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神話

上月,北京台的一個視頻,在敎師群瘋傳。被奉為中國課改教父的〈中國教師報〉編輯主任李炳亭,被控利用職務貪汚歛財。

李炳亭,山東人,曾為小學代課教師,後營商失敗,輾轉成為教育記者,課改風起,得訪茌平縣「杜郎口中學」自主學習模式,他眼光敏銳,看到商機,透過教育部主辦的媒體強力推銷,打造「學生主導課堂、四周全是黑板」的杜郎口336教學模式,旋風吹遍全國,記者成為偉大教育家,偉大校長出現了,課改聖地要參拜了,品牌瞬即豎起。

參訪要260元一位,近三年有50多萬教育工作者到訪;成立培訓基地,收巨額費用;成立名校共同體,遍及二十多個省市,四百多學校,每校28萬會費,按杜郎口模式教學,叫「高效」課堂,在一年內可成名校;又有區域課改樣版,整個縣市用同一模式,加盟費200萬一年。

神話被戳破,是一場斂財騙局,但是什麼能讓地處偏僻,水平不高的鄉鎮初中每天有上千人去參訪聽課?據報導,騙局的最大推手是〈中國教師報〉,在巨大利益推動下,製造輿論;二是收買學者官員;三是全國周圍飛,傳經佈道。

報導提出了幾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為什麼中國最不缺的是運動?為什麼這麼多吸金大師?為什麼教育官員和校長甘心受不學無術的大師綁架?為什麼教師都成了木偶和機器,失去了思考和判斷?
上述都是內地的報導。

我從不擁抱或抗拒任何教學模式,只是不喜歡不檢視本地情境,教學實況,卻吹噓抄擇一套模式。

2016.12.2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高中低課業

以為用高、中、低的分層課業,就可以照顧學習差異,是一個謬誤。課業大都是工作紙,與大、小測考卷近次,高低課業只是學生答題長短、填格多寡的問題,一到考試,平日填少幾格、計少兩條數的低能力學生立即現形,成績不但不會提升,卻一直停在低要求、低期望的困局。

這就是教師的盲點,以為低層課業是補底的策略,其實只幫「低能力」學生填少兩個字,以完成工作紙,學生依然不理解學了什麼,也達不到合格的要求。

有些學科的學習確實能明顯分深淺、可分層,如數學科,其習作亦可以按學生水平排列,是有序列和系統的,學生可按水平做某一層,再向上逐層完成,像打機「升level」,但卻不是上述低課業、低要求的設計,而且肯打機的學生動機強,自主性亦高。

當然,些低層課業設計可以有大量提示,包括以圖代字,甚至以閱讀取代書寫,不過教師或學校都不會放心,因為要用同一把尺量度,要與考試接軌。

所以照顧學習差異,最重要仍是從教學入手,以大中流學生為主,恰當有效、具含金量的教學策略,高中低學生都想上堂,參與學習,即什麼能力的學生,都有動機動力繼續學習,這已照顧了差異,更不一定要用什麼異質分組的方法。。

高低兩端的學生,要成績突進,也只能作抽離式補足(compensatory)學習,所以對低水平學生,「補習」確是有用,因為是延長了學習時間,及可能解決學習上困擾他們的難點。說到底,也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何得到回饋(feedback) 的問題。

2016.12.2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照顧差異的盲點

久未到校作専業支援,今年參與了幾間小學的專業學習社群,主題是自主學習和照顧差異。

下年四時,與五位老師下課後共同備課,是五年級的中文課,課文是〈聴聽這小溪〉,描寫大自然景象。老師投入用心,很快就進入了如何設計腦圖、自評及分層課業,都是「所謂」自主學習策略。

一番討論後,我提出了一個回歸基本的問題:「其實是想教什麼和學什麼?」

「除要學生字新詞語法外,能透過感覺、觀察和想象理解景物描寫,再以景生情。」

「最後期望學生能寫篇描寫文?」

「學生不用寫完整描寫文,太難了。而且學生有差異,最好能扶弱生一把,所以就常困惑於如何設計高、中、低的分層課業。」

「如果要求高、中、低各寫一百五十、一百和五十字呢?」

「那只是降低要求,沒有扶助和照顧弱生。」

「那麼高能力照舊寫文,中能力輔之以圖作文,低能力答十條問題,合而為文。」

「對,應是可照顧差異了。」

「那麼,弱生何時才能追得上,寫到一百五十字的文章。」

「看來不可能,但弱生都仍在學習。」

「假如學完之後,有一組學生能寫到描寫文;有些只能畫圖,配以詞語;有些從感覺中聯想到多個景象;有些喜歡上閱讀;有些用話劇形式表達大自然的景象...... 可以嗎?有照顧差異嗎?」

