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教學Vs小組活動

在《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之類的國際測試,歐美國家的中、小學生成績都低於中國及香港、韓、新、日等亞洲國家,尤其是數理科,英美政府及學者紛紛進行研究,想找出原因。

學者David Reynolds的一項研究報告,比較了英國修咸頓和中國南京九至十歲學生的數學測試結果,中國學生分數比英國的高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研究人員利用視頻分析課堂教學過程,發現兩類主要模式:一是以教師用黑板、PPT之類作為教學工具,同時透過問答方式檢驗學生的理解程度的「全班教學互動式」,中英兩地用於此類模式的時間比率為72%24%;第二類是把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進行個人及小組活動,中英兩地時間比率為28%47%。結論是:高成效教師會花更多時間於「全班教學、師生互動式」,而僅僅是個人及小組的「生生互動式」,或只讓學生自主操作。Reynolds 更為越來越多學校再加強全班教學而失望,認為這種模式有利改善大多數科目的成績。

英國教育部長Nick Gibb更大聲疾呼,希望英國學校在數學及科學這兩大科目,回歸整體教學模式。
這個呼籲,與時下流行「還課堂給孩子」的「自主學習」背道而馳。

進步主義教育者自然不以為然,認為中國的教學模式只為應試,嚴格的班級紀律加補課,會扼殺學習興趣和創意,並犧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不是教育的全部。

誰是誰非,還是回歸基本:學校的教育目標是什麼?能就文化情境,教師能量、學生能力及學科特性的基礎上,有針對性、有焦點的改善教學,才真正有效。
2014.12.28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EAR

談有效學習,常用一個首字母縮略詞(acronym)EAR概括。

E Engage in learning,學生是否參與或投入學習,是「學得到」的最重要基礎。無論教師如何學識淵博,自我感覺良好,沉醉於講解中,而學生卻不明所以,魂遊太虛,或處半睡眠狀態,是沒參與學習,教學怎會有效?

此所以很多教學策略都強調互動(interactive),也就製造機會讓學生協作,分組討論和展示;不過,參與活動又不一定達到學習目標,含金量低的話,只有「動」,沒「學」,那就不及專注聽一課講解清晣,有問有答的好課,後者的「參與」更高、更有效。

A Anchor the learning,是在學習過程中,如何運用學習策略,鎖緊已理解和學到的。此所以長時間只在聽清晣講解,沒有機會思考、發問、整理已學習的,學到的很快消逝。多做「筆記」,利用「圖象」幫助聯繫知識,多問一條探究問題,提升內在興趣,也就是深層學習者(deep learner)的策略。

R Retain the learning ,是如何把學到的「存留」,以為日後所用;簡單的說,是如何能在考試中展示。這是相當困難的部份,以往的想法,教師只要上課時做好講解,學生做好家課,再靠自己的努力,多温習,靠記憶,到時到候考好試就是。這一直是對傳统「乖」「好」學生的要求,隨着普及教育的實施,學習差異擴大,而考核的能力有所不同,期望所有學生自我「存留」學習是有點緣木求魚。

有些學科仍然要靠多做練習,熟能生巧;有時又要設計多樣化問答(quiz),連續性小測,加點獎懲元素;甚至要就學習內容「教」學生温習,「存留度」才會高些。
2014.12.25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編班

講座上,家長問:「我女兒小學成績很好,是第一組別,派來這校時很高興,卻入不到精英班,感到沮喪,成績也大幅下滑,學校可否調整編班政策?」

如何編班一直是學校及家長都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多第一組別學生的學校。幾十年來,各種形式,各類爭辯都經歷過。

最早期以成績分班最常見,總平均分最高的四十名入甲班,餘此類推,理由是「容易教」,最客觀。這是從傳统講解式教學,標準化測考的原則理解「易教」,好班教多些快些,差班少些慢些,成績有分別也理所當然,基本上沒有考慮從學生是否學得到的角度看問題,更不知道總平均分展示學生整體成績是不客觀的,因各學科的分數重量(weightings)不同,不能相加。

