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的反思

上兩星期寫了一篇教育比併,引述了一位全國特級教師魏勇,到美國參訪多所著名公、私立學校的反思,以為挑美國教育的毛病,反令自己出一身冷汗。朋友讀了,問有什麼特別。

魏勇,來自北京的頂尖中學:十一學校,4000學生,400位教師,其中有28位特級教師,175位高級教師,擁北大、清華等名校博士學位的有60人,及來自哈佛、牛津等的69位外籍教師。課程也國際化,有GCE-A Level, IB等。

頂尖高中,成績自然標青,高考650分以上有二百人,入北大、清華的有60多人,佔畢業生的五分一,很多亦出國留學,入名大學。

學校的最大轉變,是校長李希貴曾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留了36天,訪問取經,於2008年上任,把美國中學辦學模式搬來十一學校。學校除了資源豐厚、萬千寵愛,原是中央軍委子弟學校、重點學校,最大的特色是把一班50人的「正常」高中,由「班主任制,統一課表,有限選修課,少量課外活動,嚴厲打擊『早戀』」,改革為「走班制,可選修大量課程,不反對男女生交往等」,也就是在制度上令學生有較多選擇性和自主性。

學校「成功」,當有其他因素,包括校長魅力能力,教師團隊的凝聚等,不贅。凡有成功模式,國內爭相倒模,其可學與不可學,又惹來爭論。

魏勇與教師團隊再次訪美,就帶着以為學校已引入美國制度,學生有自主多元選擇,認為學習紥實及成績更優秀,就去挑人家的毛病,但看完真正自主、只重引發內在動機的「鬆散」學習,才嚇然驚覺短暫考試成功與終身愛上學習之別。

2017.4.2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領導:教學上的輸入、引導、建構與感悟

上兩期談教學要回歸基本,是有見於在課堂上推行自主學習(只是某些小技巧及策略) 及電子教學(只應用某類軟件) 成風,提醒教師應先以學科的教學目標及如何教得好為備課時的首要考量,自主學習策略與電子軟件的應用是為了協助學生達標,不應本末倒置。

要達標,就要有恰當的教學策略,科目不同,學習的內容、概念、能力有異,策略自然亦應多樣化,是簡單的道理,應用得是否恰當,就是優秀學科教師的功力所在,無論是有沒有所謂「創新」教學。

在學科學習內容上,有陳述性(declarative) 、程序性(procedural)以至各種其他知識,有些需要闡述、觀察、展示、甚至練習,就可達致,教師都理解。但到思維、創作、探索、主動學習等能力,問題出現了,最大的謬誤,就在用填框框的方式,「教」自主學習。

在與教師們共同備課時,用了四個詞語,闡述如何回歸基本「教」與「學」。「教」是「輸入」與「引導」,「學」是「建構」與「感悟」。因剛巧是中文科的寫作教學,可較易解釋。

常見的寫作教學,都是找一篇優秀範文來「教」,例如把杏林子作品改寫,成為〈聽聽這小溪〉的範文,再就文章內的擬人擬聲法、用五感、寫景、詠物、抒情,逐一從文章中找一或數個例子以說明、配對;然後要求學生依樣畫葫蘆,寫一篇文,其實是跟框架「填」一篇幾百字的文章。

寫文章就是一個創作,人生經驗不豐富的學生又如何能被「杏林子化」,聽到小溪流水的活潑與輕快,寒風冷雨的孤寂與凛冽,而寫出類近的文章。教師其實都很用心,把最好的東西「硬」輸入,但要學生肯創作,有體驗和觸動才最重要,所以要有豐富的「軟」輸入:一小段具創意的廣告影片,三、五張有故事的照片,幾篇扣人心弦的報告,多篇短小精妙的文章,激發他們的想象和思考,學生才會主動學習。

利用這些豐富而恰當的學習材料,用問題加以引導,勾出用字遣詞的精鍊,運用感覺的巧妙,寫景述情的鋪墊,讓學生從中看到連繫及關係,能理出脈絡,建構知識,而不只是按範文例句,填詞改寫。非語文科的概念知識學習,學得是否有效,與提問的層遞性、引導性相關最大。

豐富恰當的材料、有層次和深度的引導,才能建構學生的能力和知識,而不是只指示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上網尋找資料,整理幾點,就當作建構及自主學習。

對高能力的學生,可把他們的學習成果展示,如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互相傳閱,哪一個詞語最傳神,哪一個景最特別,哪一種情最貼切,最喜歡哪一個比喻,由教師引導,作討論、欣賞和相互學習,是另一種建構式學習。可惜,為了推行自主學習,以為都要有互評自評,大部份教師及學生對評核的專業知識、評估評準則一知半解,卻花了大量時間在打分比併,與有效學習無關。

