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不行

如何改善課堂教學仍是學校最關心的課題。

在教師發展的講座中,常被邀以一堂好課為講題。這些單向講座,可旁徵博引,有學者的教硏數據,教學策略的示例,講解時侃侃而談,帶點幽默風趣,輔以精彩的影音片段,恰當巧妙的例子,講與聽都很有滿足感。

某次,請教師作分組討論,什麼是一堂好課?十分鐘內,組組皆把好課的元素鉅細無遺的列出:要以學生為中心,有多元策略,多些師生、生生互動環節,提問需有層次,能達到預設的教育目標,並要照顧學習差異,令學生自主學習等等。其實,大部份教師未聽講已有足夠認知。

接着再請教師選最近一周內,一堂正常、自然和滿意的課作自我分析和反思,有多少百分比有上述好課元素?大家都在苦笑,多只是努力講解,學生填工作紙的課。

哪為什麼知而不行?

課程太多、怕教不完,要應付考試;堂接堂,沒時間做太多準備等等。可以認為這是藉口、不願改進,也實在是教學「工程」上的限制和困難。

所以,要更多老師改善教學,不是列舉好課有什麼元素,也不是按評核表的項目設計一課教學,而是要對他們的教學行為有充分理解,先提升們對學生學習效能的敏感度(sensitivity) 和警覺性(alertness) ,在他們的教學基礎和狀況下提供可行方法,做微調,感到成效,改進才會持續。
2018.11.2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閱讀營

陳漢森談教協普及閱讀奨勵計劃,勾起了一點回憶。

三十年前,黃克亷已有先見之明,搞普及閱讀,比二千年教改把閱讀列為四個關鍵項目之一,早了十多年。活動花樣多,有好書龍虎榜,親炙作家座談…..等等。

最受同學歡迎的應是暑假閱讀營。當年沒有太多校外境外的學習活動,四日三夜的宿營,多在中文大學的宿舍、廣場及禮堂舉行。對當時的中學生來說,有機會踏進和住入大學宿舍是很嚮往的。

籌辦這類活動,是難得的學習,要解決極多的難題,不只是食宿場地、人手安排,而是四天內的每一個環節,都要令三、四百個來自不同學校的同學,感到活動有意義,有動力閱讀和學習。

因目標明確,參加的學生都要自攜書本,捧書日讀夜讀;有速讀經典文章比賽;與作家星夜下席地而坐,談心;設計海報,介紹作者及書本;又有閱讀大笪地,把在講台上的報告移師廣場,四十小組分為兩半,先由二十組擺地攤,以多樣化表達方式,分享閱讀心得,另一半聆聽和投票選出最佳講解、表達等等,然後調轉,場面很熱鬧,參與程度高;這個活動經驗在課堂內亦可應用。

很感謝合辦的香港電台同事,引入很多創新意念,宿營的最後一夜,在禮堂辦頒獎禮,請歌星來唱勵志歌,是三、四百位同學的大合唱,情緒高漲,令人回味。
2018.11.2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與學都苦

常怕在大學做研究及教學,會失去對前線教學工作的觸覺及理解。

上月有機會連續觀三星期課,每天三、四節,並給予教師個別回饋,很充實,有意思,也把感受和觀察記下。

教師們都問如此密集觀課會否太辛苦,我笑着答一點也不,因是喜歡的工作,不過卻覺得最辛苦的是學生和教師。

曾建議教師發展不要坐着聽一堂好課,要讓每位教師都做一天學生,坐在硬磞磞的木椅上,上足七、八堂,感受一下學生學習狀況,是學得興奮,還是沉悶;是學得到,明白了,還是聽得一頭霧水,満臉沮喪。

身體力行,把自己代入學生中看教學效能問題,有所領會和反省,教師才有動力在習以為常的教學作微調和改善,勉強要求跟循一個框架流程,依項目「製造」一堂好課,就算這次有成效,也不會持續,是我一直的「認為」,有優秀的教學領導點撥,當然更好。

今次觀課的學生大約是第二組別頭,非常用心聽和想學的佔百分之九十以上,但一整天下來,不斷被植入六、七類知識,又聽又抄又答,不能停,都好像與考試相關,其實很佩服他們的耐力。教師也好不到那裹,堂接堂,聲嘶力竭的講解,提問,抄筆記,催填工作紙,都怕學生做不來。

哈哈,我當時想,某些課不大好,有點hea,也不一定是壞事,當是學習的平衡。
2018.11.1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上學去(二)

上星期寫了<上學去>一文,慨嘆為什麼小一學生學「上學」和「上面」,竟要做十條八條習題,要指出「上」的意義是表示前往動作或在物體表面。小文刊出後,有校長、教師、家長都有點迥響,再談。

先自我引爆,我不是語文科教師,沒有中文課程架構的深刻認識,及什麼一定要教、何時敎、如何考的包袱,只覺得做這些習題及測考嚴重打擊初小學生的學習意欲。

一個原因是以為每一課、每一堂都要做如上述習題或工作紙式的家課,過一段時間測考,就是教學,所以從小一到中六,學習都是為填答測考題,為考試而教及學。對很多持分者來說,包括教師、家長及學生,是理所當然,但當把填答測考題置於所有學習中,在任何學科、任何年級都如出一轍,就出現學「上」字的怪象。

本來只要被鼓勵,多閱讀、朗讀,就自然積累、能潛移默化的學習,卻把時間花在填答枯燥無效的習題,學「上」字不是一個孤例,以前也寫過一篇教「作」文,學生的作文不是自己自發想寫的,是跟教師的指示和例子,填答第一段的四素句,第二段的五感描述,第三段是有排比句的活動,第四段記特別事件,及要用人感句作結。

跟教師提這些太結構的學習的憂慮,都被認為太離地,不這樣「餵」,學生不懂,學不到。
2018.11.0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上學去

是小一中文科第一課「上學去」的工作紙/測試題。

以下句字的「上」字表示什麼意思?圈出AB

1.       小朋友一起上學去。
A)    表示在物體表面
B)     表示前往等動作
2.       我的文具盒上面有小熊維尼的圖案。
3.       姐姐上茶樓去了。
4.       小松鼠在樹上吃果子。
5.       草地上開滿了花兒。

每句都重覆AB兩個選項。即學生閱讀最多的是「物體」和「動作」這兩個未應懂的詞語,不是「上」學和「上」面。其實那篇課文只是「帶著書包,開開心心上學去」二十多個字。
為什麼「上」字要這樣學和考?這根本只透過多看、多讀、多用,甚至在嬰孩時和媽媽說話已學會和不會用錯的字,卻要做上述的習題?

是因為語文科專家認為要教懂「介詞」、「動詞」的準確語法才叫做語文教學?所以由一年級的第一課開始教,而以後課課、年復一年都循環的教?

是因為測試專家們要透過成績數據才知道學到什麼?這些練習就是檢測和達標的必然工具?是為應付TSA之類的公開測考所做的準備?

是因為教完一課書就一定要做工作紙,要有填答式的家課才算是完成教學?

是因為書本的出版商早已為我們準備好課後學習材料,不用教師操心,反正順手拈來,為什麼不用?

或者仍有很多「正確」的原因,只期望在繁忙和重複的工作中,教師多點反思和專業判斷。

2018.11.0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