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模式不能單一化

朋友們讀了上星期寫的〈上海教學模式入英國〉,我認為可能有效,有點奇怪,因與我主張有效教學模式要「在地化」,不要胡亂抄襲的觀點有別。

其實沒矛盾。把資源投放在單一教學目標,運用標準化教學策略,系统化教材,大力唱好,有點「光環效應」,部份學生承受得起「刻苦」學習,成績自能提升,受不起的就成為次品,受淘汰(rejects),與工廠生產線的道理一樣。

如果只集中提升數學科,聚焦部份具良好社經條件地區,以催谷成績為主要目標的學校、家長及學生,成功可期,但能否擴展到所有學校及學生,就大大成疑。常認為,辦一間只以催谷成績的學校沒難度,資源一定要多過其他學校,又可操轉換學生、教師的生殺權就成。

同樣道理,香港的教育部門、學校或教師,可能也很羨慕其他地區如芬蘭的學習模式,很多互動性、自主性,多創意解難,少強廹測考,學生都快樂而有效學習;又或是國內的「杜郎口」自主學習,學生在課堂上都主動而積極,而讚賞有加。但要引入或擴展這些「好」模式到所有學校,其成效可思過半。

記得BBC的中、英式教學實驗,有學生經不起中式講解數學的沉悶,轉求救原任教師,透過小組式互動學習,豁然明白;不過,亦有兩位同學,大談從來沒有在中式課堂上學到這麼多有用的內容,喜不自勝。

以為中式教學成績一定好而追隨學習,是忽畧了教育的意義和目標,以偏概全;以為小組活動是最好而規範的用,也是以點作面,與工廠式教學無異。

2017.3.3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上海教學模式入英國

報載英國政府於去年暑假,宣布投入4100萬英鎊,提高數學教育質素,在小學推廣「上海教學模式」,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會帶領學生背熟和朗讀口訣和公式,將數學概念圖象化,做足夠練習,英國老牌教科書出版商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更會翻譯上海小一至小六的數學教材,包括課本、補充練習及教師用書等等。

幾屆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 ,上海學生都名列前茅,震驚英美,英教育部長,更銳意向上海學習,派教師到訪交流,並邀請上海名師,到英國傳經,希望數學成績,能大幅躍進。英譯中式教材應是提升數學成績的最後板塊。

前年暑假一連三輯的記錄片,是BBC的一個教學實驗,找了五名中國教師到Bohunt中學,以中式教學法(有紀律規律、教師講解主導、學習時間較長、多練習)教該地學生一個月,然後作統一測試,以比較中、西教學,孰優孰劣?結果中式班數學成績拋離西式(67.7454.84)

當時,龐永欣與我,寫了多篇相關東西方教學優劣、文化差異,以至兩地教學模式與習慣,會「逾准為枳」及不值得胡亂抄襲。

中式教材消息一出,討論群組有點反應,認為教育走回頭路,又操練又背口訣。
我拋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學上海計劃會成功嗎?

群組內議論紛紛,都是不認為英學生能抵得住沒太多活動的教學,較以往艱深的課程內容,不斷的練習等等。

我卻認為會成功,因為是只有提升數學測考成績的清晰目標,有有系统的教材、練習和檢則及假設有某類別的目標學生(target students) ,不以中式教學為苦。

2017.3.23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思行並重的流動教學實踐

課改初期,香港小童群益會陳國邦和其同事,特意入大學造訪,希我能就他們設計的學習活動提意見他們憑着誠意,領學生走入社區,作硏習及考察,開闊學生視野,培育關愛之心,服務社區大眾。以非學校教育為專業的社會工作者,能有此信念及行動,非常難得,及後,他更抽時間旁聽我的課。

上月,傳來他與黄幹知、吳思朗編寫的流動學習與世界公民教育叢書,並邀約寫序,欣然應允。在閱讀叢書時,眼前一亮,令人驚喜。

叢書分兩冊介紹活用電子應用程式帶活動,並附反思活動40個。社工同事設計活動,非常專業,本書更用教育心理和學習理論、闡釋近流行的創新教學活動,如流動學習、電子學習、自主學習等,令活動的作用及效果有較紥實的理論基礎

