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神話

上月,北京台的一個視頻,在敎師群瘋傳。被奉為中國課改教父的〈中國教師報〉編輯主任李炳亭,被控利用職務貪汚歛財。

李炳亭,山東人,曾為小學代課教師,後營商失敗,輾轉成為教育記者,課改風起,得訪茌平縣「杜郎口中學」自主學習模式,他眼光敏銳,看到商機,透過教育部主辦的媒體強力推銷,打造「學生主導課堂、四周全是黑板」的杜郎口336教學模式,旋風吹遍全國,記者成為偉大教育家,偉大校長出現了,課改聖地要參拜了,品牌瞬即豎起。

參訪要260元一位,近三年有50多萬教育工作者到訪;成立培訓基地,收巨額費用;成立名校共同體,遍及二十多個省市,四百多學校,每校28萬會費,按杜郎口模式教學,叫「高效」課堂,在一年內可成名校;又有區域課改樣版,整個縣市用同一模式,加盟費200萬一年。

神話被戳破,是一場斂財騙局,但是什麼能讓地處偏僻,水平不高的鄉鎮初中每天有上千人去參訪聽課?據報導,騙局的最大推手是〈中國教師報〉,在巨大利益推動下,製造輿論;二是收買學者官員;三是全國周圍飛,傳經佈道。

報導提出了幾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為什麼中國最不缺的是運動?為什麼這麼多吸金大師?為什麼教育官員和校長甘心受不學無術的大師綁架?為什麼教師都成了木偶和機器,失去了思考和判斷?
上述都是內地的報導。

我從不擁抱或抗拒任何教學模式,只是不喜歡不檢視本地情境,教學實況,卻吹噓抄擇一套模式。

2016.12.2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高中低課業

以為用高、中、低的分層課業,就可以照顧學習差異,是一個謬誤。課業大都是工作紙,與大、小測考卷近次,高低課業只是學生答題長短、填格多寡的問題,一到考試,平日填少幾格、計少兩條數的低能力學生立即現形,成績不但不會提升,卻一直停在低要求、低期望的困局。

這就是教師的盲點,以為低層課業是補底的策略,其實只幫「低能力」學生填少兩個字,以完成工作紙,學生依然不理解學了什麼,也達不到合格的要求。

有些學科的學習確實能明顯分深淺、可分層,如數學科,其習作亦可以按學生水平排列,是有序列和系統的,學生可按水平做某一層,再向上逐層完成,像打機「升level」,但卻不是上述低課業、低要求的設計,而且肯打機的學生動機強,自主性亦高。

當然,些低層課業設計可以有大量提示,包括以圖代字,甚至以閱讀取代書寫,不過教師或學校都不會放心,因為要用同一把尺量度,要與考試接軌。

所以照顧學習差異,最重要仍是從教學入手,以大中流學生為主,恰當有效、具含金量的教學策略,高中低學生都想上堂,參與學習,即什麼能力的學生,都有動機動力繼續學習,這已照顧了差異,更不一定要用什麼異質分組的方法。。

高低兩端的學生,要成績突進,也只能作抽離式補足(compensatory)學習,所以對低水平學生,「補習」確是有用,因為是延長了學習時間,及可能解決學習上困擾他們的難點。說到底,也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何得到回饋(feedback) 的問題。

2016.12.2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照顧差異的盲點

久未到校作専業支援,今年參與了幾間小學的專業學習社群,主題是自主學習和照顧差異。

下年四時,與五位老師下課後共同備課,是五年級的中文課,課文是〈聴聽這小溪〉,描寫大自然景象。老師投入用心,很快就進入了如何設計腦圖、自評及分層課業,都是「所謂」自主學習策略。

一番討論後,我提出了一個回歸基本的問題:「其實是想教什麼和學什麼?」

「除要學生字新詞語法外,能透過感覺、觀察和想象理解景物描寫,再以景生情。」

「最後期望學生能寫篇描寫文?」

「學生不用寫完整描寫文,太難了。而且學生有差異,最好能扶弱生一把,所以就常困惑於如何設計高、中、低的分層課業。」

「如果要求高、中、低各寫一百五十、一百和五十字呢?」

「那只是降低要求,沒有扶助和照顧弱生。」

「那麼高能力照舊寫文,中能力輔之以圖作文,低能力答十條問題,合而為文。」

「對,應是可照顧差異了。」

「那麼,弱生何時才能追得上,寫到一百五十字的文章。」

「看來不可能,但弱生都仍在學習。」

「假如學完之後,有一組學生能寫到描寫文;有些只能畫圖,配以詞語;有些從感覺中聯想到多個景象;有些喜歡上閱讀;有些用話劇形式表達大自然的景象...... 可以嗎?有照顧差異嗎?」

「那就不是照顧高、中、低能力的分層課業了,是不同的學習成果,不能比較。」

這就是照顧差異的最大盲點、矛盾,成果是用同一把尺量度。

向老師們致敬,教案一字未寫,已是下午六時。

2016.12.1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領導:三探資訊科技教學效能

上期把如何利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習分為三類,今期先談第一類:如何利用教學影片輔助教學。