對成績分班的最大質疑是所謂標韱效應(labelling effect),則被配置至差班的學生感覺不好,被教師及其他學生歧視,所以又有把差班叫甲班,好成績叫丁班的自欺欺人方法,及後又以學科能力分語文班、數學班、半精英半混合、人數多寡不同班,又為弱班做積極性補償,如有助教之類,因語言微調政策,又分中英文班。

形式林林總總,罄竹難書,學校都經歷過很多試驗和改變,都可以說成是為學生好,照顧學習差異的策略。

學者Hattie 研究大量學習效能的研究,結論是班級的人數與組合效能(class composition effects)其實不高,如何分班的效應值(effect size)都低於0.3,對學習的影響根本不顯著。

編班形式已長期運作,政策優劣亦很難判斷,不過學校確實很少在編班前,理解對個別同學心理及學習上的影嚮。
2014.12.11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的對話

聽「自主學習」及「翻轉課堂」的分享,講者都很興奮。課堂片段上,學生表現也不錯,肯討論,有展示,算流暢,可運用大、小黑板等,有較高參與度。

聽到「好」教學行為,總想更深入探究。

「學生為什麼有此表現?」

「我堅持他們要做預習、做導學案,鼓勵他們互相合作,並養成展示習慣,連在小黑板上的字體大小,說話的音量語調,都有要求,要訓練他們。」

「學生為什麼如此聽話,肯做預習,能應付要求?」

「我有個獎懲制度,做導學案有分加,課堂好表現又有禮物,學生都很投入。」

「他們以前學得如何?成績怎樣?」

「都唔錯,雖然是第二、三組別學生,連續多年都八、九級增值,我這科很深,每年大約只有十二、三位同學修讀。以前是講解為主,條條題目都清晣講解難點,課後要做大量習題,我追得緊,又補課,與學生關係也不錯,他們都會交家課,所以肯做預習及討論。」

「對你日後的教學有什麼影響?」

「這個經驗很好,反正學校都要推自主學習;我只試了兩、三個月,只做一、兩個課題,現在會攝錄自己講解部份,我只用手機對着習題,用紙筆解釋,很快,以後學生都要在家先看,才上課,堂上討論。」

「那會否有信心保持成績?」

「有,學生都肯投入參與,課內課外合計,我這科學習時間都延長了。」

「學生在其他科的自主學習如何?他們如何分配時間?」

「我不知道了,各科自主。」

突然浮起兩個問題:學習的好成績應如何歸因?課堂內外學習是如何平衡的?

 2014.12.18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習而不得其法

三十多年來,每周都打三、兩次壁球,又練習,又比賽,近兩年負多勝少,常反省如何才能改善。要改進,只有兩個因素,一是技術,二是氣力。技術要長期練習才可掌握,邊際增值慢,再努力也有點遲,只好從氣力着手。

早幾年長跑盛行,朋友都跑過全馬、半馬,看來簡單,也就試試跟風,練氣,每周末,都去跑十公里,又訂下每次較上次跑長一些的目標。同時,周日就到健身室,做些負重訓練,希望長些肌肉,擊球時力度猛點,救球時腳步穩點。

做了數月,正感覺良好之時,膝蓋開始痛,而且持續,也知道是練而不得其法,或是過度運動,關節受損,肌肉疲累的後果。

唯有小休兩月,少了運動,總有點不順暢。上月,又蠢蠢欲動,見周末日河畔,年青人三五成群,戴上繽紛頭盔,騎着型格單車,馳騁往來,好不威風,心生羨慕,踏單車應較輕鬆容易,也就躍躍欲試。

