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

在此欄撰寫小文,已十一年多,此是最後一篇。


下學年會全面退出教學及專業支援,沒有了到前缐工作的機會,體驗也難深刻,也不想再老生常談了。


最喜愛的,仍是進入課堂,看教與學的效能,在實踐中與教師商討如何做得更好;這年多,教學常態改變得快而急,資訊科技教學的發展,日趨成熟,學習已不局限在課堂內,影響效能的因素也多樣化了。我是資訊科技盲,要知所進退。


常認為香港教育其實不錯,在東方文化下,有努力學習、追求好前途的強烈意願,又受西方教育價值影響,重視個人潛能,有自由發揮的機會。只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及改進,對政策和課程如何調適落實,可專業自主,取長補短,掌握平衡,學生才有最大得益。

 

資訊流通,無阻隔的各類知識,及海量的不同意見,令我們的孩子處於學習的寶庫中。未來的學生,就要具備在浩潮的知識大海中,理出脈絡,懂得分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可惜,只一年多,政治暴風凛烈肅殺,摧毁了專業的根基,也破壞了多年建設出來的制度優勢。

 

猶記得,當年回歸,講座中被問如何教近代史,答要教得磊落真誠,看來真是幼稚無知了。

 

不需要思考的教與學,照本宣科,背誦最高指示,定無雜音,也應驗了極權制度下,一個寧靜無聲的國度。

 

2021.8.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寄語新教師

校長朋友們都說,離職潮嚴重,會有很多新教師入行。


常問教師一條非常基本的問題:自己的教學知識及恆常慣用的方法,是從那裏獲得的?前者多答是從修讀教育文憑得來,只是一個專業資格,更常被看成是沒什麼作用的理論;至於教學方法,很多都是受個人在中學學習時的經歷,或模仿老師教法,再加上依教科書的編排及其教師用書的建議。所以,以考試為本、教師為中心,依書直述、輔以講解、簡短答問,填答類近測試的工作紙是相當普遍而常用;卻鮮有從什麼學習目標、哪類內容應用什麼方法來處理教學。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或多了很多視覺上的刺激,本質上仍是頗單向的。最主要的理由,都說教學時間不足,要趕書,且看來頗直接、有效率,學生都在填工作紙,測考成績差是因為懶惰;從不否定上面想法做法,很多教師都非常努力,幫學生應付考試,且在升學制度、資源不足的限制下,也無可厚非。只希望這種教學不要成為學校的主流文化,把探研如何改善教與學戲謔為搞「大龍鳳」。


寄語新教師,不純以自己的學習經歷,作為教學的依憑,學生有很大差異,不是個個像你一樣形式的學習;就算在上述主流教學文化的學校任職,也可作教學創新,常應用教學知識,就不是「被東之高閣」的理論了。


2021.7.23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Wellbeing

上兩月,系內同事邀請我參與了一個有關leadership and well-being

的教師培育計劃,此是與慈山學院合作的一個體驗式學習活動,對象是學校中高層教師,就在慈山寺內進行。我well-being 的認識很淺,也就抱着共同學習的態度,渡過了三天、朝九晚五的學習,感覺良好,說說個人的體會。


培育教學領導,最重要的是能結合理論與實踐,well-being 很難有一個中文名詞對應,是一種在工作、生活、健康、思考、以至心靈上,處於良好平衡狀態,有滿足感,有暢態。同事們設計了由控制及修鍊個人情緒、到如何與同事相處、建立同理心及發揮團隊共力,再進而轉化整個組織文化的蛻變之旅,很有意思。在過程中,多援引及討論wellbeing的故事,不談表現準則及指標。


體驗活動,要有良好的情境,慈山寺的建築設計、草木佈局,有其特色及優勢,無論在園林中漫步,在展館看佛像,或浴佛供水,都令人心境澄明;穿插在學理解說之間的禪修及正念淨化活動,自然而恰當,效果亦不錯。