「那就不是照顧高、中、低能力的分層課業了,是不同的學習成果,不能比較。」

這就是照顧差異的最大盲點、矛盾,成果是用同一把尺量度。

向老師們致敬,教案一字未寫,已是下午六時。

2016.12.1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領導:三探資訊科技教學效能

上期把如何利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習分為三類,今期先談第一類:如何利用教學影片輔助教學。

資訊科技發達,互聨網出現,以錄像片段作教學用途變得輕而易舉,無論從youtube下載,還是從記錄片檔案資料搜尋,都有大量選擇。這種搜尋功能,令教師在備課時,有豐富材料,且隨時可擷取,尤其是與學科知識相關的錄像,教師的功力就顯現在如何選取、鋪排及設計問題上,而不應只在課堂上播映類似〈鏗鏘集〉記錄片,一播半小時,著學生分組討論,成因結果、不同持分者意見等等,再由組長匯報,寫在黑板上,教師做點總結,兩堂就過去了。因為記錄片不是特別為教學而拍製的,只是說故事,把它變作教學用途,教師就要重新鋪排設計,選哪幾段,多少分鐘一段,如何調前放後,或插入其他資訊、閱讀資料,觀片要注意什麼,之間如何以問題引導,令學生有較高階的思考,吻合教學目標,就像寫引人入勝的劇本一樣,環環緊扣,殊不簡單。其實,以錄像來輔助教學,不是因互聯網的出現,只是現在更信手可拈來無窮盡的錄像。

互聯網差不多已無任何地域限制,上youtube尋找恰當教學影片亦不少,美國可汗學院(Khan Academy) 的教學短片早已街知巷聞,台灣均一教育平台,以至內地各師範大學都有大量製作,不過都不是直接與本港教學課程掛鈎,只能作引起動機或增補學習(enhancement)  之用。

要教學短片更能對應課程,學校教師因應學生需要而攝製就最理想了。近來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 亦被推得如火如荼,就是教師先拍錄基礎知識部份,多是利用講解以傳輸知識及澄清概念,讓學生在課前先觀看及理解,課堂上就可以分組學習,相互討論交鋒,深入探究難題難點,「講」的部份課前做,「深入學」的在課堂上處理,謂之「翻轉」。剛剛內地又風行「杜郎口中學」「還課堂給孩子」的自主學習模式(可參考以往本欄所寫的自主學習系列) ,就常把傳統的教學說成「先教後學」,而「翻轉課堂」就是「先學後教」的自主學習了。

我一向不認同這類把教學或學習模式二分法,非此即彼,更不喜歡跟什麼形式推行規律化教學, 先不論學生的智性成熟度與學習習性各有差異,只從各個學科的知識內容或概念如何學的角度看(PCK),規範式教學是不能對應不同的學習目標。所以翻轉課堂可能在大學某些學科學系很適合,在中、小學又未必一樣。所謂理想的學習模式是否過於離地,是要經常反思的問題。曾聽過翻轉課堂的分享,都陷入了枝節上的爭辯,例如:錄像不要錄全課,最多十分鐘,教師不用出鏡,用手機拍就可以、拍多少條片才足夠之類,以至找機制以保證及强迫學生課前必看等等,而不是連繫到學科知識、教師能力及學生水平上討論。

面對第一組別、動機強的學生,要求他們課前觀片都要合理而有需要,如是靠影象而更易表達的科學實驗、生物解剖、機械運作等,或是教師自製自拍的講解或展示,短而精,多是要澄清概念難點的數學、經濟等科。

以前拍影片,都要用攝錄相機,現在都用手機或平版電腦。高年級、有動機、考試導向的,教師用手機拍着試題,用三、兩分鐘,邊寫邊講解,就是短片。想吸引沒那麼高動機的學生,影片就要有吸引力了,可能要製作動畫式的powerpoint,用軟件powtoon, screencast等製作,學生趣味才盎然。這些自製短片都可按情況和目的在課前、課內或課後觀看和重看。
真正要探討的,是要硏究教學錄像如何發揮最大功能,要凝聚學校共識,資源共享
                                                                                         
                                                                                         (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八)

2016.12.05 原文刊於655期教協報〈見微集〉

吃早餐調查的聯想

星期一明報頭條,眼前大亮,有硏究得出,有吃早餐的學生,TSA的成績較沒吃的高,學業水平可領先一年半,其益處遠超什麼學習模式及其他如自信心、學習動力等因素,所以要讓學生邊上第一課,邊吃早餐。

討論群組紛紛起哄。


「都話考TSA沒問題,只要吃早餐,什麼試也勢如破竹。」

「嘩!這個硏究很厲害。教育當局最高興,以後不用推自主學習、e-learning and STEM咁麻煩, 按人頭派早餐券,指定吃烘焙食品就得,不過要在第一堂一齊吃,及保證學生們不要因不吃而暈倒。」

