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學領導:資訊科技教學效能的探索

上兩期談作為教學領導如何觀課評課的問題,提到資訊科技高速發展及普及化,及自主學習的推行,課堂的學習效能會受到新挑戰,是否凡運用新科技就是好、傳統學習理論及教學策略有否有價值、課堂內外、前後的學習如何配合等等問題都要深入探究。

曾觀過某些電子課堂教學, 學校硬件設備優良,一人一機,同步上網暢順,教師與大部份學生都能掌握各軟件及資料儲存平台的應用。學生上課都跟指示、專注,想完成老師的要求。課堂用語(classroom language ) 轉變了,不再用paid attention, listen, look at me, lower the screen, go to goggle site, use padlet, write your responses,學生都只在𨫡盤上猛按;眼都只盯著熒幕,手不斷再掃,真的正「自主」學習。教師只出一道題,叫學生討論並填答,討論時不用出聲,都在按鍵,與在whatsapp群組上你一句、我一句的在交流一樣,亦有同學不知所措,不懂反應,手在亂按,當然有些半遊魂,自得其樂。四人的分組不是圍坐,是平排的,方便教師在課室後面監察學生電腦上的畫面;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眼神可不大交流,但好像都在學習。

又有些課堂,學生是應用某些軟件作電子學習,其實是填答工作紙,不過不是紙板,有顏色、有圖畫、在熒幕上有動感,亦頗有趣味。

上面只是簡畧描述,旨在引起教師朋友們對資訊科技教學效能的探索。

談教學效能,不得不回到Lee Shulman的經典詞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即學習內容應如何教的問題。PCK其實不只是如何教 (how to teach) ,是如何組織學習內容、處理概念及難點,以恰當教學策略,針對學生學習需要,在一個特定的學習環境中(課堂上) 令學生學到。這自然是老師為本的直接教學(direct teaching) ,老師PCK強,就教得好,學生得益,我們幾代教師是這樣成長的。

電子時代,科技高速發展,學習自然有異,研探資訊科技如何促進,甚至徹底改變學習,是教學領導的責任;不過學校教育的整體環境及限制,例如我們是集體教導、仍極度重視公開試、關心學生的「正規」升學,不像在其他界別,找些個別成功例子,隨時說要創新,就可以隨便改變。

因資訊科技促進教學而重新探索PCK,就是e-PCK,我跟潮流,戲稱之為PCK2.0,其實有點偏好,e-PCKe為先,PCK2.0PCK為主軸。

我資訊科技知識非常貧乏,但專業上是要培訓教學領導,促進學校改進,不能不嘗試理解,以下有關電子教學軟件的認識和作用,都只是透過學生(都是教師) 及同事們,在不嚴謹、非正式的訪談中整理,是粗疏的分類,作拋磚之用,望有識之士賜教,延伸探索。

與學生及同事談電子教學,他們都是很興奮的談軟件及平台如何用的問題,每次都有新軟件名,在坊間日新月異,多如牛毛,像Google form, audionote, awesome note, Xmind, enjoy hiking, schoology, padlet, Next, Plickers, Awesome note, Edraw Max mind map, goodle keep, Socrative, Scan & Translate, Soun-mete, catch notes, Eduventure X, Evernote, Seesaw, Zotero, Loop, Mindomo, SomNote, Kahot, Bubbl.us, WorldLingo, Sway, Comic Life, neopad,  Edmodo, Edpuzzle. E-Textbook, i-pad apps ……。有些是學習平台,上下載資料、練習之用;有些只是學某一種技巧,如教學生做筆記,上面已有五、六款畫mindmap的軟件。

學校要推行電子教學,教師們都只能周圍取經,往往都犯上了購物單症候群(shopping list syndrome) ,即不斷買,越多越好,而不知其作用,就嘗試整理一下,資訊科技教學(即不只是用apps,還包括上網搜資件、尋找及制作教學影片,以至翻轉課堂)的類別及作用,及與學科內容如何教和學做點分析,下期再續。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六)

2016.10.24 原文刊於教協報《見微集》

專業學習社群的討論

久沒到學校前缐作專業支援,怕離地。今年組合了四所小學,共二十多位老師,以學習社群的模式,嘗試以科為本,推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無成規,最理想的是能提升學生主動性,自我承擔更多責任,持續學習。
但當把理念化為實踐策略,殊不容易。

有學校以一個學習單元,三、兩堂課為基礎設計,課前要求學生預習,上課時要多小組活動,多學生分享、表達、展示,課後有延伸課業,更希望學生因在學習歷程有觸動、有好感而主動閱讀,尋求相關知識。

老師們意見紛陳,上述根本就是好教學的流程,推不推行自主學習都應如此;有說預習目標要清晰,緊扣學習內容;有認為小組活動前要學生先讀資料,看教學影片;有覺得討論時不能無的放矢,交流後有系統總結等等;討論最多是如何設計課後課業或任務,應否有多元化的選擇,照顧差異,和讓學生自主。

有學校則會把「想教」的學習策略放入課程和要教的課文內,如何配合要教要考的「字詞及語法」,更是一大挑戰。該校用圖書教學的二十多課節,推自主學習,選自訂學習目標為策略,真正的自主,是學生能自主,自我訂下要多閱兩本圖書,或把圖書化成劇本並演出,但好像又要考慮評估及所謂「實質」學習,不如引導學生以學多少個字詞為目標。