內地正熱哄哄的討論「內捲」現象,在激烈競爭的經濟社會下,各機構爭相鬥延長工時,狂加工作量,搶奪那已固定的市場份額,是「互片」,被剝削,工作及生活質素大降,難怪很多年輕人寧選擇「躺平」,hea hea 的過活。


學校的周年計劃及關注事項,要加上well-being了。


2021.7.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電子教學的應用

近期的觀課,確比以前多了電子教學元素,尤其是「面對面」與「網課」同步進行的混合教學,教師要同時關注兩邊學生的學習狀况,聊天室的運用,以至讓網課學生表達意見等操作,也頗熟練。未來的主流教學仍應是實體,但電子教學的應用會漸成常態。


不過,教學形式仍是以講解、提問和填答工作紙為主。這套基本上以掌握、理解、記憶和覆述知識,以應付測考的策略,在認為教學時間不夠、要趕課程的催廹式教學已根深蒂固,亦無可厚非。


雖然如此,電子教學元素也漸融入主策略內:教學影片以輔助講解最常用,影片的趣味性、恰當性、長短度、如何剪裁、輔以提問,就是教師功力所在,因大部份影片不是為教學而拍製的;ipad在教與學上的應用也日趨普遍,教師雖可步入學生群中,講述內容、自問自答、師問個別學生答,ipad上塗色間線晝箭咀,其實與以前用visualizer的直接講授一樣,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engagement) 與鞏固(anchor learning) 才重要。此中較用得多的是要求學生同時答MC 題,可立即在白板上以各種統計圖展現,答案的對錯與分佈比率,這絕對有助教師即時掌握學習成果,關𨫡當然是題目的層遞式設計;假如是開放或討論題,學生的答案更可同時展示,方便教師閱覧、分析和點評,也能促進學生的相互學習和欣賞。

2021.6.2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良知的堅持

三十年來,每年的六月四日,都在維園,悼念亡靈,從未間斷。做點幫閒,推着籌款車,佇在通道上,經過的學生、教師、朋友,來一聲問好、一句鼓勵,一個擁抱,不多言,是含著淚的默契,是沒约定的堅持,守護着燭光,靜待公義、民主、自由來臨的一天。


去年,強權剝奪了我三十年的堅持,只能改去教堂,參與悼念彌撒,還可捧着蠟燭,默禱,洗條一次心靈;仍可在河邊,高聲和應,抒發悲情。


今年,在殺氣騰騰,威廹恫嚇,拘人掃場,誓要消聲滅光的肅殺中;悼念彌撒,就在隨時被闖進破壞的惶恐中進行,參加者以堅定的眼神,凝望台上的燭光,默默的聽着死難英靈的名字,足有十分鐘。講道者說出了很多香港人這兩年來的悲痛,正走進黑暗而漫長的隧道;不過,前面就是光明,是希望;更不要被習慣黑暗,會常見到光。光就是堅持公義、民主而被覊押、陷囹圄的朋友,光就是不會看不到、聽不見的真相真理,光就是烙印在人民心中的良知。


我們都為被強權折磨的同路人、犧牲者祈禱。


彌撒完,懷著悲傷,默默而行,安然坦蕩;外面佈滿穿制服的,跋虞囂張,吆喝驅趕,是多麼強烈的一個對比。


無論靠的是粗語兇言、荷鎗實彈、水砲坦克、還是惡法寃獄,奪不去人民的記憶,對良知的堅持。


2021.6.1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一次有意思的課研

這是一次頗有意思的課研。學生都是第一組別,能力好,全英語授課。中二級的綜合科學,課題是與酸鹼性相關的化學知識。


在備課的討論中,教師們希望從依書直述,跟餐單做實驗的固有教學模式,轉為放手讓學生設計實驗,即時錄影過程,整理重點及講解發現,並進行互評及自評等等。


提供給學生的物料包括三種稀釋的氫氧化鈉、氫氯酸、乙酸溶液、生銹釘多枚,沙紙、熱箱、試管、木塞、檸檬汁等等,目標是找出影響去銹能力的各項因素。實驗前, 有不同形式的教學輸入,學生都掌握酸鹼性的基本知識,與設計實驗的步驟等。學生都投入,依指示做足,設計大都接近,得出各溶液的去銹程度。不過,教師期望學生能更進-步,在設計或討論時思考溫度、搖晃力、銹釘的質量、如何更準確量度等等。


