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雜談(二)

上篇小文談跑步,提及跑而不知其法,朋友們紛紛傳來文章,或介紹教練,在此一一謝過。

常在報章讀到如何決志、透過有策略的刻苦鍛鍊,而成功的勵志故事。但對一個既不喜跑步,又因健康而非做不可,是有點遙遠,但在被廹跑中,卻多了點感悟。

個多小時的隨意跑,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減低在過程中不斷湧出,不如停下來的念頭,與不大有書缘,又要困在學校的學生,學習心理近似。要堅持,就要從中尋到樂趣和成功;找個朋友同跑,添點樂趣,把漫跑化為有程式的階段跑,又會多點達標的喜悅,也就是Vygotsky的理論了。

不過,要持續堅持進行學習或活動,外在附加的樂趣漸會消退,亦不會凡訂標就達到,因確有能力的限制,當然可以不斷用正向積極,不放棄的態度面對失敗,但亦會出現「習得無助」(learned helpnessless)

我無目標的隨意跑,從澄明中進入深度思考,漸漸愛上這種狀態,也全然忘記目標、距離和時間等看得見的數值了,或者,這就是在過程中所尋到的內在價值和意義,是預期以外的得着,就是評鑑學者Michael Scriven 所提隧道視野(tunnel vision) 以外的衍生目標了。

上述無中生有的思考,是在有較厚實的知識基礎才會出現,卻不能轉移至強廹學生進入澄明,作無依據的學習反思,應多花心思設計引導探究問題。

2020.9.1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師的心聲

草此文時,復課記招剛完,群組訊息此起彼落。我這個學生群組,都是非常積極的中層資深領導教師,中小學皆有。


我沒插咀、沒評論,以下是原汁原味,只刪去數十個憤怒、沮喪、流淚的emoji

「多謝局長,呢幾日又要OT。」
「學校鬧爆中。」
「我校突然要開會,剛plan 好曬九月網課安排,宜加又要再傾。好煩,日開夜開,太多變數!」
「編好曬時間表、影印小冊子給全校學習如何zoom、用Quizizz 、用google drive Google classroom,爭拗交實體定上載功課、發放答案、借用電子產品條款細則……下刪幾百樣,而家又改!」


「剛拍了開學典禮影片、又準備做直播…. 救命!」

「我冇放過一日暑假,日做夜做,超慘!」

WhatsApp 學校不同群組,由朝到晚傳message 同文件。就快癲!」

「知唔知佢一句,我哋要做多幾多。」
「唉!究竟玩到一校幾多制,如果局方負責任d,大家嘅怨氣都無咁大。」

「這是艱難嘅一年,大家撐住,迎難而上。」
「好似佢早兩日至出網上學習建議,其實佢知唔知自己做緊咩?我地有一半跨境,又zoom又上實體。」
「好似呈分試,佢d建議跟本唔work。」


「小小安慰...一位升中六經常欠交功課的同學傳給我:Sir,得返六個月,我會好好珍惜以後返學的時間。」
「其實老師真係好叻!」
「各位加油啊!」
要停了,下面還有上百的近似訊息。

2020.9.03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跑步雜想


疫情持續,體育場館及泳池全關,只能在家居附近跑跑步。


我愛運動,其實是好玩,小時家貧,街童一名,在空地踢球,地上打乒乓,是最大樂趣。入到大學,才學打壁球,自此結緣四十多年,貪其時興,且不用呼朋結隊,兩人、甚至單人,也可樂在其中。


跑步於我,是沉悶的。五、六年前,才開始,是功能性的跑,長點力氣,以助打球。應是過度活動,膝蓋勞損,換了一個金屬的,已三年。幸好,雖不能蹲、屈膝超過九十度,但打球慢跑,恢復了八九成。


為有動機,每次都訂個目標,比上回跑長一些,每不達標,有點不安,諉過於天氣太濕熱、鞋襪不符等外在環境因素,幾近放棄。


有兩位校長朋友,近退休才跑步,竟可完成全馬拉松,羡慕不已。我從沒參加比賽的念頭,只為保持心肺健康,隨意跑。


家住沙田。從文化博物館一端,沿河慢跑,再回來。近月,終於可跑到馬鞍山,過橋回走,沿河一圈,約八、九公里吧,一周兩次,不知是否恰當,卻暢快。


跑步時不携手機、不聽音樂,眼鏡也除下,算心無旁騖,也進入澄明深思狀態,常有點感悟與得着,跑步也自發和主動多了。


前曾寫過以跑步喻學習,外在動機的驅使不可或缺,是成功的指標;不過,從學習中有感悟,内化其意義,可能更持久 。 

2020.8.2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學領導的反思

上兩星期寫的小文<教師的反思>,其中一個層次是技術性反思,即把所學的知識以行動研究方式在教學上應用,以證其效果,有顯證就可廣泛應用。從學理上說,是很合理,且非常具說服力;但在實際教學情況上,多種學習因素在相互影響、互為補足或排斥下,應用那種策略,就並不是從研究成果中照做照搬。

常被引述的學者Hattie, 在其整理數以萬計的相關研究的著作visible learning,用效應值(effect size )排列近千個學習因素的優次,應被看成是校內教學領導的堅實參考知識,而不是抽出效應值最高的一、兩個,在所有學科,要求全級全校跟着做。


例如「回饋」(feedback)有極高效應值,但什麼是回饋呢?