那天,同事見我右踭貼上厚厚膠布,左臂一片瘀黑,急問原因,只好從實招來,是十多歲已全面掌握的單車技術,四十年沒用的後果。

同事笑說:「你培育教師,不斷提改進要建立在自己的已有基礎上,且要在地化,顧及情境因素,為什麼會知而犯錯?」

回心一想,說得有理,漠視年紀及身體狀況,且跟風做運動,自然事倍功半,甚至有反效果,更重要的是,要準確理解練習的目標。

近來,學校及教師間的分享和學習很多,學什麼和如何學也要考慮情境,清晣目標。
2014.12.14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學習的理由

朋友送來一套台灣紀錄片,由一位十四歲國中二年級生拍攝,片名《學習的理由》,紀錄自己及同學們在國中階段對學習、測考及未來的想法。

小導演就讀位於宜蘭的國中很特別,踏獨輪車、舞蹈、戲劇,跟語文、數學一樣列為正規課,專題報告及表演展示會取代紙筆測驗,課程是讓學生充分探索和選擇學習什麼,尋找自己的熱情。但是,如果他們要繼續升學,還得經過「國中基本能力測驗」(基測),依照成績分數高低,進入不同的高中,競爭較香港的派位激烈得多。

零九年,這所沒有分數及排名的學校,第一次面對基測,這個中二生,就決定拿起攝影機,拍了這套原名《不想考基測》的紀錄片,看看這所學校、這些學生,如何面對這個新的遊戲規則,服膺於考試制度的安排,還是繼續尋找學習的熱情,自己的理想。

影片追蹤訪談連自己在內的五位同學,穿插學校生活及活動片段,家長的期望及支持,教師的同情及訓誨,內容豐富而有深度。

受訪的國中生都是純純的,多才多藝,能彈擅唱,體藝出色,表達能力好,對成功與失敗有深刻的思考,理解制度的規限,抉擇的困難,只是知道,他們的基測成績應不到水平,不會進入較好的高中。

每一段訪談都帶出很多年青人如何看教育,看统一課程,看學習與未來的關係,都是自然,發自內心,卻不負面消極,卻帶着對為什麼不能學自己想學的,要受統測合模的質疑。

推薦給教師、家長、成年人們,聽聽年青人的聲音。
2014.11.20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什麽是理想的學習

台灣十四歲中二生拍了一套紀錄片,訪問了同班同學,什麽是理想的學習?

他們就讀的一所國中,學業水平不高,有另類非傳统課程,較重學生個性及體藝,都能彈擅跳,作詞編舞,揮洒自如,師生關係極好,學校就像一個大家庭。

「我一、二年級就是那種只會考試的人,一直讀書,成績都很好,但沒有自信,每次的壓力都很大,因沒有把握的事不想做,我特別喜歡跳舞,在這邊看到很多孩子的潛能都能發揮,便轉校過來,怎知學校現在也要被廹隨波逐流,考標準化的基測。」

「我想做一些實作的東西,從實作的延伸裏面去學到,各個領域的知識,我想學做船,我得研究古時候的船是怎麼做的,就要學文言文,又要用最先進的技術造船,就要懂外文和數學,學習要做一個結合,要用同心圓方式擴散出去,才是好的學習方法,有人說過,未來都沒有鐵飯碗,單科的學習在往後的職業根本沒辦法使用。」

「學校著重人文,發揮學生潛能為本,卻不知我們這種跟傳统不同的學習方法,基測成績會怎樣,這樣學習是成功,還是失敗,所以會很慌啊!」

「我沒興趣為考試學習,但終究還是會得到一些成就感,其實感覺也蠻不錯的,但考完之後能幹嘛,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狀態,就像你吃後很有飽足感,但沒有吃到真正有營養的東西。」

還有其他很多有意思的對話。

除了學生導演天才橫溢外,位位同學都多才多藝,思考有深度,確實不需考基測來證明,但也逃不過要考入學術高中的「唯一」出路。
2014.11.27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讀書的理由