進行活動後的分析、解讀、反思,再優化,至為重要,才能學生長遠得益無論是教師、社工或其他持份者,在利用書本建議帶領活動時,以受眾為本,不能统一和標準化學習活動
此外,如何把多個活動組合,變得有層次有覆蓋,即在深度和廣度上,能涵蓋學習目標,是要讀者們繼續努力和探索的。

第二冊則分享活用流動學習作社區考察,有全港十八區的主題及路線作學與教,此類「貼地式」、「走出教室式」學習,必然是未來學習的趨勢,尤其是資訊科技如此發達,學習已變到無界限不受空間和時間所規範。

特別推薦給教師們閱讀及學習。
2017.3.1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領導:教學目標不能顛倒主次

這個領導系列,至今寫了三個主題,一是如何善用學校數據,二是探索資訊科技教學效能,三是觀課、備課、評課等課堂教學問題。本文屬第三個主題,卻並不是連續寫的,讀者可先讀659662667期本欄,亦可到教協網頁或筆者網誌(chiued.blogspot.hk) 溜覽。
傳统上,教學目標都以知識、技能、態度分類,這是從學科學習的角度看,撇開態度不談,教學目標主要分兩大項,一是希望學生能理解學科知識內容和概念,二是能掌握和應用學科知識的能力。文科為例,第一類目標是要認識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修辭、文法及寫作手法等,第二類是讀、寫、說、聽能力,更具體的是能寫出敍事寫人、借景抒情的文章;以數理科為例,是理解方程式,掌握科學知識,從而懂得計算,應用知識作解難、做實驗。
這些傳統的目標,其實是紥實的學習,尤其是仍以紙筆測考,分科教學的年代,所謂學習「含金量」,也是指這些目標,中學教學受公開文憑試測考內容影響,很容易理解。一直以來的好教學,就是如何應用恰當的教學策略,令大部份學生能達標。
時代會前進,課程亦會不斷演變,資訊科技的發達與衝擊,我們多談了學生的其他能力,如搜尋、綜合、解難、明辨、創意、自省,以至協作,我不大喜引用課程文件的九項共通能力,分類混淆不清,輕重難分,意義亦模糊。這些新提倡的能力目標,較學科的學習目標不具體,亦較難在一堂課或一小段學習時間展示或量度,就算賦以一段長時間學習,這些其他能力的掌握也較難歸因。
優秀的教師,能適應社會的進步,理解課程的要求,學生的轉變,而調整教學材料及策略,讓這些能力目標,融入其主體或原有學科教學上,而不會把空泛能力蓋過學科教學目標。
近幾年,學校都一窩蜂的推行自主學習,尤其是在小學,因要當作全校關注事項大搞,就要級級、科科、人人(小一到小六) 都按策略、跟形式倒模的進行。也就選某些理論去學去做,如想學生有自我管理能力,就要自訂目標,要教學習策略,就要學畫腦圖,懂得反思就要填自評互評表。這樣做,就會有具體目標或顯證,例如「教了」百分之九十學生訂目標、填反思,或人人都要課後自擬問題,就叫做「推行了」自主學習。
這就是錯把推行小策略、小點子當作教學目標,不單是顛倒主次,是錯教錯學。
促進自主學習本來是一個長遠、又不很具體的目標,與考試成績或閱讀數量等可以數字展示成效不一樣,是漫長、潛移默化的,是期望學生能主動、承擔學習責任、能反思、終身追求學習。
自主學習的意義,是想學生成為深層的學習者(deep learner) ,對學習產生內在與趣,喜歡理解和連繫知識,有好奇心、會持續探索、追求新奇,不易在短期展現,更不是「被教成」能填表畫格的孩子。
問題就在要統一規劃搞自主學習,要有一個框架,把上述的「自字頭」項目,作為主要目標,原應是該課該單元的知識內容和概念變成次要,也就堂堂自訂目標、自評互評、自擬題目、自我反思了。
教師本來就應不停優化課堂教學,優秀的教學領導,看了課程文件,讀理論,聽分享,就會理解學生的學習應有新變化、新要求,就要想:那些課堂教學可加進自主學習元素?資訊科技的發展,可否為學生提供更多自學機會?成績優秀的學生,是否鼓勵他們自訂更高更多元化目標?