當深入閱讀每一個小研究,就會知道各有不用的定義、形式、學習情境;要結合良好的師生關係、或恰當的知識類別及系統性等等,才有最大效果。


因此,作為校內教學領導,帶領同事備好課,就不應是照搬一套教學法,或提供一個框架、一列指引,而是在討論過程中回歸基本,不斷提問。


學生水平知何,能否吞得下這些內容、要求?重點是掌握知識還是培育能力?知識的難點在那裏、用什麼例子澄清?能力要透過不斷練習嗎,如何練得更起勁、有趣味?輸入的學材是否恰當、有否結合生活體驗?如何適時得知學習成果,何時提供回饋?

 

2020.8.0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師的反思

長期從事教師培育及到學校作專業支援工作,每年都有機會進行二、三十場的講座,常自忖,這些聽講形式的知識傳輸,有什麼作用?


凡是單向講授,知識內容要恰當、有較系统的處理鋪排、生動有效的表達,包括清𥇦講解能力,輔以視訊效果,添點幽默風趣,引述名人隽語,說過有啟發性故事,評價都不會差。


隨着教師年年都被發展,亦應有由量變到質變,不是滿足要參加了多少個小時培訓課程的政策要求,也不是只被啟發而不付諸行動,而是要不斷反思,如所把所聽、所感,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上。


教師要反思(reflective),其實是一個老掉了牙的概念,早於一九三零年代,教育家杜威已提出教學上的常規(routine)行為與反思行為,前者為教學習慣及應對政策期望,後者強調自我評價及發展(self-appraisal)


學者Van Mansen 更把教師反思分為三個層次:


1.      技術性(technical)反思:把所學的知識以行動研究方式在教學上應用,以辨析是否可行有效。例:翻轉課堂如何鋪排如應用才有效果?


2.      實踐性(practical)反思:教師的思域較闊,考慮所收知識在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在落實中是否符合學生能力及學校教育目標。例:自主學習應如何推行?


3.      批判性(critical)反思:教師關注課堂以外的種種問題如何影響教學、學習的公平性問題。例:弱勢社群、少數族裔、跨境學童的學習劣勢。

 

 2020.7.23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

直接教學法

這幾年受邀到中學作專業支援,都要求作較大規模的「常規」觀課,以掌握學校整體教學狀況。真接教學法(direct Instruction)仍是主流,尤以高中為甚,理由當然很多,如要應付考試、課程太多、教學時間不足等等。


直接教學法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以講解、示範、提問為主、面對全班學生作集體式教導,好像與現在推行的學會學習原則,自主探索觀念背道而驰。不過,從一九六零年代到現在,教學效能的研究都顯示直接教學法有中上效果,學者Hattie的大型分析中,效應值(effect size) 0.59


對教學策略毫無成見,都要視學科特性、內容性質、學生前備知識、習性等等而運用。而有效的直接教學,不是在大講堂上侃侃而談,而是最少要具備以下五個部份:

(一) 設定恰當的學習目標,而且要讓學生明確知悉;

(二) 教師能透過講授清晰解釋知識內容,能援引例子及非例子,澄清概念,亦需要課本以外的學習材科及視聽工具,強化學習;更重要的是能透過答問,提供足夠機會讓學生回應或展示其理解程度;

(三) 當教師掌握學生進度時,才給予有指導和層次的練習(guided practice)

(四) 學生有機會作個人練習,加深理解。

(五) 最後,教師評估學生達標程度才進入下一階段學習。


直接教學法,是要結合通達學習及適當回饋才有效果,不是講了就算。

2020.7.0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師發展新一頁

一直在做教師培育的工作,早期的學生,多是在學術機構修讀長期課程,以取得文憑、資歷為主,都是有為而來,是一種較主動的學習

及後,參與了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計劃,體驗了多樣化的教師發展模式,如較單向的知識性講座、應用性強的工作坊、以至共同設計課程、觀課、回饋等等。


此中最大的分別:教師發展不是來自個人主動尋求知識及資歷,是被動式及集體式培訓,甚至是為應付政策要求而勉強促成的。此亦無可厚非,一是因仍要面對繁重的教學工作及其他任務,二是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