台灣十四歲學生所拍的紀錄片《學習的理由》,其實是要探討國中生能否主導自己的學習,以追求人生的理想。

學生們入讀這間名為「人文」的一條龍國中小,是選自己喜愛的課程,可唱歌跳舞演奏,現在卻要考基測,很沮喪無奈。

以下是其中一段導演與女同學的對話。

「你喜歡基測嗎?」

「不喜歡,因為考試……就是沒有人喜歡考試呀。就是那些你不想學,又不能不學的,因為要考試才去學,要背。」

「考基測是檢驗你在這裏學了什麼。」

「學不就是背嗎?」

「那假如說今天你不用為了基測而讀書的話

「那就是為了考試讀書啊,為了基測以外的考試,那就為了升高中而讀書吧。」

「如果今天是你升高中不用依考試來分配

「啊…..」停了很久,「那就把學校的考試考好吧。」女同學很認真的回答。

導演不想考基測,休考而拍這片。他成立了不想考基測服務處,辦講座,向同學解釋:「我的一位同學,非常有音樂才華,隨便摸摸鼓,就會打,吉他一放上手就會彈,但是他的考試分不很高,原本為自己的人生築夢,這個制度,使他變成了為過日子而過日子。我拍這部片,是讓觀眾看到自己學習的初衷,為什麼人生而努力」。

拍片期間,基測亦放榜,他突然做一個決定,用一個月時間密集讀書,補考基測,或者想證明自己不是不想讀書,才叫人不考基測。

東方社會,讀書為了考試,其實已變成基因,根深蒂固。
2014.12.04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教」觀課

一直做教師培訓的工作,特別著重教師課堂上的表現,及學生的學習效能。無論課程文件如何美麗,教材如何豐富,不進入課室,無從得知學與教的效果。

與校長們談培訓需要,都認為「教」如何觀課重要。有些直認自己及學科領導進入課堂也不懂如何給建議和回饋,總是感覺課堂沉悶,學生應可學得更多更好。

「教」觀課,其實不是辦講座,談「一堂好課」有什麼準則,更不是如何設計觀課評核表,而是培訓教學領導、學科主任透過觀課回饋以協助教師提升教學效果。

這類回饋,是要在教師的教學習性上改善,回饋要有針對性、具體和清的,

例如:認為提問太少、太多低階問題,便要能多擬一串層遞式問題;認為教師太依課本或powerpoint講解,很沉悶,學生都不參與學習時,就要建議如何把某教學環節轉成學生活動,要增加哪些閱讀材料,討論項目,及如何調動內容,把硬知識定義放在後面,先從例子說起等等;這樣,教師就自然心悅誠服,在他們的基礎上改進。

不過,對教學領導的專業要求卻是最高的,要有豐厚觀課經驗,什麼內容用哪種教學策略,哪些課題可交學生探索討論,學習目標是否恰當,大部份學生是否參與有效的學習。

進行這類培訓,要較長時間,從實踐中學習,要有共同觀課經歷,一起討論,教學領導才堅實。

近來,常有學校「開放」課堂,作觀摩分享,是很好的行為,但是否「好課」,及如何變成是有質素的「學習」,更重要。
2014.11.30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教得好、學得到

一直認為,進入課堂觀課,才真正掌握教學是否有效。

「教得好,學得到」是簡單而明確的要求。

「教得好」是指教師個人的條件,表情、聲線、節奏、態度、溝通技巧,以至學養等等;及如何恰當應用教學策略,無論是講解、示範、提問、討論、做實驗,使學生理解概念及達至預期能力。

「學得到」是指學生在課堂上有參與學習,達至恰當預設的目標,包括量和質,學習「含金量」就是有足夠豐富的學習內容,「質」是學得到時的滿足。觀課也很容易看出目標的恰當性,達至度,以至學習上的差異程度。

「教得好,學得到」是相伴的。有教師說話清晰風趣,對知識內容滾瓜爛熟,常侃侃而談,自我感覺良好,只認為學生跟不上,是疏忽了學得到的重要;有時又因常面對較弱學生,而對他們沒期望要求,是錯誤降低學得到的層次水平。

