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TSA一把尺

真正要討論的,不是全港性系统評估(TSA) 測考形式、題目深淺等問題,而是初小學生的教育目的及學習生活應是怎樣?

擁抱標準試的,總振振有辭說要有一把尺,量度學習產出(outcome) ,才知教育成效,只要把「尺」微調,縮窄減短就可以。這是沒對焦的檢討,學生的學習產出並不是只得TSA一把尺,當TSA已變成高風險的測試,學生的其他成就,都被掩蓋;學校內的多元化學習活動,也被擠掉。而且標準試只重常模(norm) ,計產出,不理輸入(input) ,不重入學時的差異,更無「增值」意識。

早年教改課改敲鑼打鼓,祭出「學會學習」的旗幟,強調以學生為本,著重多元化學習,提倡閱讀、專題研習、探究學習,推廣校本評核,不以一試定生死、持續評估等等,都是向國際學校取經,從只懂應付考試的「高分低能」式學習轉向,培育更多愛上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生。小三TSA,是眾把尺之一,校內考試已有,卻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而有時限的紙筆測試,找標準答案,高階思維與創意都考不到,為分高低,會多加「耐煩」、「腦轉彎」題目,沒意思。

香港的學生、家長和教師都是非常聽話的:傳統的規律式學科學習,家課、習作、課外活動、大小測試,都不能少,TSA操練又不能缺,課程指引美麗新要求一定會跟,自主學習、電子學習、科學科技,缺一不可,學與教的都擔不起,早已不勝負荷,初小學生尤甚。。

當局可以讓國際學校、傳統名校直資小學不考TSA,信任他們校內的多把尺,對其他學校為什麼有不同標準呢?

2015.12.24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版〈教育心語


易地而處

「易地而處」是教學上的最基本原則,即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習,學得到才是好教學,為什麼很多施教者做不到?

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教師自己知識水平高,能力強,根本看不見、感受不到學習者的難點及難處,也就完全沒有易地而處的意識;二是在學習者中,總有部份人學得到,即有指標或標準,學不到就變成是落後者自己的問題,與施教者無關,而且人的某項能力被看成是常態分佈(normally distributed) ,有常模(norm) 就自然有高下之分,不達標就要「催谷」,也不明什麼是易地而處。

擁抱競爭、勝負、標準的管治「精英」,最喜把人的某項能力以數字排列,因可比較,分高下。美國「沒一個孩子落後」(No child left behind) 法案,其實是期望沒人在統一標準試「肥佬」、人人達標,導至狂操測考,甚至做假分數,與其標榜的重視個人智能,才華、特性,背道而馳。

香港的TSA,又是以科目成績是否達標,高下比較,作為教育效果的證據,如果是不需催谷操練的低風險測試,作為眾多教育過程的指標之一,也較容易理解,現在卻扭曲學習。不過,在小三做統一測試,毫無必要。

上星期世紀版,余詠恩女士寫的〈我女兒一年級為了TSA要學方程式〉,很觸動、感慨萬千。她道出了對一個初小孩童,教育目的及學習生活究竟是什麼的重要問題,以TSA測試帶導學習是否公道有效,更指出測試專家認為題目深、分數低沒問題,都可以找到「常模」、排高低,卻沒有易地而處,感受八歲孩子受操練測考煎熬、面對失敗、憂慮、痛苦的同理心。

2015.12.17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版〈教育心語〉




學太極的類比

同事退休才學太極,打得非常出色。我以太極做類比,談談學習模式。

從無到有的基本技巧,靠的一定是指導,這就是學者Joyce的經典分類:行為模式(Behavioral model),是照辦煑碗,但那「辦」的鋪排步驟,動作的連貫,講解的清晰,示範的質素,至為重要,是程序式學習(programmed learning) ,與學校學的數理知識,近似;網上的大量學習,無論是用影片講解,還是練習測考,也是這類。程序鋪排千篇一律,不難,關鍵在指導者能否易地而處,從學習者角度看,及知否掌握(master) 多少所學。在學校只趕書和操練,重程序不重掌握,製造大量學習失效。

太極招式多,要記憶,是資訊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 ,比較很多學科知識的學習,要歸納、擴散、探究,較簡單,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勤加練習便成。不過,能理解招式的形態快慢、呼吸吐納,對氣之運行、血液循環的作用,才起從形轉實的效果。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概念的澄清,不能掉以輕心。

個別指導確實能改善招式,個人有所得益,但集體學習有種團隊氣氛,有時天氣冷想偷懶不學,也有點壓力,且可互相切磋砥礪,是社會化學習模式(social model) Vygotsky的社化發展理論有道理。不過,團隊是否停留於融洽快樂狀態,還是起促進學習成效作用,視團隊內學習者的功力。

要再進一步,是從內心發出的喜愛,找書讀,看示範影片,能自省反思,可算是學習上的個人模式(personal model) ,或與現今流行的自我調適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 的自我反思階段有點類近,是高階深層學習,學習者已是高水平。

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

2015.12.10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實踐系列二:自評、思維框架與反思


有一段時間,學校都瘋狂搜集證據數據,以應付「學校自評」及「校外評核」的要求,事無大小,都用一份簡化而又不一定對準目標的評鑑(evaluate)問卷交代,以為有數字就成,其實評鑑、評估(assessment) 都是很大的學問,不只是一紙問卷。

