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不是為了推一種策略

今學年,參與了建立校內及跨校專業社群的教師發展項目,組合了四所小學的二十多位教師,共同備課、作教學實踐,討論目標及策略的恰當性,以至提供適切回饋及探究效能,深深感受到前缐教師們的努力,獲益良多。 

學校都一窩蜂的以推行自主學習或電子教學為目標,我們反而拋開要推什麼行動的羈絆,在現行的教學基礎上思考如何改進,以達至教或學的目標。

上段這一個原則,非常重要,因為教學設計以推行一種策略為目標,如要運用某個電子軟件,某種自主學習技巧,就會以有沒有該策略、用得好不好,如何優化為討論軸心,而不是從該科、該課的學習目標出發,也不是環繞目標思考多樣化的教學策略

舉例說明:中文科教學目標是敍事寫人,耍學生選取適切事例突顯人物性格作不同角度描述,如以推自主學習的某些技巧為目標,就要求學生在範文圈關鍵詞、把文中事例、人物性格填入提供的圖象組織,總結時要填一份「我學會了多少個角度」的自評互評表之類,而不是令學生見人見事,有觸動,而主動描述其關係。

拋開「潮流和創新」,就從教(輸入和引導) 、學(建構和感悟) 展開討論。教科書內範文的篇章合適和足夠嗎?需否因應學生差異另找或自撰文章?純看文章是否太單調?有沒有好人好事的教學影片讓學生在家先看一小段,回到課堂上才以問題或小組討論方式幫學生理解多角度描述?

單是輸入部份,已不經意有齊照顧差異、自主及電子元素了。

2017.2.23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有目標反累事

這是一個很政治不正確的標題

促進自主學習本來是一個長遠、又不很具體的目標,與考試成績或閱讀數量等可以數字展示成效不一樣,是漫長、潛移默化的,期望學生能主動、承擔學習責任、能反思、終身追求學習。

可惜,學校在推行自主學習,尤其是在小學,因要當作全校關注事項大搞,就要級級、科科、人人(小一到小六) 都按策略、跟形式倒模的進行。也就選某些理論去學去做,如想學生有自我管理能力,就要自訂目標,要教學習策略,就要學畫腦圖,懂得反思就要填自評互評表。這樣做,就會有具體目標或顯證,例如「教了」百分之九十學生訂目標、填反思,就叫做「推行了」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的意義,是想學生成為深層的學習者(deep learner) ,對學習產生內在與趣,喜歡理解和連繫知識,有好奇心、會持續探索、追求新奇,不易在短期展現,更不是「被教成」能填表畫格的孩子。

問題就在要統一規劃搞自主學習,要有一個所謂框架,上文第二段的技巧項目,就成為主要目標,原應該是該課該單元的知識內容和概念變成次要,也就堂堂自訂目標,自評互評。

教師本來就應不停優化課堂教學,優秀的教學領導,看了課程文件,讀理論,聽分享,就會理解學生的學習應有新變化、新要求,就要想:那些課堂教學可加進自主學習元素呢?資訊科技的發展,可否為學生提供更多自學機會呀?成績優秀的學生,是否鼓勵他們自訂更高更多元化目標?

不是搞哪些不對應不恰當的目標。

2017.2.1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領導:觀課答客問

寫卓越教學領導系列,源於上學年在教育大學舉辦的教學領導培訓,分中、小學,要學校的五位中上層領導,一同參加三小時講座及六小時工作坊,除希麼能較透徹分析四個課題,及讓學校多些交流外,更帶出領導團隊要對專業知識有共同理解,有共識推動學校改進。四個課題包括:如何應用數據於學校改進;創新或潮流教學行動的效能探索(包括資訉科技教學、自主學習、STEM) 新教學衝擊下如何觀課、評課及回饋;未來「校本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向。

頭兩個主題已連載於657666期,教師朋友可上網翻閱。本文用答客問形式,談在自主學習及電子教學的推行下,觀課評課等問題。

問:你提過觀一堂課,並不能準確判斷教師能力,可否解釋一下。

答:此是針對某些課堂設計以學生討論及展示為主而言,教師能力並不只在該堂課的講解或總結上,而在教或學前的準備,因要推行自主學習,已要求學生做預習或先觀看教學影片,這樣,單憑一堂課上的教學表現是不完整的。當然,學生討論時的資料輸入是否足夠,問題是否有層次、能否引領思考,觀課評課者自然可判斷是否好課;至於仍以教師講解、提問、示範為主要策略的課堂,教師教學能力很易看到。從觀一堂課作評核的習慣中作反思,在資訊科技的學習世界,課堂外的學習,例如上網讀資料、看教學影片,肯做網上習作等等,可能不是單一課堂、單一教師的效果,而是教學團隊的努力,包括科目領導及其他教師。

問:你亦提過學生「學得到」才是好教學,我校推行自主學習,都是課前預習、學生分組討論,組長作匯報、展示,還加入電子元素,用ipad及教學軟件輔助,學生參與度高,感覺也良好,是走對了路嗎?