「我想知道,在硏究期間,是否讓一組學生吃早餐、一組不吃,只教他們考TSA,比較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但好像不人道喎!」

「當然不是啦!是用問卷調查一萬五千名學生,填答吃早餐習慣,與 TSA
績作相關或廻歸分析(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看有否顯著性差異(significant difference) 、效應值(effect size) 等等,大數據呀,很厲害的统計!」

「我仔仔每天都吃菠蘿油,成績應可領先兩年吧?」

「那麼,吃三十元一客早餐,跟吃十五元的,成績是否有別?午餐吃豬扒與吃雞翼、冬天穿多件外套與沒穿、出街穿名牌球鞋與穿拖鞋、爸爸用私家車送校與廹巴士,又有沒有分別?」

「嗯,我相信在香港,有吃早餐、有穿名牌鞋、爸爸送上學、冬天穿得夠暖、有自己書房的,成績都可大幅領先,可能都較國際研究的學習模式有更高效應值,過要做大型調查,要有大數據呀!十年後,又有大型後設研究分析(meta-analysis)數據供研讀。」

「可能你們都搞錯了,這其實是一個推廣吃健康早餐的行動。」

2016.12.0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用手機學習

看了一課小學四年級的電子教學

學校硬件設備非常好,wifi 上網暢順,學生都人手一部平版電腦,也運用得純熟;教學設計多樣化,高影機(visualizer) powerpoint、教學apps,學生討論、黑板總結等交替應用,進行得暢順。

學習是否有效,仍要與預設目標、學習能力及策略的恰當性有關,暫時不談,只說一項電子教學的應用
有一環節是要學生思考有甚麼方法可提升閱讀能力,寫在紙上,然後用ipad拍照,上載書商已代裝好的軟件,可在熒幕上同時看到二十多位同學的答案,再由老師在黑板總結,學生趕不及抄,老師就說快拍下黑板上的字。同學們也慣了,紛紛找個好角度拍照。

ipad或手機拍照作分享、作資料儲存、作學習,已是普遍不過的事,教學設計是否也可好好利用拍照,強化學習,尤其是學校wifi覆蓋不完善,又不能提供一人一ipad,既然可BYOD,用智能手機拍照,上網查字典、找資料,也不錯。

怕「離地」,不懂校情,把問題放上群組討論。

「大部份小學都不准學生拿手機入班房用,因怕學生偷拍偷錄,亂上網。」

「我兒子的小學用iPad 上課幾年,監控嚴,也有學生犯規,但確實帶來很大學習上方便。」

「哈哈!我校是IT教學先鋒,初中全用電腦上課,高中則傳統過傳統,不能借ipad。」

「學生可影功課要求,但要照抄手冊,說要養成良好習慣,考試要用筆嘛。」

「我好鼓勵學生用手機或電腦查字典、影筆記,最難是要engage 學生,老師們可能怕engage唔到,學校最後都不准用。」

突然想起「自主學習」。

2016.11.2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真、實踐」

上星期寫推行自主學習的三思,教師有以下的提問。

「你是否認為不應推行自主學習?」

「我認為對任何學習理念或行動沒有準確認識,只是跟風模仿,機械式的人做我做,就不應亂推?這不只是說自主學習,任何教學行動也不應只跟做。」

「怎樣才不算亂推?」

「是要針對自己學校學生的學習問題,有點憑證,才推行,不是想當然,以為學生都會『被訓練』或『被教』成自主。例如學校學習氛圍惡劣,學生沒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就全級以此為目標,設計班級經營行動,可說是自我調適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的前備階段。又假如學校學生學習都非常被動,缺乏自信,其實是教師教學的功力和設計出問題,那就針對問題,培育教師,準備好課,讓學生上課時肯投入,有活力,能表達,燃點其好奇心,並引導他們繼續探索,延續學習,承擔更多責任,也可說是有點自主學習,卻不是課課填腦圖,自擬題目,填自評及自我反思表;也不是形式上,上課前看教學影片,強迫分組討論、小組長報告表達,組員輪流發問;又或者學生有一定學習動機,想取得較佳成績,教師就可多為他們準備大量深淺程度的相關練習、小測考
,及解釋概念、難點、實驗的教學短片、powerpoint等等,放上互聯網的平台,讓學生在其課前課後,按其需要,自選時間試做及温習,也是有針對性的自主學習。」

「那好像沒有什麼『新行動』,怎應付政策,填關注事項的表格?」

「不懂答了,自主學習的『真、實踐』,在上段,沒統一做法。

2016.11.17  原文刊明報劃刊〈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領導:再探資訊科技教學效能

資訊科技(IT)的發展,大大促進教學,令學習多姿多釆,是必然的。推行教學電子化,對資訊科技及電腦軟硬知識的人才固然重要,但如何應用在有效教學上,仍需深入探索,就像任何學科學習上,教師就算具備深厚學科知識,卻不懂得如何把知識有效傳送,或引導學生學習,徒勞無功。