老師討論時,也有點苦笑,又要放手,又要捉實,如何平衡?應否放膽讓學生自主也就很煩惱了。老師的苦惱,對我也是一個很大的警覺。

教師持續進步,靠的是這些專業學習社群的寶貴討論。

2016.10.2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電子教學遊戲

與舊學生聚會,其中一位很興奮的談及一個電子教學遊戲,說很簡單,不用裝軟件,同學可用手機或ipad上網站,就可以玩;設置容易,老師只放上MC題,同學都聚焦大螢幕,在手機上按圖形,代表ABCD四個答案。

以下是我的追問。
「這跟未有電子遊戲,上課時做小測試(quiz) ,要求全班參與,每同學派一套顏色卡,舉卡答題有何分別?」
「原理應是一樣,一齊答,但可記錄每人成績,又可計速度,可顯示頭五名最快和成績最好的同學,大家都很集中,像搶答比賽。又有音響效果,很刺激,又可積累分數。且可即時知道學生在那題出錯,立即回饋。」

「多做幾次後,新鮮感不再,怎算?」
「可能不要太常用。或者要考慮多些其他誘因,或以其他教學設計補足。」

「成績與速度都落後的,會否因沮喪而放棄?」
「對能力較弱的,題目深淺確有影響,應問基礎題目,要大約百分之七十以上同學都做到,才可令他們保持興趣。」

「能力較佳的又會不會感到沉悶?」
「那就要加入一些挑戰題,像文憑試的題目,這就不能單靠鬥快作為誘因了。」
以上的教學對答,其實很簡單,老師都明白,最重要的仍是quiz的問題設計及作用。

資訊科技高速發展,但有效教學的關鍵,不單在尋找什麼好用有趣的電廴教學軟件,也不在有多少條預錄的教學影片,而是如何應用教學設計,有否配合想教什麼(即目標) ,為哪類學生而用(即照顧學習差異),仍是教學內容應如何教或學(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的問題,但電子產品及軟件的蓬勃,對PCK要有更深入的探索。

2016.10.13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樣樣都要講

上班途中,電台嘉賓論中史修訂課程,聽得最多的是「這樣要講」、「那樣又要講」、「怎夠時間講」,或者是教師口頭禪,唔「講」唔得,「講過」就是「教過」、就是「學過、學到」?想起近年常被邀請談「自主學習」,培育學生自學能力,有點活在兩個世界的感覺。

忍不住細閱課程文件,無論用什麼「古今並重、詳近略遠」的解釋,以不修中史的局外人,及從一個十五歲中三學生的角度看,想象到如何能學到課程涵蓋的史實及重點,或者要用急口令唸教科書內容的教學法。


難怪都大聲疾呼要增加課時。
我有偏見,在初中,除了需反覆學習及運用的語文及運算能力,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愈少愈好。基礎知識都要連繫至學習「動機」和「好奇」,只為將來有興趣學什麼鋪路,所以初中學生做科研專題探究更有學習作用。以文化歷史知識為例,初中學生為什麼一定要記每朝代的事件及重點,而不是用幾個史實解釋一個歷史概念。教得好,有興趣,學生就會被感染,自會閱覽其他史實。

這就是「教中史不正確」了,不全面、沒時序,也就是把中史「西史化」、「通識化」、「邊緣化」、「泡沫化」!沒那麼多陰謀論,只想著學生如何達至學習平衡,有興趣持續學習。

再讀修改課程的原因和理念,第一、二點都說切合學生未來需要,並以學生為本,提高興趣,但修訂前做了多少調查、研究、聚焦討論?尤其是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意見如何得知?如有,為什麼不放入諮詢稿作佐證?

2016.10.0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才子」式教學

陳漢森談中史教學,很有意思。為什麼初中中史課程永遠教不完,原來可用十五分鐘述說商朝七次遷都的細節,談清初統冶,又要解釋「輕教離人」、「祟政抑教」、「改土歸流」等精闢四字詞,可能這些都是千錘百煉的知識史實,不能不知。

或者這是學科知識「博大高深,完整悠長」,教者「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展示。

這不是某科專有,我本科是經濟,一樣出現在修訂課程時,這個課題不能減,那條定律不教,算什麼經濟學的爭論。

我戲稱之為「才子」式教學,及教「才子」法。

記得在一次與同事作觀課評課討論,同事描述一堂教得非常出色的課:「教師準備充足,運用了多元策略,學生都樂在其中,學得到。我本應給四分,可惜他讀錯了一個詞語,教錯了,我調低了評級,從四改為三。」
我突然回應了一句:「我不同意調低評分,『有效的教錯』比『無效的教得正確』好。」

同事瞪目結舌,大大不以為然。可能教師出了一個很低級的錯誤。
我的道理很簡單,教師在知識上遠超學生,但不一定是精英才子 ,不會不出錯,但最重要的是他能令學生肯學,受感
染,能學懂教師所教的,包括少部份錯誤,已經非常好,學生日後再學、多學,自會修正;反之,教師學識淵博,治學嚴謹,不容丁點錯誤,卻沒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完全失效,反認為學生平庸,揣不出知識之美,學問的廣,認為學生們學不到,是咎由自取
客觀事實是:前者不斷有持續學習的渴求,後者早早跳船,離棄學習。

2016.9.2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