透過觀課而培育教師,循上述兩個概念,較能令教師在他們的教學觀念及策略上進步。

不過,現在「自主學習」之風凛烈,尤其是仿國內「還課堂給孩子式」的課堂上大、小展示課前預習,大量形式上的「強帶弱」分組討論,標準化的導學案及工作紙,已較難從單一課堂上「教得好、學得到」的原則協助教師進步。

要學生「自主」學習,而又會出現我們過往教學上的預期目標,尤其是測考成績,就要一整套的看學生動機,系统的導學案設計,如何點撥預期及偶發的難點,自主的學習內容與評核的關係等等,不是單單擁抱「自主」、「學生為本」這麼浪漫。
2014.11.16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國內的自主學習

到杭州參加研討會,順訪一初中,觀課及交流。

浙江省特別重視教育,經費相對多,名人輩出。所訪學校規模雖屬中等,硬件設施設備齊全,學習氣氛濃烈,學生都想考上著名高中。

學校年前引入師範大學支援,都用上了「還課堂給孩子」概念下的「自主學習」,即學生們要按「導學案」作課前預習、在課堂內展示所學,分組表達成果及意見,教師只作點撥等。

我們觀了二、三十節各學科的中一、二課,百分之八十都用上述模式,英語課有點例外,是以母語學第二語言的摹仿操演式,且師資不濟,不詳述了。

學生的學習習慣已養成,組長或小老師都具信心,表達暢順,同學們都主動交鋒,有問有答,令人讚賞,不過高參與的多是同幾位出色學生;大部份課堂都不能完成學案要求,花了不少時間在前半部,這不一定是不恰當,只要在學習過程中,有實質效果就可,不過從觀課所見,教師的點撥總結功力仍極重要。

這所學校沒寄宿,不能要求學生用「晚修時間」作導學預習,所以就利用放學後時段作集體預習,而且為了在課堂上有好表現,預習都經老師批改指導,便不會「教錯」了。

還有一個「自主學習」的質素保證,導學案都要經過三道關卡,先由任教老師共同設計,再經教研組討論修改,再由校長副校長等審核。

所以,學生在課堂上的好表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們都花上精力時間,促導着學生的「自主學習」,還在進行不斷的反思探索,是否有效,能否考得好成績。
2014.10.30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的小組經營

到杭州一所初中觀「內地式自主學習」課。

學生們除做足預習及導學外,在課堂內分組討論,展示所學,表現優異。同學分五組,每組有六至八人,他們肯分組學習,互相合作扶持,前設是教師們都非常努力「經營」班級及小組。

為顯班級特色,除班名、班歌、班訓外及班房內的獨有佈置外,更有班花,及最重要的班級共同目標,起互相促進砥礪的作用。

課堂一角的壁佈板,貼上每月之星,分優秀、進步、勤奮、參與、展示、點評、責任等等。

為打做小組學習及凝聚力,每組課堂表現都受評分,分預習、小展示、大展示、點評、反饋五項,到過國內觀課的都有印象這類獎勵制度。

頗欣賞各自設計的小組介紹,插在亞加力膠座上,可轉換,有姓名、職位、愛好及座右銘,六位同學,人人有責,除正、副組長外,都分擔各科組長之職。

抄了幾句座右銘,都是學生自作的。

「應該笑着面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生命在閃耀中現出絢爛,在平凡中現出真實。」
「山澗的泉水經過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海浪為劈風斬浪的航船餞行,為隨波逐流的輕舟送葬。」

失去了前線教學的觸覺了,未知香港的學生還有否這類看來「老土」的座右銘。

最有意思的是組內「一幫一」師徒結對計劃,強帶弱,結成師徒,師父有責任幫助徒弟學習,有內容指引,包括導學、作業輔導、訂正、檢測、不光抄答案等,徒弟進步,師父也加分。
 2014.11.06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經營小組的活動