同級的全體同事都參與了備課、教授、觀課與所有課後討論。


「我們的目標是否不夠清晰,同一時間要求學生做到從實驗到評估的能力是否過高?」


「如何從依樣畫葫蘆的實驗到放任式設計之間的層遞和鋪排,才能做到有提示,又不窒礙自我探索的效果?」


「原以為自變項、應變項等應很熟,原來仍混淆,要加強鞏固已學知識了。」

 

還有很多反思。這種共同的課研經歷和高質討論,在教師培育上,很有價值。


2021.5.2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寫給新老師

教學是一項非常有意義、具挑戰性的工作,把教學內容解說一遍,出作業、測驗和考卷,對教師來說,毫不困難。但要令學生愛上學習、卻絶不容易,教師的準備功夫和所花的心力都不容小覷。

 

教師除了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令不同學習習性的學生都想學、學得到、且學得有效。這個目標牽涉到很多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包括:

 

(一)     教師個人在學科上的學養及知識、對教學的熱誠,及對學生學習所抱持的積極態度。

 

(二)     如何激發學生外在和內在的學習動機? 包括培養對學科的喜愛,覺得自己有能力逹到學習目標;在過程中感受到學習與生活息息相關,並能提昇他們的思維能力,覺得學習具挑戰性。

 

(三)     要探索恰當的教學策略,把概念內容作透徹而準確的演繹。「甚麼課題內容應用甚麼的教學方法? 」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學生的智能與水平都有差異,知識內容的深淺和複雜性亦因課題而異,沒有一套置諸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方法,有效教學策略是需要累積經驗和共同探討的。

 

(四)     學生要掌握和鎖繄(Anchor)學習。因此,習作、評估課業(Assessment Tasks)、校內的形成性(Formative)及總結性(Summative)的測試(Tests),以至影響升學的公開試,都是學生學習的指標及成果,也是一位教師的成功與滿足感所在,是需要花心力設計和準備的。

 2021.5.13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三套教學經營

上兩篇小文談及一中學校長刻意經營學校教學文化,在政策及工作安排上, 都以提高課堂教學效能為先,令同事有持續專業學習的意識及行為,包括分享閱讀心得,應用多元教學策略,組織學習社群,以至如何傳播及管理知識。


教學文化的經營外,還應有兩套經營,才聚焦於課堂的學習主軸。


一是班級經營,這不只是教室常規管理,還包括學習、行為、輔導;要營造人性化、生活化、趣味化的班級學習情境,令學生感到老師及同儕對自己的關懷,


有機會展示所長,自我效能感得以提升,才能逐轉移到學習上。


二是科組經營,我們常認為學生的責任是讀書、考試和升學,教你什麽課程和內容,就要乖乖的、被動的學;其實,只要令學生常感到學科的學習與我息息相關,學習的準備和動機就截然不同,有些可能是與生活體驗有關,如經濟科,選擇買何款手機、那間電訊商服務,就有寡頭壟斷、機會成本等概念,從這些問題切入,遠比乾巴巴的解定義,附例子的平鋪直述有趣多了。數理科常被認為是較艱澀的學習,更要結合生活上的科學小趣味或難題,就能調動學生好奇心,學習就不會割裂了。


所以,令學生愛上某科的學習是要细心設計、刻意經營的,而不是搶在高中選科前,在中三開科,硬塞中四的課程內容。


2021.4.2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如何經營學校教學文化 (下)