與中產家長及專業人士談教育時,他們對電子學習都有憧憬,是創新,例如凡拿著ipad學習就是好,亦會認為很多學習只要上網捜尋就可以,不用教。科技的躍進,利用社交媒體作傳訉及溝通已經無孔不入,學校教育及教學被視為太落後,學習要如在網上交流那麼快捷方便,例如有個詞語不懂,上網一查就成,為甚麼教師還煞有介事的教;這些說法,往往以個人現在的經驗判斷,卻忘記自己的知識及理解程度,以至篩選資料能力,遠高於仍在學校的中、小學生。例如簡單至查電子辭典,我們很容易從數個解釋中,揀到一個崁入句子中而變得有意思,學生卻未必有此能力,太多成年人可掌握的學習能力,包括高階思維及反思,並不是未成熟及未擁有基礎知識的學生所能達致。

所以,作為教學領導,不能太空泛的推行電子教學,甚至認為上網就是自主學習,以為有用iPad,有應用軟件就好;而是要從如何把科技連合到什麼內容應如何教和學(e-PCK) ,才學得好的思維範式上推行e-learning,學生才學得有效恰當。

先撇開用電腦、手機上網查資料,自學烹飪,以至在社交網上交流等等已是日常生活的氛圍內討論學習,集中探索教師在教學上如何把資訊科技用得其所
為方便討論,我把在資訉科技如何促進學習分為三大類別:

() 利用教學影片輔助教學:包括從youtube下載短片,從記錄片檔案資料搜尋,或教師自行製作的教學片段、輔以聲音講解、有動畫的powerpoint等等,翻轉課堂 (flipped classroom) 也是此類。

() 利用電子教學軟件、學習平台、網台,在課堂上輔助學習,或促進師生、生生交流。例如有可上載教材,即時做練習及記錄成績等等的Learning platform, evernote, schoolegyEdmodo, Edpuzzle….;有教畫圖象組織、教筆順、教發音,有模版 (template) 讓學生填字畫圖放相片之類,如XMind, Comic Life等等,都算是提供給學生的學習工具;還有可記錄學生課堂討論意見,又同時可在平版電腦展示的 padlet, Nearpod等等;還有數不盡的電子教學遊戲,以至教師們自我研製的教學軟件,林林總總。

() 利用校內互聯網平台如 Moodle,把練習、課業及試題等分類、分深淺,讓學生隨時完成,有個人、全班、全級記錄,可知個人進度,又可相互比較;既有平台,自然亦可上載教材課本、閱讀資料、教學短片及powerpoint等,學生可依其需要上網學習及下載。

因知識所限,以上的分類,較為粗疏,希望對資訊科技教學有深厚認識的朋友賜正。所提的影片、軟件、練習等導,可應用在課前、課內及課後的學習時段。課前就是預習或導學,課內要能促進有效互動,課後就起鞏固學習之用。
不同的學科自然會有不同的教或學策略,有沒有新頴的科技或教學軟件都一樣,所以e-PCK就像一個立體,即學科、資訊科技及學習時段三方面一同處理及組織,因學習電子化的時空有很大改變,學習也不固定在一個環境下,也算是促進自主學習。

當然,無論推動甚麼教學行動,要「理解」學生仍是千古不易的道理,甚麼能力、程度、習性的學生的學習都不一樣,照顧差異也是永恆的。
下期再就上述三個分作分析。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七)

2016.11.14 原文刊於664教協報〈見微集


自主學習的三問與三思

早幾年,被邀請談如何推行自主學習,我會先提出三問:什麼是自主學習?為什麼要推行?推行是針對什麼學生學習問題?其實是想提醒學校,不要在不求甚解之下,就以為有像烹飪書的步驟,跟著做就可以,因為要求學生自主學習仍是空泛的期望,什麼能力、哪個程度、什麼條件下的學生能自主呢?

理解與不理解,應做與不應做,做什麼才更有效的討論,在大量教學工作的重擔下都被擱置,快些聽到如何做、跟着做。最好是提供行動點子,例如:教學生自訂目標、自動草擬高階題目、自製筆記、自行思考多少式、自我評估及反思、自行分組討論等等,凡是有個「自」字就是推行自主學習。教師很勤懇,又怕學生「自主」不來,也就製作大量表格、工作紙,讓他們填答,學生也就機械式的「學習」,被「教到」自主。

傑出學習者,都對學習有憧憬、有目標、有策略、能解難反思;我常思考,這些自主學習「能力」,是如何達至的?這些能力是成功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受對知識的求知探索,及教師教學上的引導薫陶而養成的,即是潛移默化的,還是被拆成一個一個小能力,被教成的?

