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淮為枳


龐永欣寫了幾篇有關英國向中國教育學習的文章,言之有物,發人深省,我也插嘴。


都是國際能力測試惹出來的,上海十五歲學生在數學及科學的成績比英國高出30%,英教育部羨慕不已,組團訪問交流,認為是中國傳统教學的優異性所致。學者David Reynolds亦發表研究報告,利用錄像分析兩地課堂教學過程,發現全班教學互動時間的比例為72%()24%(),而個人學習或小組互動時間則為28%()47%(),得出「效率高的教師會花更多時間予全班互動教學而不放在小组互任學生自主操作」的結論當然亦有其他學者及校長不以為然。


部長Nick Gibb201411月更公開表揚全班教模式」,認為比學生自主學習要好得多,並鼓勵英國學校採用接着便加強兩地教師交流,邀請上海教師來培訓。


龐兄所述BBC 開展的內地教育在英國實驗一個月內地師,用全班教學教英生的「實驗組、對照組」研究,亦可能源於上述。記錄片所見,師生關係惡劣、學生失去動機,這裏不贅。


不同的地區和文化背景,學生學習習性及成果各異,我們身處東西教育匯合的香港,對逾淮為枳的道理,其實極易理解。


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很多歸因,而且互為影響,以為做些控制式單一因素的學術研究,如全班教學模式,就可得出結論,可能只見樹枝,樹木也看不到,遑論森林。常認為教育理念與策略的引入,都要有嚴謹的「在地性」(in context)分析。

BBC的實驗,提供了一個極佳的討論和反思例子。

 2015.8.27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習泳


炎夏放晴,在屋苑泳池消磨一個上午。泳池不大,使用者少,寧靜而舒服,只有一組人在習泳。


應是會所趁暑假,舉辦成人習泳班,一個教練,五個學員。


我躺在池畔看書,很自然的聽到看到習泳過程。


只有四課,一星期一次,這是第一課。教練先問學泳的經驗,才讓下水,在水只及腰的位置,逐一拿着浮板,試向前滑,一直細心觀察每人的狀況,很快就把五人分成三組,再個別指導。

其中一組有兩人,是初學,特別緊張。教練在指導之前,再問她們課程完結後期望可達至什麼目標?其中一個答希望不怕水,並在去旅遊時,可放膽玩玩浮潛。


教練聽過後即說會把難度降低,並清晣說明這一堂的三個練習與要求,包括持着浮板,伸直手在水面滑行,手攀着池邊練習蛙腳及慢慢學習在水中呼氣、水面上吸氣。在大半個小時內,教練不斷巡廻周旋於三組學員間,示範、糾正、鼓勵、讚賞,一邊協作這組如何呼級,又側着頭看另一組蛙腳有沒有改善,很忙碌。下課離開前,又提醒學員在這星期要自己抽空練習。


我有職業病,對一切教與學的過程特別感興趣,並常與課堂學習比較。成人習泳是非常困難的,這個教練很出色,先透過問題、測試及觀察理解學員的前備能力,就學習差異制訂恰當目標,教學過程中不斷訂正,鼓勵練習。


上述有效習泳的例子很容易明白,課堂上有效學習也一樣,不過教師的敏感度可能較低,因為在學習知識過程中,不像習泳,能容易指出錯誤,並立即訂正;且不是小班,不易照顧差異。

2015.8.06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無敵習泳班


與已是教師的學生們茶敍,提到上星期所寫的《習泳》。


「根本沒可能在四堂內學會游泳,而且一星期只學一堂一小時。我學了兩次,每次二十堂才勉強蛙泳五十米。」


「這與教學法無關,超級教練也沒用。」


「所以要確立目標,不怕水,能浮就算。不過,如說清楚,沒人會付錢學習。」


我把問題轉一轉,列出限制:如果初學者已有學習動機,不怕水,但只能學四堂,要在一個月內蛙泳五十米,有沒有可能?


「有,要很勤力,自己練習。」


「教練都要教得好,步驟要循序,指示要清晰,能快速糾正錯誤,給予回饋;並要令學生有信心。」


「不只這些,還要為學生制訂下課後的自學方案,包括兩課之間要練習多少次,每次要列明做什麼動作,要有層次,由淺到深,最好有成功準則,上課時就要展示,教練就可加以點撥,又可按表現制訂下一方案。」


「最好就是幾位學員約定一齊自學,互相促進砥礪,一定學到。」


我們都討論得興高采烈,決定推出一個「無敵習泳班」,只收一百元學費一課,都是四課,四十人一班。


各位想習泳的讀者,你會報讀嗎?如果嫌貴,十元一課也可以,不過要四百人一班,要靠錄像指導,保證是名師,自學方案一樣有。


各位教師,請把上述習泳的討論連繫到課堂上的學習,大抵會找到現在風行的「自主學習」方程式了,都包括了目標、學案、協作、自學、互學、回饋、點撥、翻轉課堂等元素。


留一點白,讓大家自行思考和討論。

2015.8.13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也談學習效率



上星期寫《無敵習泳班》,把一個四堂學會游泳的不可能任務變得可能,關鍵是學生有強烈動機,有導學方案及策略,且需要大量課外自學時間,同儕促進砥礪,有可量度短期具體目標。


內地式的自主學習,與「無敵習泳法」,可以類比,只要落實上述關鍵因素,「成果」就能顯現,亦容易吸引本地學校摹仿。


因素之中,什麼易學?什麼難學?


易學的是設計導學案:預習、工作紙、探究問題、達標測試等。教師也就日夜埋首製作導學案、工作紙。


易做的是「還課堂給孩子」,讓學生討論,展示,協作等。每課也就一定要有組別活動。


因為都是教師能掌控的,不過,沒專業優質的觀課,不知質素和效果。與習泳一樣,教師不能掌控的,卻是最重要:是大量課外自學時間。所以,自主學習如有效果,延長主動積極學習時間是主因。


無獨有偶,《教育心語》的另一位作者韓孝述,引述研究談學習效率,很有意思。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上海、香港等亞洲學生的數學、閱讀與科學能力名列前茅。但當比較參與地區學生用於課外做家課的時間,上海、香港等學生也排前列,計一計數,學習效率其實不高。

學生如何有效運用課外時間,究竟應放在課外體藝活動、體驗式學習如參觀博物館及各類機構,參加訓練營,做社會服務,還是埋首做導學案、預習、温書、補習、閱讀等等,很值得討論。


上述的,都是課外有意義的學習,如果真的以「學生為中心」,均衡學習也是議題。
2015.8.20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