國內的自主學習,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都很出色,此中有很多因素及條件。

雖說很多學生都是農民工子女,家庭資源有限,學業水準不高,但學習態度仍良好,服從性強,對導學及預習的要求,都盡力做到,是國內推自主學習的重要條件。

課堂上的小組展示,互相提問點評,看似常態習慣,其實教師花了很多心血「經營」小組,更值得學習。

「經營」班級,是令學生,尤其是弱生重拾自信、重燃學習動機的關鍵,所以強調全班的集體凝聚力,就有班名、班歌、班布置、班目標及生日會;為了讓個別弱生感到有成就,就出現了班中不同表現之星。

以往的小組經營,也有為學生組織讀書會,及舉辦小型奧運、街舞比賽等。但現在不論弱生強生,在學習上都要互相扶持砥礪,經營小組便不能停在關懷弱生,或個人成功的展示,是要提供大量機會,突顯小組的多元才華及集體創作,讓各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被肯定和欣實,能發揮及展示集體成果。。

所以如學校推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並需要在小組進行互動學習,就要「經營」較多認知性(cognitive)和學術性的多樣小組活動。

教師設計的繽紛展才華也就是各小組的專項展示:解決一個生活小難題的科學實驗,如何改善校內小食部的措施,如何更有效利用學校的空間,設計一幅展示學校特點的壁畫,製作一本立體書,一項行為藝術,一件創新玩具,以至編寫一個廣告,拍一套微電影。

還要建立一個層遞式獎勵制度。
2014.11.13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弄虛作假

在大學稿科研的,會做大量實驗,多番反覆驗證,才得出結論;做調查研究的,應用嚴謹统計工具,取樣小心認真,問題語句,字字推敲,以防誤導,令數字有公信力。

在中學做專題探究,題目的概念要明確,步驟要清,是希望培育學生求真、分析、綜合、評鑑、解難、批判等高階思維能力,所以不能馬虎。

連在小學做專題習作,搜集資料時,也能分辨出一手、二手資料,懂真偽;引述學術權威時,也知所引而引。

近日爭普選事件,所出現的「反教育」例子,數不勝數。

一次又一次的網上簽名運動,一波又一波的宣傳,不斷的把數字推高,漸漸地連重覆、虛假、缺審核、做數等質疑也沒人提了,不知是「被洗腦」,還是「心死」。尤有甚者,我們的官員,竟可以隨口引述虛假數字,和不知名、缺公信力的調查,令人唏噓。

互聯網上的抹黑假消息,鋪天蓋地的湧來,製造假消息,竟然是賺錢的職業;幫手傳遞的,竟無視謊言,理所當然的認為是打擊對手的策略,愚弄人民,莫此為甚。

現在,連鏡頭下的新聞片也植入假消息,誣蔑記者,相信不久,全假新聞接踵而來。

或者北風凛烈,吹過來的「弄虛作假風」,像傳染病一樣,迅速蔓延;製造的「訶諛奉承風」,是保私利的竅門。

有人認為是社會分化撕裂的現象,不,是鬥爭下反教育,不辨是非黑白真假的後果。

近日重讀哈維爾《無權勢者的力量》,再學習如何在未來的謊言世界裏,活得磊落真誠。
2014.11.02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上課學「捉棋」

到杭州參加研討會,順道到一小學參訪。

在內地,初中及高中學校仍以「應試為本」,在靠教育脫貧,向上流動的社會,無可厚非;但小學的課程仍有少許彈性,往訪的一所以學校推廣國際象棋作特色。

有點摸不着頭腦,在香港,棋藝只是眾多課外活動之一,為何該校煞有介事,安排校內男女小棋王與其他幾十位學生作車輪戰,並同看一節小一國際象棋課。

原來一星期有兩節,小一小二學生必修此課。

堂上有二十多位學生對坐,中間放棋盤。老師利用大磁板棋盤,把幾隻車馬士兵皇后等棋子放上,一邊問學生應如何走?其他同學是否認同?下子後有什麼後果?有沒有其他步法?假如棋子位置改變了,走同一步是否合理,有否其他解決步法?