資訊科技發達,互聨網出現,以錄像片段作教學用途變得輕而易舉,無論從youtube下載,還是從記錄片檔案資料搜尋,都有大量選擇。這種搜尋功能,令教師在備課時,有豐富材料,且隨時可擷取,尤其是與學科知識相關的錄像,教師的功力就顯現在如何選取、鋪排及設計問題上,而不應只在課堂上播映類似〈鏗鏘集〉記錄片,一播半小時,著學生分組討論,成因結果、不同持分者意見等等,再由組長匯報,寫在黑板上,教師做點總結,兩堂就過去了。因為記錄片不是特別為教學而拍製的,只是說故事,把它變作教學用途,教師就要重新鋪排設計,選哪幾段,多少分鐘一段,如何調前放後,或插入其他資訊、閱讀資料,觀片要注意什麼,之間如何以問題引導,令學生有較高階的思考,吻合教學目標,就像寫引人入勝的劇本一樣,環環緊扣,殊不簡單。其實,以錄像來輔助教學,不是因互聯網的出現,只是現在更信手可拈來無窮盡的錄像。

互聯網差不多已無任何地域限制,上youtube尋找恰當教學影片亦不少,美國可汗學院(Khan Academy) 的教學短片早已街知巷聞,台灣均一教育平台,以至內地各師範大學都有大量製作,不過都不是直接與本港教學課程掛鈎,只能作引起動機或增補學習(enhancement)  之用。

要教學短片更能對應課程,學校教師因應學生需要而攝製就最理想了。近來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 亦被推得如火如荼,就是教師先拍錄基礎知識部份,多是利用講解以傳輸知識及澄清概念,讓學生在課前先觀看及理解,課堂上就可以分組學習,相互討論交鋒,深入探究難題難點,「講」的部份課前做,「深入學」的在課堂上處理,謂之「翻轉」。剛剛內地又風行「杜郎口中學」「還課堂給孩子」的自主學習模式(可參考以往本欄所寫的自主學習系列) ,就常把傳統的教學說成「先教後學」,而「翻轉課堂」就是「先學後教」的自主學習了。

我一向不認同這類把教學或學習模式二分法,非此即彼,更不喜歡跟什麼形式推行規律化教學, 先不論學生的智性成熟度與學習習性各有差異,只從各個學科的知識內容或概念如何學的角度看(PCK),規範式教學是不能對應不同的學習目標。所以翻轉課堂可能在大學某些學科學系很適合,在中、小學又未必一樣。所謂理想的學習模式是否過於離地,是要經常反思的問題。曾聽過翻轉課堂的分享,都陷入了枝節上的爭辯,例如:錄像不要錄全課,最多十分鐘,教師不用出鏡,用手機拍就可以、拍多少條片才足夠之類,以至找機制以保證及强迫學生課前必看等等,而不是連繫到學科知識、教師能力及學生水平上討論。

面對第一組別、動機強的學生,要求他們課前觀片都要合理而有需要,如是靠影象而更易表達的科學實驗、生物解剖、機械運作等,或是教師自製自拍的講解或展示,短而精,多是要澄清概念難點的數學、經濟等科。

以前拍影片,都要用攝錄相機,現在都用手機或平版電腦。高年級、有動機、考試導向的,教師用手機拍着試題,用三、兩分鐘,邊寫邊講解,就是短片。想吸引沒那麼高動機的學生,影片就要有吸引力了,可能要製作動畫式的powerpoint,用軟件powtoon, screencast等製作,學生趣味才盎然。這些自製短片都可按情況和目的在課前、課內或課後觀看和重看。
真正要探討的,是要硏究教學錄像如何發揮最大功能,要凝聚學校共識,資源共享
                                                                                         
                                                                                         (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八)

2016.12.05 原文刊於655期教協報〈見微集〉

吃早餐調查的聯想

星期一明報頭條,眼前大亮,有硏究得出,有吃早餐的學生,TSA的成績較沒吃的高,學業水平可領先一年半,其益處遠超什麼學習模式及其他如自信心、學習動力等因素,所以要讓學生邊上第一課,邊吃早餐。

討論群組紛紛起哄。


「都話考TSA沒問題,只要吃早餐,什麼試也勢如破竹。」

「嘩!這個硏究很厲害。教育當局最高興,以後不用推自主學習、e-learning and STEM咁麻煩, 按人頭派早餐券,指定吃烘焙食品就得,不過要在第一堂一齊吃,及保證學生們不要因不吃而暈倒。」

「我想知道,在硏究期間,是否讓一組學生吃早餐、一組不吃,只教他們考TSA,比較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但好像不人道喎!」

「當然不是啦!是用問卷調查一萬五千名學生,填答吃早餐習慣,與 TSA
績作相關或廻歸分析(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看有否顯著性差異(significant difference) 、效應值(effect size) 等等,大數據呀,很厲害的统計!」

「我仔仔每天都吃菠蘿油,成績應可領先兩年吧?」

「那麼,吃三十元一客早餐,跟吃十五元的,成績是否有別?午餐吃豬扒與吃雞翼、冬天穿多件外套與沒穿、出街穿名牌球鞋與穿拖鞋、爸爸用私家車送校與廹巴士,又有沒有分別?」

「嗯,我相信在香港,有吃早餐、有穿名牌鞋、爸爸送上學、冬天穿得夠暖、有自己書房的,成績都可大幅領先,可能都較國際研究的學習模式有更高效應值,過要做大型調查,要有大數據呀!十年後,又有大型後設研究分析(meta-analysis)數據供研讀。」

「可能你們都搞錯了,這其實是一個推廣吃健康早餐的行動。」

2016.12.0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