這中學的校長銳意經營學校的教學文化,續寫我們的對話。

「你是我所認識的校長中,最主動和樂意到課堂內觀課,有時間嗎?」

「有沒有時間是工作優次的考慮,我喜歡教學,確實認為課堂教學是最重要的,觀課既有考績上的需要,我更看重課後的回饋,同事的反思及討論。教師在教學上的不斷改善、研探,最得益的一定是學生,我希望校內的專業話語(discourse) 都多與教學相關。」


「我的專業常要連續觀課和回饋,仍覺得辛苦和沉悶,你不怕嗎?」

「怕!就因為沉悶和學不明的感覺,更要努力改善,只要代自己入學生中,不言而喻。而且,作為學校領導,不以身作則,說不過去。話得說回來,不斷觀課,從不同的教師的授課中,有很多的學習和得着,我才是最大得益者,尤其是我本科以外的知識及教學法。很多時,我都會參與共同備課,也要不斷閱讀相關知識。」


「這樣,會不會帶來教師們很大的壓力,很多時都有好幾位教師跟你一同觀課,及課後討論?」

「壓力其實不在備課觀課等行動上,因為不是為找錯處,是專業討論嘛!但確實仍有很多課堂以外,照顧學生身心健康、以至處理行政文件等工作,年中的某幾段時間常疲於奔命,非常勞累。這是學校領導在工作優次和分配的挑戰,及如何建立有信念和承擔的學校。

2021.4.1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如何經營學校教學文化

到這中學作專業支援已兩年,透過共同備課、觀課等行動培育教學領導。校長極喜歡教學,銳意建構及經營學校的教學文化。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學校就是教學的場所,為什麼還要經營?」


「學校生活日復一日,教與學都變得常規化(routine),跟課程、依書直述、製作填充式工作紙、補課、出試卷、測考,漸忽略了學生習性和能力,也失去自我反思,探索教學效能的動力,是要刻意經營和重塑的。」


「你如何開展和切入?」

「教師與學生要同步進行,營造一個我能教、我能學的環境。教師方面,要把埋怨學生沒有動機、缺專注力、散漫、腦袋出問題等固有觀念,轉化為要教得生動,學習要有趣、有連繋、有關聯、多樣化的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也要令學生有期望,有恰當目標,有能力學到,當然要為學生提供展示所學的成功機會。」


「以上是心態,教學範式上有否统-要求?」

「沒有,可各師各法,不一定引入什麽教學法,但要學,掌握有效學習的知識;亦要試,在自己的教學基礎上改變,可以是優化教材、做筆記以鞏固學習、如何適時給學生學習回饋等,嘗試後要檢視效果;亦要提供空間及機會,讓教師互相觀摩及交流。我不怕花時間去觀課,作討論及回饋,是相互學習,建立學習社群,塑造重視教學的文化。」


2021.4.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觀課的體會

近年常到學校培育教學領導,多是組織三幾個不同學科的教硏小組,選取學習單元,透過共同備課、觀課及評課等,與教師們在有同一經歷中作分析和討論;目的不是試驗某一教學策略是否有成效,哪類教案最完備,而是令所有參與的教師都反思自己教學上的固有範式,有何優點及盲點,如何在個人的教學基礎上持續改善,及令教學領導有信心和能力給予同事們建設性回饋。


對我來說,這類工作,比在講堂上傳授知識,在工作坊上指導教師,挑戰性更大,也令我有更多學習、得著和體會。


喜歡入課堂觀課,也沒什麼「非本課、不懂觀」的包袱,因常認為最重要的是代入學生中,看是否明白、能否學得到。近日連觀多節中四生物、物理及語文課,就真的徹底感受到學生學習的耐性和苦況。艱深的詞彙、定義和概念,海量的知識,不斷灌入,聽解釋、答問、填工作紙,等鐘聲,又靜待下一輪的轟炸。很佩服這些專注的學生,都履行責任;像我這些自以為有相當認知能力、邏輯思維的人,竟然跟不上,漸漸游離,不想學。


角色身份不同,學習自然有異;「乖」學生要應付考試升學,沒得選不學,也深信他們這年紀的學習能力,遠比我強。


教師們做學生時也有同樣經歷,不過如再做一天「苦」學生,會多些教學反思。

 