先用三隻棋子,轉換位置,改用其他棋子,再增加至四、五、六隻,由少到多,問題由淺到深,步法由簡單到複雜,是典型的層遞式(scaffolding)設計,提問過程自然有鼓勵,有針對能力,有要求停頓思考等。

大部份學生都非常投入,搶答,可能覺到好玩,或答到問題,有表現,且難度與複雜性逐步提升,有挑戰性。不過仍然有三、兩位學生從不舉手,置身事外。

教師再安排能力相近同學對奕,很愉悅有效的上了一課。

有點反思,正規學堂上學「捉棋」,應有什麼學習目標?對,是邏輯思考,這種看來是抽離課程的思考與解難可否轉移至學科學習,或其他方面?

教「捉棋」的步驟,提問的層次,對學科教學有什麽值得借鏡的地方?如何照顧學習差異?為什麼仍有不大投入的學生?
 2014.10.09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捉棋與學習

在杭州訪一所小學,初小學生必修國際象棋課,以培養棋王,及鍛鍊邏輯思維能力。教師以層遞式提問為主要策略,深淺有序,並分析難點,解釋疑問,學生都學得愉快有效,不過仍有百分之三十同學不積極參與。

這現象引起同事間的討論。

「小時極愛捉象棋,也捉得不錯,卻從沒試過有系统的學,都是在騎樓底下看大人對奕,不斷的看,看多了自然懂,及後躍躍欲試,越捉越好,才讀棋譜,看大師故事。」

「捉棋是興趣活動,興趣就最重要,就算有助思維,也能是必修,應讓學生有多樣選擇。」
「這要看學習什麼,捉棋的步法有很多基本功,規律的學,刻板的教,能保證一定水平,總好過花時間胡亂摸索。」

「捉棋的思維解難能力是否真的能轉移至其他學科學習?有哪些學科學習較需要類近能力,哪些不?」

同事的討論,其實就是什麼內容應如何教(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哪些能力該如何培育的問題。

內在動機強,興趣高,學什麼也事半功倍,自主學習如魚得水。

數理、經濟科的學習,是否較近似學捉棋的步驟,及較易轉移其邏輯思維能力。

學習中國語文,到處都是機會,多看多讀多說,為什麼卻要學得刻板規律?

英語學習,困難與爭辯都最大,此亦與東西文化的教育取向不同有關,前者是控制式的集體學習,後者則強調個人自由意願,趣味式學習。國內學生學英語外在動機高,不怕刻板規律的學,可惜師資太弱。香港一般學生學英語最困擾,沒有足夠環境沉浸,用英語學,趣味低,學不好;當外語規律的學,用母語學,又被專家們鄙棄。
2014.10.16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廹佔馬路 責任誰屬

我是理性、温和而堅定的民主派,公民抗命,是被強權廹出來的。

928凌晨臨時啟動「佔中」,立即收拾「細軟」。第二天,背着重重的背囊,夠捱三幾天,十一點出門。

到了金鐘,人不多,警察已封過路電梯。市民温婉懇求,只想到政總支持學生。警察一臉漠然,哀求不果。

我抄路過天橋從演藝那邊入,又被擋,我知道公民抗命後果,也就安然坐在馬路旁。

人越來越多,多是年青人,都在乞求警察憐憫,連送水送物資也不能越雷池半步。警見人多,更封橋;市民只能拚命跑過告士打道,都以為可從這邊入政總。確實太多人,市民被廹佔用東行告士打道,還很有秩序留一條行車線。

聽說可西行入政總,也就隨群眾走,又卡在海富中心外東行線。人從金鐘湧出,西行線也站滿人,有位督察還扶着市民跨過水馬,心竊喜,警方體恤,會放行。就這樣的卡在那裏,市民躁動,想前進。
紅旗一出,胡椒噴霧發放,卡在那處的我們就被動的頂下去,什麼雨傘保鮮紙裝備都是在場隨意分發的。