沒做及沒讀太多相關的研究,只從實踐和觀察,提出疑問。

現在主講自主學習,我提出三思:一思為什麼會選這些策略或點子推行自主學習,是從哪裏學到,為什麼要跟着做?二思為什麼覺得所推的行動策略是有效、有利學生學習的?三思我們是否在「亂推」自主學習?

我們常「教」學生自我反思,有否以身作則?

2016.11.1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什麼是自訂目標?

今年有機會到前線去,與老師們共同備課,探討如何實踐自主學習。

很多都參考Zimmerman & Schunk自我調控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的理論,大抵是成功的精英,都能整理好自己的學習,有策略的達至自己訂立的目標;能組織及整理資料,懂得分析及探索問題,更能檢討、調適及反思策略、修訂目標等等。這些都是成功、成熟的優秀學生行為。

上述的能力都吸引而重要,所以學校要全面「推」自主學習,在各科各級落實,就以為是具體地「教」每一項能力,例如自訂目標,就在每課都要求學生自訂;一班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在學語文時,有甚麼最具體目標呢?於是就出現可「選」學三、四、五或六個字詞的目標,或由老師把教學目標拆為四、五條,讓學生「剔」一、兩條。

這都是老師們很苦心的設計,因為都感受到小學生可能也不懂所謂自訂目標,就只好「幫」他們、「教」他們。

我問了下列問題。

一堂課、甚至一單元的學習,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都由學生自訂,有多有少,那甚麼叫做成功達標呢?如果學生都選只訂學兩個字詞,又全達標了,教師是否應很雀躍,因成功地「教」了學生自訂目標?

問題出在那裏?什麼是自訂目標?何時,哪階段、什麼成熟度、智力的學生才有能力、或需要自訂目標?

上述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要堂堂課自擬題目、自評、互評、填反思日誌等,比比皆是。

可惜勤懇疲勞的教師都沒時間討論和思考,做什麼才恰當有效,要應付政策及落實關注事項(推自主學習),快教我設計自訂目標的步驟,給我自評的表格

2016.11.0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學影片

資訊科技發達,互聨網出現,以錄像片段作教學用途變得輕而易舉,無論從youtube下載,還是從記錄片檔案資料搜尋,都有大量選擇。

通識科的教學,就常在課堂上播映像《鏗鏘集》的記錄片,一播半小時,著學生分組討論,成因結果、不同持分者意見等等,再由組長匯報,寫在黑板上,教師做點總結,兩堂就過去了。

這種形式,不算是有效的教學,卻又很難清晰解釋,是教師教學範式(paradigm)出錯。因為學生都聽話,能力中等,覺得上課有影片看,不悶,看完又可說說意見,可惜平平淡淡,無爭辯點,更無創見。教師又認為這是還課堂給孩子,不要扼殺他們意見,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被動點好;亦有先要求學生課堂前觀片,上課討論,說是推行「翻轉課堂」。

記錄片是說故事,不是作教學的,把它變作教學用途,教師就要重新鋪排設計,選哪幾段,多少分鐘一段,如何調前放後,或插入其他資訊、閱讀資料,觀片要注意什麼,之間如何以問題引導,令學生有較高階的思考,吻合教學目標,就像寫引人入勝的劇本一樣,環環緊扣,殊不簡單。

這類教學,課前觀片,作用不大,一來學生未必有動機觀片,二來基礎知識薄弱,分析能力不高,仍要教師帶導。所以較為適合的教學影片,應是教師自製自拍的講解或展示,短而精,多是要澄清概念難點的數學、經濟等科,或要用影象更易表達的科學實驗等。

當然,作提升興趣用途的影片,如一段載歌載舞的英語音樂劇,目標不同,當作別論。

2016.10.2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領導:資訊科技教學效能的探索

上兩期談作為教學領導如何觀課評課的問題,提到資訊科技高速發展及普及化,及自主學習的推行,課堂的學習效能會受到新挑戰,是否凡運用新科技就是好、傳統學習理論及教學策略有否有價值、課堂內外、前後的學習如何配合等等問題都要深入探究。

曾觀過某些電子課堂教學, 學校硬件設備優良,一人一機,同步上網暢順,教師與大部份學生都能掌握各軟件及資料儲存平台的應用。學生上課都跟指示、專注,想完成老師的要求。課堂用語(classroom language ) 轉變了,不再用paid attention, listen, look at me, lower the screen, go to goggle site, use padlet, write your responses,學生都只在𨫡盤上猛按;眼都只盯著熒幕,手不斷再掃,真的正「自主」學習。教師只出一道題,叫學生討論並填答,討論時不用出聲,都在按鍵,與在whatsapp群組上你一句、我一句的在交流一樣,亦有同學不知所措,不懂反應,手在亂按,當然有些半遊魂,自得其樂。四人的分組不是圍坐,是平排的,方便教師在課室後面監察學生電腦上的畫面;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眼神可不大交流,但好像都在學習。