2021.3.18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要令學生想學


早前到學校進行中文科優化教學計劃,在本欄寫了一篇有關文言文教學,再補充。

教師們很用心、花了六教節,鉅細無遺的解釋及分析桐城派方苞的<弟椒塗墓誌銘>,並設計了五、六頁的工作紙讓學生填答字詞及語譯每一段。學生都很聽話、專注,填工作紙,教學也順利完成。


我本科不是學中文,只從學習者的角度思考,會有偏頗。觀課回饙的首兩條問題是:學懂了語譯五百字的文言文,是否恰當的學習目標?除順應老師要求外,學生的學習有否動機、趣味和主動性?


教學真的不容易,尤其是要走出早已習慣和規範的教學形式及框架。教師都有卸不下的包袱,-是很想灌輸知識,二是受教科書及其提供的教材影響,平鋪直敍;或為了有點多元化,加入小組討論,畫個概念圖等,為做而做;卻少從為什麼學生要學、想學這些內容或能力這方面思考;因為我們也慣了課本上的知識及其編排,認為是理所當然,必要教的東西;學生們都很被動,甚至也慣了沉悶艱澀的學習。


花點心思令學生「想學」是值得的,不能只以測考帶動學習。這不是指上課前的小活動或遊戲,以引起動機,而是要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情景、問題和資料,調動其好奇心,也就會多點「想學」的積極性。


有這想法,有效學習就有很好「前設」。


2021.3.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學校發展計劃不應有劃一框架

每三年學校都要撰寫發展計劃,為關注什麼事項,何謂表現指標而籌謀。項目如早期的專題研習、閱讀、培育多元智能、提問技巧、合作學習、照顧學習差景,到資訊科技教學、STEM、自主學習等等,都紛紛列入;嚴格來說,學校不是因應個別情境形勢、學生表現而規劃發展,只是回應當局政策上的框架要求填表,或在教學及課程上,推行人有我有的點子。


教改初期,透過小項目的推行,讓學校走出標準的、流水式的教學過程,有焦點改進,並要評估推行項目的效果是良好意願;但二十年以來,都三年一規,項目無以為繼,不斷重覆,且有些持續的學習項目不能只做三年,下一個循環的相同項目又不一定有階段性進展(scale up) ,而項目的成效評估需要非常專業的學問,不是隨意填寫一份並沒什麼信度、效度的問卷,就以為有量化數據可作交代,而忽略對項目質素上的深入分析。


政策當局一直未有對這些教改早期要求作過檢視,亦從未向前線的教育工作者諮詢這類措施應否改變、如何改善;學校又不會、或不能自己改變發展計劃的框架,以免到校外評核時受責難,也就只好依舊樣,畫葫蘆了。


學校規劃,其實要說自己的發展故事,不能每三年折騰一番。學校最關心課堂內外的有效學習,這種改進教學的整體規劃,最少十年。

 

2021.2.1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學研究的反思(下)

John Hattie 雖在其超大型教學效能研究(meta-analysis) 中,排列和分析了九百多項影響教學效能的因素,尤其是強調課堂內教學策略的重要;不過,他仍認為教師的影響極大,好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有高期望,在課堂內不能凝造一個只找錯處的學習環境,並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效能常存質疑,不固步自封;也不能單打獨鬥,要習慣與同儕討論教學上的問題,有否效果及如何評估。


他亦對建構或發現式學習(constructive or discovery learning) 把老師視為只激活或輔助學生學習的角色有點保留,因太少明確研究數據證明有效,而且對大部份學生來說,是非常沒效率的。反而應要刻意結構(deliberate structure)課堂教學的步驟,以幫助學生從教師的備課安排中,發現及建構知識。


我亦常在教學講座中提及上述意見,稱之為pragmatic contructive learning (務實的建構學習) ,即教師能透過問題的鋪排、情境的改變,引導學生尋找、連縏、组織知識和概念,最後才到發現及建構。