要起有效培訓的作用,專業支援人員的質素至為重要,要有內容及魅力的演講,信手可拈來的教材,得體到位的教學回饋;不過,這仍未能發揮教學能動者(change agents) 的功能,應要受培訓者成為能把知識轉化、改變教學範式、知所為所不為的反思式教師(reflective practitioners)


多了聯校及群組的交流培訓方式,專家的即時點撥、整理,把值得學習的行為概念化就是關鍵,要進一步培育教學領導(instructional leader),因教學改進的能動者及帶領者一定要回歸前缐,並在校內建立多個專業學習社群(community of practice)


這幾月,在慣了遙距網上學習及溝通交流下,教師發展的形式應進入新一頁,會更頻密及具彈性,面對面與電子學習的分配協調、融合互補,也值得探究。


2020.6.2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學校在危機中的應變和創新

這幾個月,學校停課,教師「被廹」進行遙距教學,學生「被廹」自主學習,過往很多較難改變的教學觀念及習性,可能會有所轉變。


做了一個小型先導研究,邀請6位資深中層老師,作深入訪談,詳述疫情為學校帶來哪些轉變? 有哪些「創新」的嘗試?


以下是少部份訪談節錄:


我有錄影,有睇番片,見到有啲位講長氣左,有啲位太急,下次可以改善。講漏左但上堂冇為意嘅,又可以拍片補充番。


同事對e-learning不再陌生、不只於軟、硬件的發展。軟、硬件可透過金錢解決、但老師出自「需要」、「改進」的心態最為珍貴。當面對前所未有的問題時,正是「創新」最快的時候!

在這數個月的疫情中,無論學生或教師都需要在「電子學與教」過程中作出大躍進,但整體上有明顯的成效,希望復課後能讓教師重新整理及沉澱電子教學及正常教學的協同作用,以提升學與教的成效!


學生的學習模式常倚賴課堂倚賴老師,但現在當課程鋪排和教學方法轉變了時,學生也需要有心理準備變和配合。疫情間拍攝了的教學短片,可以持續發展成為短片庫,促成了老師拍片講書的習慣的同時,也促成了學生懂得反覆睇片温習的習慣;慣了用Google form 形式做MC,對完答案也能即時顯示,可詳細解題,學習也由assessment of learning進至assessment for learning

配合網上教學,科任老師亦微調了課程鋪排,把較為技術性的課題稍為延後,把較直接、能輔以影片的內容調前。


訪談中,當然有很多遙距教學的各種問題。只是想,在回歸常規的課堂學習時,某些有質素的創新教學,能否總结經驗、去蕪存菁,好好運用,而不是危機下的一次「陣動」。


這一次從完全規範化到大量彈性學習的體驗,會否對學校的整體政策、課程安排、教學方法、評估概念及形式、教師協作模式等等應否轉變,其實是非常值得作深入的校本研究及探索。提幾點較具體的:


負責任的教師,有很多包袱,「教唔曬書」很不安樂,回校補課是常態,今次非常時期的教學「創新」,應會反思:需否更準確界定核心課程?哪些課題可讓學生跟導學指引自主學習?如何安排更有效的非面對面補課、及在家補習?測考的形式、時間應否更多樣化,更有持續性?

慣於面對學生,用黑板講解的教師應不會太抗拒製作教學影片,甚至化身網上KOL,學會如何吸引學生,仒他們聚焦;如何應用電子教學軟件,更易搜集及儲存學材,強化答問互動性,適時評估


學校的教學政策,可乘勢檢討,甚至有突破性的改變:正規與非正規課程的比例,大、小班,全級教學與小組輔導的大胆分配,例如由最擅長澄清概念的教師透過視像作大課講解,其他在小組解難及點撥;教師課擔、教學角色會否因而重塑?

                                                                              (自主學習2.0之四)


2020.6.15 原文刊於報707報<


遍地開花

三十年來,凡六四夜,都到維園悼念,那些為反官倒貪汚、獨裁專政、力爭民主而遭軍隊鎮壓,犧牲生命的年輕學生。


今年是唯一例外,到了家居附件的教堂參與六四悼念彌撒;沒有激昂的平反六四、結束專政口號,也沒有幽幽的哀樂、莊嚴肅穆的獻花,行禮雖不如儀,但燭光仍在,默哀依然;照亮了英烈,也洗滌了心靈。神職人員道出了這年間,香港人在反專政抗爭中的悲痛,和應的信眾,同心祈求結束暴政惡法,重見光明。


也掙扎了很久,才不到維園,不因限聚令及政權恫嚇,只怕所謂執法者刻意阻攔,令上萬成千的市民,困於地鐵內,被奪去悼念的意義。也許,遍地開花,不只是應付政權打壓的權宜之計,應更是烙印於有良知、公義的人民的心坎中。