又有些課堂,學生是應用某些軟件作電子學習,其實是填答工作紙,不過不是紙板,有顏色、有圖畫、在熒幕上有動感,亦頗有趣味。

上面只是簡畧描述,旨在引起教師朋友們對資訊科技教學效能的探索。

談教學效能,不得不回到Lee Shulman的經典詞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即學習內容應如何教的問題。PCK其實不只是如何教 (how to teach) ,是如何組織學習內容、處理概念及難點,以恰當教學策略,針對學生學習需要,在一個特定的學習環境中(課堂上) 令學生學到。這自然是老師為本的直接教學(direct teaching) ,老師PCK強,就教得好,學生得益,我們幾代教師是這樣成長的。

電子時代,科技高速發展,學習自然有異,研探資訊科技如何促進,甚至徹底改變學習,是教學領導的責任;不過學校教育的整體環境及限制,例如我們是集體教導、仍極度重視公開試、關心學生的「正規」升學,不像在其他界別,找些個別成功例子,隨時說要創新,就可以隨便改變。

因資訊科技促進教學而重新探索PCK,就是e-PCK,我跟潮流,戲稱之為PCK2.0,其實有點偏好,e-PCKe為先,PCK2.0PCK為主軸。

我資訊科技知識非常貧乏,但專業上是要培訓教學領導,促進學校改進,不能不嘗試理解,以下有關電子教學軟件的認識和作用,都只是透過學生(都是教師) 及同事們,在不嚴謹、非正式的訪談中整理,是粗疏的分類,作拋磚之用,望有識之士賜教,延伸探索。

與學生及同事談電子教學,他們都是很興奮的談軟件及平台如何用的問題,每次都有新軟件名,在坊間日新月異,多如牛毛,像Google form, audionote, awesome note, Xmind, enjoy hiking, schoology, padlet, Next, Plickers, Awesome note, Edraw Max mind map, goodle keep, Socrative, Scan & Translate, Soun-mete, catch notes, Eduventure X, Evernote, Seesaw, Zotero, Loop, Mindomo, SomNote, Kahot, Bubbl.us, WorldLingo, Sway, Comic Life, neopad,  Edmodo, Edpuzzle. E-Textbook, i-pad apps ……。有些是學習平台,上下載資料、練習之用;有些只是學某一種技巧,如教學生做筆記,上面已有五、六款畫mindmap的軟件。

學校要推行電子教學,教師們都只能周圍取經,往往都犯上了購物單症候群(shopping list syndrome) ,即不斷買,越多越好,而不知其作用,就嘗試整理一下,資訊科技教學(即不只是用apps,還包括上網搜資件、尋找及制作教學影片,以至翻轉課堂)的類別及作用,及與學科內容如何教和學做點分析,下期再續。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六)

2016.10.24 原文刊於教協報《見微集》

專業學習社群的討論

久沒到學校前缐作專業支援,怕離地。今年組合了四所小學,共二十多位老師,以學習社群的模式,嘗試以科為本,推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無成規,最理想的是能提升學生主動性,自我承擔更多責任,持續學習。
但當把理念化為實踐策略,殊不容易。

有學校以一個學習單元,三、兩堂課為基礎設計,課前要求學生預習,上課時要多小組活動,多學生分享、表達、展示,課後有延伸課業,更希望學生因在學習歷程有觸動、有好感而主動閱讀,尋求相關知識。

老師們意見紛陳,上述根本就是好教學的流程,推不推行自主學習都應如此;有說預習目標要清晰,緊扣學習內容;有認為小組活動前要學生先讀資料,看教學影片;有覺得討論時不能無的放矢,交流後有系統總結等等;討論最多是如何設計課後課業或任務,應否有多元化的選擇,照顧差異,和讓學生自主。

有學校則會把「想教」的學習策略放入課程和要教的課文內,如何配合要教要考的「字詞及語法」,更是一大挑戰。該校用圖書教學的二十多課節,推自主學習,選自訂學習目標為策略,真正的自主,是學生能自主,自我訂下要多閱兩本圖書,或把圖書化成劇本並演出,但好像又要考慮評估及所謂「實質」學習,不如引導學生以學多少個字詞為目標。

老師討論時,也有點苦笑,又要放手,又要捉實,如何平衡?應否放膽讓學生自主也就很煩惱了。老師的苦惱,對我也是一個很大的警覺。

教師持續進步,靠的是這些專業學習社群的寶貴討論。

2016.10.2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電子教學遊戲

與舊學生聚會,其中一位很興奮的談及一個電子教學遊戲,說很簡單,不用裝軟件,同學可用手機或ipad上網站,就可以玩;設置容易,老師只放上MC題,同學都聚焦大螢幕,在手機上按圖形,代表ABCD四個答案。