自我調整或調適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 SRL) 的推行,有自訂目標、學習策略及自我反思的不同階段,在實踐時,又以為自我監控學習就是自評,也就出現了「我學會了XX、我明白了XX、我認識了XX」的表格。其實填了這種問卷,無助學生思考或形成行動,以達至自我訂定的目標。

上述的自評表,最大的作用,是一種學習後感覺的表達,是否真正學得到或做得到是要由學生展示,即在考核上達到某些標準或成績,不是靠感覺。

學校為推行某一種行動計劃,都要急於實踐,且要全校全科進行,對低年級的同學,填填這些感覺表格,作為一種學習後培養想一想的習慣,也無妨,但在每課或每單元都機械式的填自評表,以為是反思,就不恰當。
ZimmermanSRL為前備(forethought) 、表現(performance)及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階段,每一階段都可寫成行動目標或認知策略,但簡單點說,只是要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訂立目標,應用學習策略,並會不斷在學習歷程中,自省及反思問題所在,再加以改進。SRL的自省及反思,是學生在一定的知識基礎及成熟的思考上,才容易發揮,亦無一定的形式規律。

自省及反思的意義,就在能否有行動幫助自己有實質的改進。

假如自己的學業成績不符目標,應反思的是:

我訂立的目標是否過高,還是不夠努力?
我是否在温習各科的時間上失去平衡,花太多的時間在某科上?
我是否應多花點時間閱讀試題才作答,還是用「先淺後難」方式應試?
我需要改變我的作息習慣嗎,尤其是在考試期間?
我温習的方法是否出問題,如何温習才可以加強記憶?
我是否要多做幾份past papers,才有信心應付考試?

以上的都與學習習慣及考試技巧有關,亦很容易把反思變成行動,是對自己在學習上有「回饋」(feedback),有「由此到彼」的學習改進和增益。要養成上述的反思習慣也不容易,不過可由低年級做起,最先都是要靠教師花心思設計反思問題,循程度而改變,不是只填劃一的「哈哈笑」自評表,或另一極端,要求學生日日堂堂在寫毫無指示或引導的反思日誌。

以下的反思卻與認知學習略有關,是發自內心,追求改進的反思。

為甚麼這位同學的作文常得高分,他/她的語句有甚麼特色、文章結構有甚麼不同?
這個科學實驗的結果正確嗎?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進行?
這個故事雖然引人入勝,但結局應更出人意表,如果我改寫,我會………..
我以往一直不懂答這類數學題,現在終於成功了,是甚麼原因,難點、關鍵點在哪裏?

上面所提的認知策略反思例子亦是要靠教師引導而成就的,在資料傳送式教學成長的學生,少作學習反思,但好教師就通常能以高階提問,引發學生的好奇和探索,再反思。這也就是教師的有效回饋,即提供的回饋,能令學習者控制(monitor)、指向(direct)及調適(self-regulate)自己的學習,達至目標。例如教師向學生說:「我很高興你在閱讀理解的學習,遇到不明白的句子,你會多讀幾遍,這樣做,有沒有幫助你加深理解?如沒有,你會否嘗試其他方法嗎?當你完全理解後,可否告訴我你如何解決難題及為甚麼懂得這樣做?」尖子精英的學習反思是這樣練成的。

填滿幾十款圖象組織或思維框架,多是資料整理及分類,沒高階思維,更沒反思。

                                                                                    (自主學習實踐系列二之三)
2015.12.07 原載652期教協報〈見微集〉

學習動機

舊同事退休,最想玩想學的是體育活動,因必須保持健康,卻學得最差。最有成就的,是扭波,可徹夜不眠,還設計新花款,因為對工藝特有興趣。

這就是兩種學習動機的問題,前者是功能式,是需要,外在因素驅動,當學習中途面對太多失敗,便會離棄;後者是來自對學習的內心興趣,有渴求,有衝動追求成功,不怕失敗。

這是頗顯淺的道理,老生常談。忽然有點聯想,成年人學習,可以就自己興趣、需要而知所選擇,在我們教育制度下的中、小學生,其學習動機是如何孕育?其積極性是如何調動的?

昨天,小三學生在立法會全港性系统評估(TSA) 公聽會發言,說不想操練考TSA,只想有點時間玩,有空暇做運動,給他們一點私人空間,做喜愛的事。


持續的學習動機是發自內心,是要喜愛的,當我們的制度,不斷靠操練、考試、指標扼殺學習與趣,而又以因得到高指標分數而沾沾自喜,只能製造淺層學習者(surface learner),即由外在功利式驅動學習,恐懼失敗,追求成績的學生,學習策略上也就傾向強記硬背,最好是縮小學習範圍,捉中題目,有考題「貼士」;就算因此成功,也是少數,因在學習過程中,大部份已因失去興趣而離棄學習。

這其實與二零零年教改提倡的「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的理念、及課改「學會學習」的原則背道而馳。潮流推行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希望他們主動、自學,自我追求和探索新事物,制度上卻是無盡的紙筆測試,能不欷歔!

2015.12.03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