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教局同事分享

前天,得教育局同事邀請,在「自主學習」的課題上作分享交流,欣然應約。原以為是一個二、三十人的小聚會,竟有一百八十多人,來自不同部門,且長達三小時,除講座外,有近一小時答問及分享,很有意思的交流。

有幾點在這裏一提:
學會學習2.0是建基於課改的原則,把各項課改措施及行動,去蕪存菁,聚焦、深化和持續,長遠目標是令學生愛上學習、終身學習,能成為自主學習者。這裏沒有一套標準的自主學習推行模式,所以學習策略、課堂行為、資訊科技等等都是為了促進自主學習。

這個目標人人都認同,但如何才能具體量度其是否達標?是要數一數做了多少項與促進自主學習相關的行動,還是用問卷詢問學生自覺有自主學習,抑或這些行動能具體展現在提升了的學業成績?如標準考試仍主導學習,學生自主學習有否矛盾?


推行自主學習是要求學生在課外,用多了學習時間?用對了學習策略?還是有自我監控和反思學習能力呢?成效要細緻分析和研究。

香港教師專業發展機會很多,以自主學習為例,學校間的分享多不勝數,如何把行動的精要、條件、可行與不可行,學什麼,如何學等等總結和概念化的專家評量仍然缺乏,摹仿形式和步驟的多,有效轉移和優化的少。其實在所謂示範課交流時也類似,活動形式多,有效達至學習目標少。

還提到每有新行動,如以往的加強教學互動、照顧差異,到未來STEM, 都會有上述的同樣問題,校內的教學領導極為重要

2016.2.25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學校改進不是靠「推」什麼

新春,與已是學校中層的舊學生們茶敘,都訴說苦況,有以下對話。

「一有新點子,學校領導就急於擁抱,隨着政策指揮棒轉,現要推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STEM) 了;剛大搞自主學習、翻轉課堂,教學影片、練習一套套,都上了Moodle,已沸沸騰騰;STEM一出,當然不止於水火箭的小實驗,有機械人設計、生態科學園、『魚菜共生』等課堂以外活動,還要搞跨學科STEM課程設計,科研之類,務求闖出名堂,有利宣傳、收生。」

「這也無可厚非,科技創新重要,學生也會覺得科學實驗好玩,做點宣傳也應該。」

「對。不過我校的都是低組別學生,因種種因素,學習動機差,同事們都很努力『凑』他們,又為了保住公開試成績,不斷留校補課,亦要監察、鼓勵他們考試前上網做練習,看自製講解短片,加上嚴謹而又規律化的行政、教學及體驗活動,確疲於奔命。」

「學校持續改進就是這樣嘛!而且新點子有成果,可展示,找官員肯定、傳媒宣傳,與友校分享,也正常。」

「哎!所謂成果,其實有多少學生得益?科技比賽都是幾個學生參與,更可能只是個別老師的功力和心血。這也不解自明,我們的學生,基本知識及能力都比較弱,學習態度也欠積極,又如何要求他們『自主』,及把STEM普及化,最重要的還不是靠老師的耐性與關懷,苦口婆心的嚾喻,及針對學生的需要,設計恰當的教學、練習及評核,令他們不放棄學習。」

學校持續而有效的改進,要有針對性目標,確實不是因為推行什麼和有多少新項目。

2016.2.19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STEM


兩星期前偶然聽到科技精英在電台大談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如何重要,Steve Jobs 如何厲害,美國為保競爭力,以免在國際數理測考上落後,科技人才缺乏,如何大力鼓取STEM教育,香港一定要在這方面緊隨,在中、小學的課程上加強STEM,把數理化等被學生視為較深而放棄的科目,加以重視,香港才會有創新人才。

道理很簡單,讀數理的基礎人數越多,尖子精英就較容易出現。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的美國教育期刊Educational Leadership,也是以STEM為主題,回應政府的新一代科學程度(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 ,十篇文章都唱好,要找好例子作引述不難,口號是All students need STEM,竟想起No child left behind的宣傳。

只是想:基礎教育的課程目標是什麼?教育制度及政策是為誰服務?一個地區會有多少個Jobs?

我數理科技知識薄弱,興趣早因在初中時學不到而被扼殺,對科技專家,極度尊重,更常妄自匪薄,認為數理科研等實證研究,才具價值;教育研究,靠统計工具,總結因素,或困囿於個案,自說自話。

上星期二閱本報,有全版像廣台的推廣智慧香港,又是STEM,再加上極高層政府及商業精英的關注,創科局的成立,局長「真見過」的自我良好感覺,可斷言,基礎教育又會迎來新浪,未來幾年的關注事項一定是STEM e-learning,事實上,課程文件應早已就緒,一觸即發。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

我算是涉獵課程的人,多從「在地」角度看課程發展及學生學習,只是,又一波新浪潮擾攘,人文學科、體藝、品德教育等都要植入STEM,什麼教育目標、均衡課程,早拋諸腦後。

2016.2.11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的檢視

與是中層管理小學教師,討論推行自主學習的情況。

緊靠改革潮流的學校,推行自主學習已完成兩個三年計劃周期,所有看來相關的策略,都用上,計有:各科的學習技巧和工具,包括查字典、腦圖、自學冊、學習檔案、日誌等,且要進行自學紀錄,要訂目標、自我提問及評鑑;各科課業都有自評、自我檢視表;課堂學習還要有預習工作紙,填寫筆記、背誦計劃、解難小冊、專題研習小冊、英文log bookword bank等等,還有用Welnet作教學及網上延伸閱讀,用Ipad Galaxy Tab進行課堂學習;其他的課外或體驗學習都要寫反思。
林林總總,點子紛陳,真要向教師致敬。

經過兩周期五、六年的推行,如何檢視成效呢?
用自製學生問卷,超過80%都認為自己能自主學習,學習觀感有提升;不過家長問卷數據沒那麼好,教師也不斷只報告各科的點子和策略。

學校及教師這麼厲害,是如何開展的?
多是聽講座,有時有專業支援,先在某些學科試試,教師自我設計,或用出版社材料。

上過複修課,多了認識和交流,有什麼想法?
其實真要好好檢視及評鑑推行效果,不是做了就是,或誤用問卷。有幾個策略原則要認真和其他同事探討,包括「學生學習生活的平衡」、「校本自主學習設計的缺失」,尤其是這些設計有否對準目標;還有「排山倒海的自主學習課業」,是學生因聽話而應付,還是真值得做;全校統一推行的標準化策略,是否恰當,有否照顧學習差異。不過,同事忙得透不過氣,不想檢討呢!

2016.2.04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