以下是我的追問。
「這跟未有電子遊戲,上課時做小測試(quiz) ,要求全班參與,每同學派一套顏色卡,舉卡答題有何分別?」
「原理應是一樣,一齊答,但可記錄每人成績,又可計速度,可顯示頭五名最快和成績最好的同學,大家都很集中,像搶答比賽。又有音響效果,很刺激,又可積累分數。且可即時知道學生在那題出錯,立即回饋。」

「多做幾次後,新鮮感不再,怎算?」
「可能不要太常用。或者要考慮多些其他誘因,或以其他教學設計補足。」

「成績與速度都落後的,會否因沮喪而放棄?」
「對能力較弱的,題目深淺確有影響,應問基礎題目,要大約百分之七十以上同學都做到,才可令他們保持興趣。」

「能力較佳的又會不會感到沉悶?」
「那就要加入一些挑戰題,像文憑試的題目,這就不能單靠鬥快作為誘因了。」
以上的教學對答,其實很簡單,老師都明白,最重要的仍是quiz的問題設計及作用。

資訊科技高速發展,但有效教學的關鍵,不單在尋找什麼好用有趣的電廴教學軟件,也不在有多少條預錄的教學影片,而是如何應用教學設計,有否配合想教什麼(即目標) ,為哪類學生而用(即照顧學習差異),仍是教學內容應如何教或學(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的問題,但電子產品及軟件的蓬勃,對PCK要有更深入的探索。

2016.10.13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樣樣都要講

上班途中,電台嘉賓論中史修訂課程,聽得最多的是「這樣要講」、「那樣又要講」、「怎夠時間講」,或者是教師口頭禪,唔「講」唔得,「講過」就是「教過」、就是「學過、學到」?想起近年常被邀請談「自主學習」,培育學生自學能力,有點活在兩個世界的感覺。

忍不住細閱課程文件,無論用什麼「古今並重、詳近略遠」的解釋,以不修中史的局外人,及從一個十五歲中三學生的角度看,想象到如何能學到課程涵蓋的史實及重點,或者要用急口令唸教科書內容的教學法。


難怪都大聲疾呼要增加課時。
我有偏見,在初中,除了需反覆學習及運用的語文及運算能力,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愈少愈好。基礎知識都要連繫至學習「動機」和「好奇」,只為將來有興趣學什麼鋪路,所以初中學生做科研專題探究更有學習作用。以文化歷史知識為例,初中學生為什麼一定要記每朝代的事件及重點,而不是用幾個史實解釋一個歷史概念。教得好,有興趣,學生就會被感染,自會閱覽其他史實。

這就是「教中史不正確」了,不全面、沒時序,也就是把中史「西史化」、「通識化」、「邊緣化」、「泡沫化」!沒那麼多陰謀論,只想著學生如何達至學習平衡,有興趣持續學習。

再讀修改課程的原因和理念,第一、二點都說切合學生未來需要,並以學生為本,提高興趣,但修訂前做了多少調查、研究、聚焦討論?尤其是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意見如何得知?如有,為什麼不放入諮詢稿作佐證?

2016.10.0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才子」式教學

陳漢森談中史教學,很有意思。為什麼初中中史課程永遠教不完,原來可用十五分鐘述說商朝七次遷都的細節,談清初統冶,又要解釋「輕教離人」、「祟政抑教」、「改土歸流」等精闢四字詞,可能這些都是千錘百煉的知識史實,不能不知。

或者這是學科知識「博大高深,完整悠長」,教者「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展示。

這不是某科專有,我本科是經濟,一樣出現在修訂課程時,這個課題不能減,那條定律不教,算什麼經濟學的爭論。

我戲稱之為「才子」式教學,及教「才子」法。

記得在一次與同事作觀課評課討論,同事描述一堂教得非常出色的課:「教師準備充足,運用了多元策略,學生都樂在其中,學得到。我本應給四分,可惜他讀錯了一個詞語,教錯了,我調低了評級,從四改為三。」
我突然回應了一句:「我不同意調低評分,『有效的教錯』比『無效的教得正確』好。」

同事瞪目結舌,大大不以為然。可能教師出了一個很低級的錯誤。
我的道理很簡單,教師在知識上遠超學生,但不一定是精英才子 ,不會不出錯,但最重要的是他能令學生肯學,受感
染,能學懂教師所教的,包括少部份錯誤,已經非常好,學生日後再學、多學,自會修正;反之,教師學識淵博,治學嚴謹,不容丁點錯誤,卻沒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完全失效,反認為學生平庸,揣不出知識之美,學問的廣,認為學生們學不到,是咎由自取
客觀事實是:前者不斷有持續學習的渴求,後者早早跳船,離棄學習。