既然中、小學的教育,學習目標仍以掌握知識為主,也就要回歸學習主軸,什麽學科內容應如何教的問題;前設當然是先理解學生的前備知識和能力,對大部份學科來說,如何引發及提升其學習動機、目標是否恰當、學材是否合適和豐富、引例的鋪排和層次能否澄清概念、及如何勾列及鞏固學習;學習語文自然離不開多讀多寫多練習了。

 

2021.2.0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

教學研究的反思(中)

續談John Hattie Klaus Zierer的對話,也是Hattie借此回答對其超大型教學效能研究(meta-analysis)的疑問。


其中一個較大的爭論是班級人數,Hattie 解釋研究顯示小班效果不算強(效應值 effect size 0.21), 但很多人都主觀上不同意,而強調要多投資源於降低課室內的學生人數,但如果教師的教學不改變,教法繼續跟大班一樣,又怎會提升效能?所以要改變教學性質(teaching nature) ,才可以最大化(optimize)小班的好處。


我亦有同感,提升學習效能關鍵確在教學策略及對學生的態度上;不過,此亦反映實驗控制式教學研究的局限,把成果歸因到只量度班級人數的效果時,就可能忽略了因人數少,而令其他相關因素(如師生關係、回饋等)有效性提高,小班的好處在其他因素的效應值上反映或隱藏起來,因各因素都會重叠、互為相關,不像純科學實驗,能更準確控制變易。


Zierer 問了一條很尖鋭的問題,學生的學習不濟應否歸咎教師?Hattie 回應說學習有教師及學生兩方面,大家都受動機,智能、背景等影響。教師不能影響學生與生俱來的智能,卻對學生的學習發展及成果有最實質的影響,帶來這影響的教師非常值得尊重;事實上亦因為不斷在學校看到優秀成功的教與學,才令大型教學研究有意義。


我有機會常到學校培育教師,深深體會到好教師的深遠影響,很多知識更來自前線教師的智慧。

 

2021.1.2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學研究的反思 (上)

學者John Hatttie整理了數以萬計的教學研究成果,出版了visible learning (2009,2012)一書,譯成了多個版本,是近二十年最暢銷及最有影響力的教學書。其中一個原因,是集中研究哪些因素,有明顯證據數字,展示學習成果(achievements) ;最後總结出九百多個有影響的因素,分類為班級組合、課程組織、教學策略、以至師生關係等等,並以效應值(effect size)排優次,簡單易明,常被引用,以作為改善學生成績的依據。


及後,亦出了多本相關書籍,最新的-本,是2019年與Klaus Zierer 合著的visible learning insights, 提綱挈領式的列出精髓。


最吸引我的是書中第一章兩位作者的對談,非常有意思,深有同感,略述Hattie的回應:

()最重要的因素,是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教學行為,而不是學校的架構和條件,可惜,很多討論都放在後者。


() 差不多所有教學法皆有點正面效果,什麼才有最大的學習進步?這才是任何學校改進的衡量標準(yardstick) 。不過,2017年開始,已避免(refrain) 因素排序,因太多人以為簡單推行最高效果的因素,而摒棄最低的,便成;其實,沒一個因素是獨一的(unique) ,很多都是重叠 ,互為影響的;這些影響學習的因素只可大致分為高、中、低影響,更重要的是導至不同效果的深層理由和信息,各因素的排名只帶出興趣,現應聚焦於背後的故事。

其他的觀點,下篇再介紹。


2021.01.0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危機下教學範式的轉變

在第一波疫情時,經濟合作與發展组織(OECD) 做的一個全球教育如何受影響的研究,頭兩項列為非常重要和重要的依次為:保證能延續學生的學術學習(academic learning)、及為教師提供足夠的專業支援及建議。


被譽為PISA之父的Andreas Schleicher (Director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OECD)的兩點總結,頗發人深省:

(一)危機下,我們會受無數的科技解難(technological solutions)啟發,提供具質素的教與學;

(二)所有因而出現的教學設計,不能深化社會及教育上的不公平;