不是搞那些不對應不恰當的目標。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十一)
2017.3.13 原文刊於教協報668期〈見微集

教學要有豐富輸入

與前線老師共同備課,才嚇然發現教學目標受推行某些行動計劃影響,而導至顛倒主次。即為了應用某些電子軟件、學會某種學習技巧、尋找一個照顧差異策略,而忽略了在該科、該課,學生應學到什麼知識、內容、概念和能力,才是主要的考量。
要不受所謂創新行動影響學習,先回歸基本的「教」與「學」,教是指「輸入」和「引導」,學是指「建構」與「感悟」。輸入什麼前要理解學生的「已有」或「前備」知識,不同學科亦應有不同形式的輸入。
以語文科為例,輸入不是灌輸知識,不是努力講解課文,如何問出文中的修辭、病句、語法及作法,而是透過提供豐富而恰當的學習材料,如短文、影片、圖片,正反例子,讓學生從中看到連繫及關係,能理出脈絡,建構知識,而不只是按範文例句,填詞改寫。
又聽老師說學生都不願作文,常問作多少字,一數夠就停。常認為學生程度差,缺詞彙,腦袋空空如也,這固然是實情,但作文之前如沒有足夠輸入,這裏不是指用問題或框架幫助學生成文,而是指沒有輸入觸動他們的感受和體驗的材料,學生怎作得出好文章?
一小段具創意的廣告影片,三、五張有故事的照片,幾篇扣人心弦的報告,老師只鋪排得宜,引導有法,學生有所感悟,學習就紥實生根,因為有觸動。
回歸上述基本教學的討論,已有電子學習成分,自主學習元素,又何須推這樣,推哪樣?
我的專科不是教語文,只是有感而發,希望專業上不是太不正確。
2017.3.0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足夠輸入 豐富產出

上星期提及與前線教師共同備課,很有得著。

我們不去備一堂「自主」課、「電子」課,只討論如何達到教學目標。以中文科為例,目標如是認識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及寫作手法等,只要閱讀範文,加以解釋,援引例子,澄清難點的教師主導方式可能可以。

但如果目標是要學生有能力寫出借景抒情的文章,是否又找一篇好文,例如把杏林子作品改寫,成為〈聽聽這小溪〉的範文,再就文章內的擬人擬聲法、用五感、寫景、詠物、抒情,逐一從文章中找一或數個例子以說明、配對,然後要求學生依樣畫葫蘆,跟框架「填」一篇文,就完成?

一連串問題給抖出來。

「是否一定要用五感、擬人法?用兩感可以嗎?好像個個年級都學完又學。」
「學生年紀少,都沒有人生體驗,如何能體會杏林子的心情,聽到小溪流水的活潑與輕快,寒風冷雨的孤寂與凛冽?」

「是否連『情』和『感覺』也要灌輸給學生,那他們的文章除詞彙可能不同外,是倒模出來的情了。」

「有沒有可能真是從他們的生活體驗中抒情,下星期剛有旅行,不如叫他們拍一張最觸動、最有感覺的照片,回到課堂上再寫文抒情,把相片用電子軟件Nearpod儲存展示,同學都可看到其他人的作品,可互相學習欣賞。」

「杏林子的寫作是個人的抒懷,不是寫給教師教、學生學的,為什麼要從一篇文章學這麼多寫作手法?而不是給學生更多輸入:多篇短文章、影片、相片,激發他們的想象和思考,沒有足夠的輸入,何來豐當的產出。」

2017.3.0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