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紙的作用

觀課時,有些教與學的行為是很易察覺的,例如:教師的講解是否清晰,所述內容有否出錯,提問有否條理,有沒有輔助教具如powerpoint、影片、電子軟件,以至有否多些師生互動,生生討論,以提升參與度。但學習目標的恰當性及含金量,教學方法是否應用得宜,資深的專科專業觀課者較能提供有效回饋。

在眾多教學行為中,用得最多的是工作紙,在觀課回饋中最被忽略。「出」工作紙是教師習以為常的行為,而學生不斷填答工作紙也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但這類佔據大量學習時間的任務(task), 在學習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如何鞏固學習,很值得深思。

大部分工作紙與測考的形式相關,好像填答了就懂考試、考得好。又或者一邊講解,一邊要求學生做填充式工作紙,也算是學習鞏固。

我沒做研究,不能妄斷各類工作紙的效果,只提出兩點作思考及討論:

(一)有沒有其他可變化的形式,以取代千篇一律的抄寫,例如教學生做筆記。

(二)那類説成是照顧學習差異的「高、中、低能力」填充式工作紙,強烈誤導,自欺欺人。低能力的工作紙只要求學生填少幾個詞語,寫少兩個英文字母,學生只在抄填,完全沒學習,且永遠都停留在所謂低能力階段。是否可就不同能力及習性的學生,設計非抄填的另類學習任務。

2019.3.2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
教育心語>

如何教古詩


這是小學五年級的課,教一首七言律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盛唐詩人張繼離鄉後抒發思鄉的情感。
教師們在共同備課。

「要學生理解詩句,可用教文言文六招『留、補、代、掉、換、删』。應該可以把詩句語譯。」

「是否可以簡單點,讓學生猜估每一句、每一詞的意義,附以圖畫,帶入情境中。」

「除了理解詞語外,全詩的精要就在一字,要感受到詩人的心境。愁又可配詞,有鄉愁,離愁,愁懷,愁緒,憂愁,都可解釋呢。」

「但從學生的角度看,只懂高興與不高興,愁是很深層次的狀態,要從大量體驗才明白的。他們怎能體會詩人的心境。不如從學生的生活經歷開始設計,不開心的時候會去那裏,做什麼,向誰傾訴?」

「不可以這樣,教詩,要走進古代情境,有詩人情懷,才能體會詩歌之美,文字詞句的妙,也是一種文化承傳。

「學生只是小學階段,多點誦讀,不抗拒文言也不錯了,保著學習興趣才重要。」

我很喜歡這種對話,其實是「教什麼、學什麼」的討論,也就是學習目標是否恰當的問題,要如何在理解學生興趣、能力和習性中輸入教師認為重要的知識。

這些討論沒有共識,沒標準答案,可貴處在教學專業知識的提升。
2019.0.3.0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小組討論教學法要用心設計

教師們都知道讓學生作互動式學習,不只是被動的聽講解、接受知識是相對不沉悶,及較「生動」的學習行為,尤其是學校都可能在推「還課堂給孩子」、「翻轉課堂」等各自演繹的「自主」學習。但是否凡互動學習就是小組討論,就會建構知識,和達至恰當目標,有足夠學習含金量呢?

不要誤以為只要有分組討論,有小組報告,學生就參與或投入學習(engage in learning) ,討論質素差,水份多,是「假」投入,其學習參與和有效性遠低於集中而投入的聽老師清晰講解,及時刻準備答問,及提出疑問。

觀課時常出現以下用小組討論教學的問題:
(一)學習任務無需討論,同學只圍著,齊答工作紙上的標準答案;
(二)題目缺乏討論空間,沒有正反或辯論效果;
(三)為學生輸入的基礎知識不足,只憑常識討論,成果流於空泛;
(四)沒明確說明討論的產出要求,變成漫無邊際的亂說亂講;
(五)論題缺乏多角度視點,討論時像找標準答案多過探討不同的觀點;
(六)逐組匯報類似的結果,造成重複,令課堂氣氛漸趨沉悶。

通識教育科最常用小組討論,亦容易出現上述問題,究其原因,或因太模仿文憑試的題型而設計教學。考試時間緊迫,只能閱三、兩段小資料,便要回答一些大如「中國應以發展經濟還是保護環境」的大問題。所以在教學時,就操練框架式答題,甚麼「二維四向」、「三正一反」、「論點、論據」、「重要性、迫切性、全面性」、「多角度持分者」作討論,而不是在議題上作深入探究。學生的認知不足,資料貧乏,用含糊的分項作討論,學習含金量自然不高,尤其是當老師不夠功力為討論結果作總結。這科的知識內容可能太多太濶,但一些成本利益分析,個人與群體的矛盾,文化與政治制度的差異、即時與延遲的損益,貧富不均,民主、人權、自由、法冶等等概念,學生應要掌握。換句話說,分析某一議題的知識和概念其實應可以轉移,例如以房作房屋問題的議題探究例子,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概念不但可以轉移至籠屋、露宿者的問題,在舊區重建,天價土地等議題上,也可應用。

要改善這些教學,應:

(
) 審視輸入(input)資料的豐富度及恰當性,要培育學生肯閱讀,包括長一點的文章,從文字中找重點、理據,及觀點,不是像考試般讀短資料,依正反框架(其實是白紙)
亂討論。

() 裝備他們理解圖片和閱讀數據,能解釋趨勢、高低、平均、絕對及相對的概念,有簡單統計學知識。


(
) 教學資料的搜集、儲存及應用不能掉以輕心,不是隨便從日常新聞中剪來用,要當為教材上的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 協助學生組織知識,即要把學生的集思討論概念化(conceptualize) ,做好總結(debrief) ,即不是隨意跟學生對話(chit-chat) ,就以為是回應。

(
針對議題設計層遞式提問,學生的明辨思維才慢慢累積,不是靠一條「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試說明之」的討論題目。
                                                                                        (課堂教學效能探究之二)
原文刊於2019.3.4  693期教協報見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