並認為學生恢愎回校上課後,他們會告訴老師如何才能學得好,從那裹學,喜歡如何學,而教師亦不可能像以往一樣教學。


在網上研討會,續與來自不同學校的高中層教師作深入討論,一致認為學生的學習受到嚴重影響,教師們都極度辛苦,千方百計,補償學生;卻慨嘆得不到政策當局的任何專業支援,一纸冷公文,停課到那天,不但看不到一點關心學主、一句關懷教師的語句,用得最多的是「須、需」兩字;更說什麼可運用不同教學模式、有危便有機的虛話。


幸好,他們都說同事非常專業,在如何利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上,校內、校外專業交流頻密,互相學習,在實踐上亦頗為纯熟,同為學生福祉而努力。此外,在非面對面的教學情境下,都警覺到自己的教態、聲調語速,及不斷要知悉學生是否學得到,也是一個教學範式的轉變。

2020.12.2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文言文教學

看了一課中一的文言文教學,文章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始創人方苞的<弟椒塗墓誌銘>。


學習目標是理解整篇文章,並能透過字形推斷、擴詞法、上下文推斷等策略,把文言句子譯成通順的白話文。


教師一開始就問題目是什麼意思?學生有點茫然。老師接着解釋文言文是簡潔的,要拆開句字及擴詞, 叫同學們試試。


來來回回擾攘了一段時間,有錯答、錯讀、錯拆、錯拼,終於答對了。


這個教學片斷觸發了一點思考。

對學生來說,是猜想式試答,也是一種提問策略。正確當然是把題目拆成弟、椒塗、墓誌銘。不過,有懂墓誌銘是什麼的同學,看成是一個名叫「弟椒塗」的人的墓誌銘;不懂的卻把塗墓連結成一個詞語,塗污墳墓變成擴詞後最合理的猜想,因為椒塗這一個人名,是太生疏了。有學生答弟弟和叔叔去油墓碑,原來把椒讀成叔,或者透過字形推斷,把椒當作叔。

教學回鐀時,就這部份,我提了兩個問題:


是否先要掌握中一學生的已有知識及其學習興趣?老師認為绝妙必讀的文章,學生卻感艱澀苦惱,應如何引入和導讀呢?


把一句、一段、甚至只五、六百字的文章抽絲剝繭式解讀,就能語譯、及掌握擴詞、推斷等策略,而不是透過更多充足恰當的句例,而總結出策略,再運用到閱讀其他文言文?

2020.12.1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復課後觀課體驗

復課以來,密集的到幾所學校作專業支援。主題都是培育校內教學領導及提升教學效能。疫情下的非傳统式觀課,對我來說也是新體驗,好學習。


其中一個最大的改變,是教學全面電子化;停實體課期間,要被迫操作網課,電子學習軟硬件的運用,漸漸純熟,到恢復面對面授課時,也不單靠黑板、粉筆,教料書及工作紙,大多捧着平板電腦,用電子筆左圈右間、塗紅劃綠,影象都顯現在熒幕上,邊寫邊問邊講解,偶然要求學生出來在ipad上做條例題,手也不用再沾粉筆,乾淨又衛生;又可以拍下及展示學生的習作答案,講解分析。在做教學回饋時,都感受到教師的愉悦。


從黑板到用實物投影機,再用平板電腦,是科技輔助教學的一大進步。不過,嚴格來說,上述的講解式教學,與chalk & talk分別不大,是否教得好仍在教師的講解能力,澄清概念的清晰度,援引例子的準確性與恰當性,提問的層次,教材及習題的鋪排等等;是否學得好就要視學生的參與度、投入感,及有足夠的學習過程時間。


體驗較深的,是其中一所學校,每班都有約四分之一的跨境學生,教師要同時兼顧網課和實體課學生的學習,單是令兩地同學聚焦、聽講、答問,已是極大挑戰,也被廹以講解為主要策略。

網課令學生處於嚴重劣勢,也限制了互動教學。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