崇拜完,信步走回家,河畔築人鍊的抗爭活動已完,但百多年輕人,不懼拘控,在橋上、河邊,叫出更堅定明確的目標,互相呼應,為他們的未來奮鬥。


我這一輩,在八十年代,經歷八五中文運動,八八高山大會,響往民主回歸;雖被八九民運血腥鎮壓敲醒,仍以為可保住香港的核心價植及制度,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向獨裁政權爭取民主,都是夢。


強推國安法,自由、法治、人權都被剝奪監控,要不活在謊言隱瞞、呵諛奉承、軍警鎮壓的社會,抗爭更要遍地開花。


2020.6.1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得磊落真誠

幼時,聽母述香港淪陷,日軍暴行,慘不忍睹;至今,仍不到日本旅遊。亦從此不玩鎗弄拳,厭看閱兵軍演,更痛恨擎鎗舞棍,毆擊市民的場面;只愛和平、重人權、爭民主。


八十年代中,參與考評局擬題、審題工作多年,每年開會二、三十次,每字每詞,左秤右量,一絲不苟,非常嚴謹專業。


只想說明,專業就是專業,感情歸感情,不要把政治大旗亂揮。


本一直想不通,為什麼掌教育政策的,竟如此兇狠,不顧學生利益,發動打壓機器,只為取消一條大部分學者、教師都認為沒問題的考題?


原來是為控制教師,推洗腦教育、箝制市民思想而鳴鑼開道。


九十年代中,在某個論壇作主講,同場是貴為立法會議員的左派中學校長,題目大約是教育的未來,很自由,各自表述。


一與會者問未來如何教文革?是否要隱惡揚善?


引了哈維爾就任總統時的演辭,說捷克人民在蘇共政權下,活在一個說謊的世界,只吹捧逢迎,依附權貴,他勉人民從今以後,能活得磊落真誠。我說作為教師,要忠於自己的良知,把事實鋪陳,教學生分析思考,不是只灌輸沒經人民選擇、授權的當權者思想,當人人教得真誠,才活得磊落。


此事寫在當年本報專欄「師語私語」,時雖移,勢亦易,在此肅殺的白色恐怖下,重提往事,勉教師都教得磊落真誠。


2020.5.2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我也zoom

我是IT盲,得知為期五星期、每天六小時的教師覆俢課程,要用網上遙距方式上課,忐忑不安。


一直認為教師發展的成本很高,放下課堂教學工作參與培訓,不能是失效的學習,而非面對面、少互動的教學,效果一定大打折扣,不如用其他方法學習,在網上授課,總不以為然。


常提教師要走出以往自我感覺良好的安舒區,今次不能逃避,只好身體力行。IT的技術性問題,還是比較容易克服的。動員舊學生幫忙練習網上軟件之外,更要調較、更換慣用、常用的教學策略,很多小组活動或互動遊戲,都要擱置或減少,改用教學影片、優化報表的內容及表達、增添閱讀材料等等,折騰了好一段日子。


終於完成了首三、四星期密集的zoom課,效果不如想像之差,確實有如釋重負之感,有同學也說越來越喜歡這樣上課。


沒有學員退讀;反而全部準時開機上課、出席率百分百,或因都是學校中層資深教師,上學校改進及領導課程,有高動機,對自己有要求,所以網上網下、真面假面,也不阻礙學習。相信中、小學的優生,也會如此。


原以為互動性不足,但學生們都多示真面目,在講解中更可視其表情而點名答問或表達意見,在這部份,互動不減反增,常提學生名字,也感親切。


我在想,以後的教師發展和培訓應如何走?


2020.4.30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學評核的再思

多年來一直培訓教師,教學評核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早期參與的評核,多是修讀教育文憑的準教師、新教師,自應根據某些項目的特定標準,評核教師表現,是必須的。


及後到校作專業支援,面對不同年資、職級、學科、及工作崗位的教師,評核準則應要調適,要有針對性。


教育局的校外評核,用評表為教學評分,粗分為從l4分的等級,這種評分意義其實不太,因評核標準都是一些形容詞,缺例子作佐證,只得四等級,且大量聚於二分三分,評等不夠細緻,亦缺改善建議。此中當然有很多限制,非專科專評,時間不足,只觀一節、甚至是走過場式的,難求精準。不過,官方評表把學生表現及是否學到列入準則,是重要的提醒。


我認為,有機會大量觀課的評核者,把教師表现分四等,仍是頗恰當的,因為量大,常模(norm)的分佈會出現,但學生的學習成效卻不易在觀一、兩節課而準確掌握,例如在課堂上,花很多時間在作非-定有效的討論。


在觀課、評課的過程中,最珍貴的是教學回饋,即如何提供即時可行的教學改善。而在培育校內教學領導時,非但應共同設計整個單元,更要整體性做觀課、評課、回饋的活動,更要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並不一定在課堂上聆聽而達至,教學評核應重視在上課以外的準備。

2020.5.14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