感悟是一個較抽象的名詞,以上述寫作教學為例,老師利用動人材料,鋪排得宜,引導有法,學生自然有所觸動,學習就紥實生根,會「叮」一聲,「啊!原來如此!我懂了!我都做得到!」此就是有所感悟。對哪些要澄清概念、攻破難點的學習,如很多數理科較艱深的課題,感悟尤為重要。

有了感悟,學生才有自我調適學習的能力(self-regulated learning) ,懂自我反思,調整學習目標,就會對自已有更高期望,亦會尋找方法以實踐自己的期許。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十三)

2017.4.24   原文刊於教協報670期〈見微集〉

轉直資是放棄照顧學習差異

以一直關愛弱勢社群的教會,提供教育機會於貧苦學生的名校,也轉直資。本來學校就有直屬小學,不過可能因為所有直升中學的學生都不是第一組別,只好轉變制度,向外招收成績更好的學生。

學校可能有一百個理由自圓其說,在此不作評論,只談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要照顧學習差異,就不能錯配,所以學生的水平越接近越好。

一直以來,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一直困擾着教師,負責任的教師都希望有方法,能令成績追不上的學生不落後。

這只是一個良好的主觀願望,隨着學習的年期越長,學生的學業成績差距越大,會感到沮喪,所以中學的教師要教成績不逮的學生,就非常為難,總希望學生的學業水平能越接近越好,而且都是好成績的一群。

成績從小到大比較好、外在學習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就會強,透過考試而孕育成功感的學生,都會主動學習與温習,都為教師寵兒,因為無論用任何一種教學策略、講解灌輸、催谷加壓、引導探究、小組解難,效果都相對接近。

校內或班內有少許成績上的差異,例如多了百分之二、三十學生為第二組別,就算是直屬小學學生,都會很不安,都認為難於把這批學生的成績拉上來,也就傾向把他們放棄,更好是不用收取。

我們都有一個盲點,以為可在課堂內找一個照顧學習差異方法,成績就大大改善。教師要照顧差異,要花大量心思,用多元的策略,不打擊學生持續學習的意欲,成績不會標升,以考試成績作指標看學習差異,是根本不接受差異。

2017.4.2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育比併

英國引入上海教學模式,落實傳輸知識內容,減少活動,着重練習測考,認為這樣可提升數學成續,在PISA比併中不落後。

剛在微信網上讀到一位全國特級教師魏勇,到美國參訪多所著名公、私立學校,聽了幾十節不同學科的課,所寫的感受和反思。

不是第一次參訪美國,六年前去過,抱取經心態。今次再去,淡定了,帶着問題,也帶着批判與比較。

以下是一些引述。
「在這些優質學校聽過的課,以中國的課堂評價標準來看,大多是不合格的課堂,更談不上優質。美國的方式太笨了,幾句話可以讓學生搞明白的事情,為什麼非得讓學生自己去折騰呢?

「美國的課堂只是老師講得高興,學生學得開心,僅此而已

「中國式的教育產量更高,如果截取中學某一階段來進行考試我的同事們心理非常有底,非常自信,中國方式肯定戰勝。」

「美國教師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方面不遺餘力,不惜犧牲了難度和落實程度。」

「中國的基礎教育真的優越於美國嗎?說實話,我心裡並不踏實。」

「落實的意義在於短期之內看見學習的效果,而美國教育不著眼於一時之得失。」

「如果把教育拉伸到一生的時間來看,那我們的學生在出發階段的領先地位,很快就會喪失掉,美國學生會逐漸超過我們而把我們甩在身後。」

「帶著'挑毛病'的眼光去看美國教育,沒想到挑來挑去,挑出了我們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一大毛病。」

只以測考數據為指標,加壓比併為策略的政府官員及御用辯衛士, 也請讀讀。

2017.4.13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肓心語〉

互評不如相互欣賞學習

看了好幾節小學的自主學習結合電子教學的課,都有㸃不安。其中一種常用的電子教學軟件,Nearpod Padlet之類,可以把全班學生的習作在iPad 熒幕上展示。這些可以是分組討論總結,數學題的計算方法,學生的答題或小文章,甚至是所繪畫的一幅圖畫等。

因要推行自主學習,以為必要有自評互評,既然可看到同學的展示,就譲他們互評,學生是興緻勃勃的,因喜歡給同學打分,但我認為時間都花在沒效果的互評上。

教師或不同意,以為都給了評估準則。例如在中文課要求小五學生寫駁論,就只出一條題目:課外活動有礙學業,所有學生寫一小段,之後互評,準則是要有論據、有反駁內容和有小結,給予4321分。

我有點疑惑,小五生如何理解這些評分準則,又如何從三個準則中分為四等?