市民很勇敢,用脆弱傘子擋噴霧,根本無反擊,無前進之力,及後黑旗一舉即放催淚烟,毫無準備,首當其衝的很傷;市民很堅定,去而復來,不反擊,水樽也不敢擲,怕破壞「愛與和平」,電視上都看到了。

廹佔馬路,責任誰屬?公民抗命,就請執法拘捕,為何用催淚煙,更威嚇開槍?一旗兩用,簡直荒謬。
2014.10.02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廣場的學習

到過雨傘廣場的,都會為所展示的學習動容。

不說要為民主自由奮鬥,持守愛與和平等理念,單看年青人們在抗爭中守禮有序,互相關懷問好,且自律自覺,檢拾垃圾,環保分類等公民質素,都為海內外媒體傳誦讚美。

「罷課不罷學」的精神,隨處可見。

年青人創意無限,路中心的石壆,瞬即變成書桌,再擴建成自修站,並有一列自携照明燈,莘莘學子,埋頭苦讀,確有「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境界。又不忘照顧來廣場的中學生,設一角為補習站,都有大學生哥哥姐姐當值,輔導功課。

隨便走走,都是學習。直幅橫額的標語,魯迅名句,顧城詩文,LennonBeyond 歌詞,令人回味讚嘆,觸景生情。偶有三、兩藝術裝置,大量幽默漫畫創作,都很出色。

千千萬萬市民爭取真普選的心聲,層層叠叠,貼在斜斜長長,被名為Lennon Wall的民主牆上,是壯觀,亦是心酸。

三、五成群的學生,或坐或卧,或捧書而讀,或揮筆直書,時而合作相討,間或爭辯交鋒,學得怡然。

名教授們的街頭公民講場,仍聚得過百學生與市民,講者有引經據典,有脉胳分析,有熱誠激情,聽者專注,又各取所需。有大學生說聽一星期課,比上足一年的通識教育學得更多。

終於找到一個應用「潮流」學習「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最佳例子,教授教師們可錄下自己的教學,讓學生在廣場上看,自行討論分享,輔以軟件skype,教師與學生可互動,學習非但無障碍,反而在自然而無拘束的學習,學得更有效呢!
2014.10.19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在廣場

雨傘廣場上的「罷課不罷課」,是自主學習的最佳例子,有齊其成功元素。

參與抗爭的大學生,都跨過中學階段的嚴峻考試關卡,學業上有成績,算是精英,無論外在或內在學習動機,都強,是自主學習的重要基礎。

在自修站埋頭苦讀苦幹的學生,理解能力高,語文能力有一定水準,教授交付下來的學習任務與習作,以至大量閱讀材料文獻,都能主動完成;且資訊科技發達,網絡威力強,一手機一ipad,遇有難題,上網走一圈,與同學在whatsapp討論,或跟教授chit chat一番,即可解決,只要有動機學習,有否形式化的課堂,其實並不太重要。

同班同學一齊留守,相處時間久,在學習上互相交鋒補足,更如魚得水;晚上仰睡,遙望星空,可能悟出人生意義。

自主學習,也當然要看是什麼任務,語文習作、宗哲人文及社會學科的專題論文,非以统一考試評比,自主性自然高,任何地方也可以是課堂;不過,需要做探究性實驗的醫學科學,又不可能處處是課堂。

提出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想做一個類比,近來在中、小學風行的自主學習,有沒有上述例子的近似條件,又有什麼學習上的啟示呢?

一切從動機開始,人人都明白。如何調動不同年級,不同能力的學生的積極性才是關鍵。
二是什麼樣的學習任務?現在最常提出的是預習,期望學生先準備,後學習,說得自然,但「備」與「學」如何鏈接?為什麼學生覺得備而有用?

三是學習內容,即什麼概念或能力如何學,如何教,是否能自學的問題了。
2014.10.23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