答:對,我也提過觀課不再只是觀「教」,也要觀「學」,這是一個重要的範式轉移,不過觀教易、觀學難,不是有活動、有展示就學到。教學內容太淺太少、目標不恰當,學習者不達標,有活動、有參與及有電子元素都不是好課。沒對貴校的自主學習作追縱式研究,不能作評論。因要長期作個案觀察研讀,才較可能歸納出這類自主學習的成敗應歸因於甚麼?是學生的個人水平、努力程度、養成的學習習慣,還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課程內容的恰當性、考評的要求等等。而且,有新猷而又受重視,都可能會出現光環效應(halo effect) ,教師、學生、學校都感覺良好,是自然的,且亦應對學習有正影響。但學習不只是一時三刻的感覺,要與學習目標連繫,是學習含金量問題,假如是提升學業成績,就要有考試分數的顯證。

問:你如何評價有上述創新教學行為的課堂?

答:資訊科技促進教學是必然的,而現在流行的自主學習也不是天外來客,都是學生學習自動性、習慣、行為、技巧、策略、反思的培養,都無需抗拒,亦不需煞有介事,課課、科科,全校總動員,日日夜夜搞創新教學,有時為了推「新」,就會錯線(sidetrack) ,甚至本末倒置,也就是我常說學習含金量、恰當學習目標和目標與策略如何對應(PCK) 問題。舉兩例:為了要推行電子教學,就頻頻於坊間搜尋或製作新軟件,用了軟件就以為完成推行電子教學的目標,而不是看該課該堂的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有時甚至把本應在枱面上做的實驗活動電子化、虛擬化,就是PCK不足,熱衷電子教學的,亦不想聽到負面評價。為了推自主學習,就選了學習教技巧的畫腦圖、自我管理內的自訂目標、自評互評、反思,課課都倒模的做,而不是確定該課的學習目標是否達至,學生與教師都把精力放在邊緣的、不恰當的空泛「推行自主學習」目標上。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十)

2017.2.13   原文刊於教協報 667期〈見微集〉




教師發展的的形式及效果

曾聽一位朋友分享,說在讀教育文憑時,受導師影響至深的一句話是,當對著學生時,不應常說你明不明我說什麼,而是應問學生我的解說清𥇦嗎。前一句是把學不到、學不明推到學生身上,後一句是對自己有所要求,要自我反省。

同事問做了這麼多年教師發展的工作,有什麼心得?

一是要「理解學習者」,二是能「易地而處」。所以,每次到學校主持教師發展講座或工作坊,都帶着忐忑,因不能掌握學習者「要」什麼,也就不可能估計有什麼效果。

在本欄曾寫過多篇有關學習的小文,從習泳、打乒乓球、學太極、學習語言,也是提同一個觀念,只要培訓者能從學習者的角度看學習,從他們的已有知識或能力的基礎上訂立可達至的目標,學習成功率就會大大提升。

但如何能為這些發展講座訂立教師可達的目標?

「易地而處」就是,如果我自己坐在台下,聽三小時講座,都是老掉了牙的理念,或不合校情、不是科本、「堅離地」的外來策略,會有什麼感覺?
那就是如何能令教師培訓行動切合校情,配合教師需要,所花於聽講的時間是值得的。

提出上述的問題,其實不是展示什麼心得,而是提醒各學校檢視現行教師發展的的形式及效果。

教改以來,有教師有很多被培訓的機會,一年有三天的發展日,三年一百五十小時的軟指標,聽大量講座及分享,友校參訪觀課,海內外交流研習等等,也就需要從培訓的「量」轉到「質」的追求,貴精不貴多,重校內專業知識的鞏固及轉移,不再亂抄亂聽。
 
2017.02.09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領導:從觀「教」到觀「學」

上學年,在香港教育大學開展了卓越教學領導培訓,分中、小學,都是三小時講座及六小時工作坊,要求學校的五位中上層領導,包括校長,一齊參與,反應很好,全滿額,計有450位,來自100間中學及280位,共60間小學的領導出席講座,其中各只能有110位繼續参加工作坊。在此做點預告,本學年會多辦幾場。

参與了教師培育及學校改進多年,經歷了教改課改風起雲湧的年代,亦深深感受學校及教師在過程中的積極求進,及勞而無功的沮喪和疲累。所以,要求學校的最高層共同參與教學領導,是凝聚共識,徹底認識一連串的新猷,如何配合及回饋教學,卓越的意義,不在有一條優質領導方程式,而在能反思探索,甚麼才適合校情,能放膽判斷我校教師應做甚麼,才符合學生的需要和最大利益。要抱着「有為」和「有不為」的思考,才不致被舊酒新瓶的教學行動,或打着創新旗號的潮流行為而疲於奔命。

