能歸納出這類自主學習的成敗應歸因於什麼,是學生的個人水平、努力程度、養成的學習習慣,還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課程內容的恰當性、考評的要求等等。從觀一堂課作評核的習慣中作反思,就是提出在資訊科技的學習世界,課堂外的學習,例如上網讀資料、看教學影片,而又可能是個別教師促導,甚至是科目領導、群組設計的,應如何準確評核。」

2016.7.0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觀課答客問

在研討會上提出對觀課、評課與考績的關係,引起學校領導的提問。

「我校相當重視課堂教學,教師表現是考績的重要部份,科主任都要觀課,都是用『多項目、打分數』的觀課表,評核科組同事,總有同事不滿意,如何改善,是否應要設計一份全新、更客觀的觀課表?

「關鍵不是觀課表,有人認為數字客觀、重要,分項越多就越仔細,就更能分到高低,被評的便無話可說。其實評課並不靠在分項上打分,因重要性不同,例如學生參與度高,師生互動強,能應用電子科技,可惜教學內容太淺太少、目標不恰當,學習者不達標,其他分項很高分也不是好課。」

「那麼一定要專科專觀嗎?」

「科主任作考績觀課就是這個意思,評課者的專業能力就重要。一是經驗,是否觀得夠多,那麼年資與科組大小就有關;二是對教學法的掌握,這不一定是靠豐富學科知識,掌教務的領導、或校長可能更好
。」

「那麼為免爭拗,不做考績觀課可以嗎?」

「我就一定做,不入課堂,不知學生表現,不知教師教學及處事能力,更要令同事知道學校應最重視什麽。要培育的是校內教學領導的觀課專業能力,就是如何令被評者服氣。要學習的是全面掌握教學的流程,記錄各教學部份的時間及任務只是其中一項,更要不斷代入施教者,想想他為何這樣做,及大部份學生的能力、反應是否配合。最重要的,是提供建設性的回饋,令被觀課者感覺有所增益,感到心悅誠服,也不會爭拗。」

2016.06.3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