有點偏見,可能文章長些、錯字少些、平日成績好些,會高分些,更使我憂慮的,常常都被同學評低分的,對學習心理和動機究竟有多大影響。

評核本來是很專業的,但不知為何課課要自評互評,就是自我反思,和推行了自主學習?
對能力佳的高中學生,可把學習成果,如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互相傳閱,哪一個詞語最傳神,哪一個景最特別,哪一種情最貼切,最喜歡哪一個比喻,由教師引導,作討論、欣賞和相互學習,才真正學得有效,不是靠數字、亂用評估表互評。

未有足夠知識基礎和能力的小學生,大量填這些互評自評,是擠掉了他們的有效學習時間,把心思放回教學輸入和引導上吧!

2017.4.0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領導:回歸基本「教」與「學」

先就題目作點說明。回歸基本「教」與「學」不是指學校提供太多其他學習經歷,要回歸基本;也不是要抗拒流行學習意念如自主學習或電子教學,而回歸傳統課堂教學;而是要回歸在學科學習上,甚麼才是要學生掌握的學習目標,用甚麼教學材料和策略,令大部份學生達標,此本來就應是每一個教師耳熟能詳的原則,卻因為不斷受要推甚麼「新猷」而忽畧了,目標變成有沒有應用所謂「推行自主學習」內招式如自訂目標、自擬題目、自評互評,或有沒用電子軟件如KahootNearpod,及拍錄影片作教學。

這一條教學目標主次不分的歪路,不自今日始。源於課改的大量改進項目或名詞,最早是四個關鍵項目如專題研習、促進閱讀...,及後又推九種共通能力、提問技巧、高階思維、以至用「合作學習」照顧差異、用「思維十三式」推自主學習等等。獨立來看,這些項目都可能是學習路上的美麗花草,適當地溜覽,令人賞心悅目,學習路更容易走,但只顧停下欣賞摘花,又如何上路達標?

此亦源於碎片化(fragmented)、分項化(itemized)、非專科專評的校外評核,一古腦兒的把上述所有項目置於評核表上,學校爭相摹仿,都在大量項目上打圈評分,而不再從用甚麼教學策略才達恰當學習目標作主要考量。

學校及教師們可回顧一下,大家都非常用心落實上述項目,還為了有實證,製作了大量手冊及指引,包括甚麼「九力架構」,科科課課都要有九項共通能力,堂堂用「合作學習」的異質分組討論、Think-pair-share,篇篇學習都用布魯姆(Bloom) 的層遞提問,填寫自主學習手冊、畫圖象組織,凡自主學習都要有「自字頭」項目,久而久之,所有教學都把分項變成主要框架,本末倒置而不自知。

回歸基本教與學,不是要摒棄及抗拒上述的項目,而是要撥亂反正,各類新名詞都只是輔助學生達至學習目標的潤滑劑,而且不能全用,也沒有一種萬用劑。或者有人認為教懂「思維」、學會「自主」,學生自會達標。我不同意,在課堂學習,學科是最重要載體,而且學習一定有相關內容及情境(in context)

重提回歸基本教學,是因今學年,參與了跨校專業社群的教師發展項目,組合了四所小學的二十多位教師,共同備課、作教學實踐,討論目標及策略的恰當性,以至提供適切回饋及探究效能,深深感受到前缐教師們的努力,獲益良多。

我們拋開要推什麼行動的羈絆,在現行的教學基礎上思考如何改進,以達至教或學的目標。舉例說明:中文科教學目標是敍事寫人,耍學生選取適切事例突顯人物性格作不同角度描述,如以推自主學習的某些技巧為目標,就要求學生在範文圈關鍵詞、把文中事例、人物性格填入提供的圖象組織,總結時要填一份「我學會了多少個角度」的自評互評表之類,而不是令學生見人見事,有觸動,而主動描述其關係。

拋開「潮流和創新」,就從教(輸入和引導) 、學(建構和感悟) 展開討論。教科書內範文的篇章合適和足夠嗎?需否因應學生差異另找或自撰文章?純看文章是否太單調?有沒有好人好事的教學影片讓學生在家先看一小段,回到課堂上才以問題或小組討論方式幫學生理解多角度描述?

單是輸入部份,已不經意有齊照顧差異、自主及電子元素了。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十二)

2017.4.3  原文刊於669期教協報〈見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