關鍵就在要在那方面作學校改進才符合校情及學生最大利益,前者就是憑證為本(evidence- based) ,所以在寫卓越教學系列時,先談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應用校本數據(school-based data),作學校改進及回饋教學之用,及不要誤用和濫用數據;後者則一定要集中討論甚麼才是真正有效的課堂好教學,尤其是近來流行自主學習及電子教學。

在教學領導工作坊上,提出了在大量教育新猷下,如何觀課及評價有效課堂教學的討論。

一直以來,觀課是觀「教」,是看教師如何設定目標、有否應用恰當教學策略,學生能否答到問題、是否明白所學內容,而判斷教師教學能力,可說是仍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

教得不好,依書直述,學生感沉悶,離棄學習,很易就見到。現在會多讓學生發揮,可能課前準備多了,要做預習,上課時的參與亦多了,有討論及展示,所以由觀「教」變成觀「學」,要看學生的參與學習程度,及是否學得到;不過,看「參與」容易,即學生都在「活動」,看是否「學得到」就要有些功力,因是恰當學習目標、學生能力與學習時間的配合問題。

自主學習的推行,有多種形式,在課堂上的具體例子包括預習、課前上網找資料、觀預錄講解影片、課堂上分組討論、學生匯報或展示,在互聯網上找資科或任遊戈等等,教師講得少,學生說得多時,對一般以上能力,較聽話的學生,參與度明顯提高了,但是否學得恰如其份,即學到的份量剛吻合能力,自然要看教師的設計,包括課堂前的學習準備、小組討論或解難前的資料輸入,以至課後如何鞏固學習等問題。隨便走入課堂作「碎片式、路人甲式、走透透式」的觀課,或
只用觀課準則表,數數在一堂課內有沒有電子元素、多少活動項目、有否學生報告等,就不能準確評價教學能力,有些教師甚至只設計幾條討論題目,把大部份時間讓學生討論,各組再匯報幾分鐘,總結一下,40分鐘就過去了。學生展示時又確實能列出幾個要點,課堂學習無疑是暢順的,尤其是當學生水平不錯,又或者是聽話懂配合的一群,這樣,就不能只觀學生在一堂課上表現而評核教師,因教學能力沒在學習過程中展現。有些甚至是刻意設計,以廻避被觀課、受評核。

培育卓越教學領導在觀課及回饋上的能力,極為重要,要有實際教學場景,有能共同理解的專業話語(discourse) ,嘗試、實踐、討論、分析、修正、才會提升和鞏固,這不能靠這個篇幅一一細描,要靠一段時間作抵疊式(touch-base) 的校本領導培訓。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五)
2016.10.03   原文載於教協報660期見微集


拿走「我」字

蔡子強撰文評兩特首參選宣言,一硬述為官流水賬,用上四十多個「我」字,誇耀政績,自詡如何英明神武;一軟談回港從官心路歷程,也用上四十幾個「我們」,希望消除矛盾衝突,呼籲「信任、團結、希望」,很有意思。

寫這類專欄小品,以至其他論教育、談教學的文章,已超過二十年。緣於早年公餘,加入教育學院講師協會及教協為理事,常要論政策,讀報告書,也被迫撰文回應。本科讀經濟,寫教育論述,用字遣詞,常感力有不逮,恐詞不達意,每次成文,都交好友過目批改,朋友文采佳,學養高,不吝賜教,只笑笑說:「不怎修改了,各有風格,順暢達意,論述清䀿就可以,不過,我會盡量幫你拿走『我』字。」
當頭棒喝,終身受益。九十年代初,各報章皆有教育版,高峯期曾在七份報章寫教育小品,每周一次,都引以為誡。

這十八年在大學工作,有機會和同事,到中、小學作專業支援,凡加入團隊的新同事,給他們的首個錦囊,就是到校支援教師工作時,請拿走「我」字,不要動輒說「我以前在學校如何做,同事都讚好;我認為、我肯定這樣做才對;我的經驗告訴我,是會成功,一定有效的。」

還笑說最好把自己的成功經驗,說成是其他同事試過的。

可惜,拿走我字,非常困難,因為常處高位,自會睥睨一切,又被逢迎吹捧,早已「離地」,自我感覺良好,以為拯萬民於足下。

唯我獨尊、捨我其誰的氣勢,或者是位高權重的表徵,權力亢奮的展示。
民主的真諦,就是防止這種專權亢奮。

2017.2.0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