2016.9.2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從課程角度看中史科

原來二十年來,經歷了教改高峰期,新高中衝擊,中史科課程一直沒有改變。

可能在學校內,凡提到重整、改動、增删課程內容及學科知識,都引起爭論,多是為保衛學科的「地位」而發聲,都大聲疾呼學科的價值及重要性,更覺得科目不受重視,被邊緣化、矮化之類,最好就是全校必修,大增課時,由中一起打好基礎,一直讀至中六,考好大學入學試,繼續進修鑽研;卻鮮有較宏觀的看在科技發達、知識爆炸的年代,學生的學習應如何適應。

社會不斷發展,學生在學校應學什麼一直在變。早於1939年,Harold Benjamin杜撰的故事,談劍齒虎課程(saber-tooth curriculum),明喻了課程不能抱殘守缺,不斷轉變是必然的。這幾年的課程文件,更強調學會學習,培育共通能力,推行自主學習等等,已說明「授之以漁」的道理。

我沒修讀中史科,也就沒有歷史知識如何蘊藏豐富的枷鎖,「朝代興替、治亂興衰、遠古文化、偉大發明」等知識,都從小學、課外閱讀、遊歷體驗中得來,也不錯。

所以,從課程發展角度看,把大量知識統整是理所當然,「詳近略遠、古今並重」都是簡化了的口號,概括增加或删減的課程內容,無爭辯意義,真正值得討論的是想學生在這科學到什麼?是要對歷史事件的細節記得滾瓜爛熟,能娓娓道來?是要掌握各歷史事件的共通概念,以古鑑今?還是要植入愛國觀,服膺於專制、或批判帝制,鼓取共和?還有......

探討如何在有限課時內,學得有效有趣,使學生不離棄這科,更為重要。

2016.9.2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功課政策

明報記者查詢小學功課政策,並作深入報道,得悉起碼有十五間小學改變措施,為學生減壓,是一個很好的新氣象。

學校的政策都各有特點。

有從功課的質量上檢討,質疑太多抄寫及填答工作紙式的功課的效能,改為著重閱續及自主學習,甚至鼓勵多做運動。

有從課程着手,改變時間表,上午學習,下午都是聯課活動,包括各類科學專題探究,做小實驗,砌砌模型、機械人,及參加各類新穎課外及體育活動、興趣班等,學校學習因而變得更多姿采。學生有時亦喜歡校外參訪等體驗,是極好的另類學習。

對老師來說,帶領及設計這些創新活動或功課殊不容易,因沒有成規,不似改簿,要就每項活動的趣味性、歡迎程度,以至所產生的作用有準確估判,才有效果,不過設計活動,老師也感到興奮,遠沒坐下改幾小時抄寫式功課般沈
悶。

亦有為了給多點空間學生,功課都不用回家做,在上學的時段中完成,既有教師輔導,回家又有更多與家人互動相處,不是被督促抄寫填字計數。

家長總有些傳統觀念,以為子女能坐定定,專注完成學校發下的大量用紙筆的功課就是乖和好,成績也會出色。在較傳统的學與教模式及考核中,這不是錯覺,亦確有孩子能受這種方式學習而得到成功,但大部份孩子都期望學得愉悅、有趣。

相信不至十五間小學有改變傳统功課政策,亦有更多是因應新時代的能力要求,及孩子的

習性而推行各類學習活動,也是專業教師的自主表現。

2016.9.1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令人振奮的一晚

星期日晚一直待在電視機前,徹夜不眠,看點票,心情跌宕起伏。

要站著等三小時多,到凌晨二時,才能投下一票的太古城選民,能不令人感動。市民未有因議會功能不斷被誣
低眨而心淡,放棄投票,反而積極表態。

無論中央及港府如何加壓,痛罵議員「拉布」,拖垮議會,竟還在投票時,利用傳媒電
,指點投票,摧毁「公平、公正、中立」等核心價值,但市民仍選擇送他們進議會,都明白當議會是被操控時,我們要作出的無聲抗議。

朱凱迪高票當選神話,令人振奮。就只在網上籌措幾十萬元經費,一步一腳印,用真誠、行公義,和平理性揭貪腐,身體力行找證據,不怕強權威迫、不懼黑幫恐嚇,較那些「憑上契」、用「蛇
𪗋稯餅」,利誘市民的當選者,不知高尚多少倍。

原一直憂慮,泛民陣營難於協調,加上激進、本土等介入競爭,只會分薄票數,令慣於操控配票的更有利,而守不住關鍵的二十四議席,怎知竟奪得三十席,放下心頭大石,只期望爭民主公義真普選,為民生的,能放下矛盾攻訐,同心協力。

最遺憾的,是在議會內極度用心勤力,為市民奮鬥打拚的資深議員李卓人、何秀蘭落選,或者,世代交替,求變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經歷多次選舉,泛民選民都精明俐落,看形勢而自行策略性投票,務要保住有否決權的關鍵議席,其實不太受配票計劃影響。

我是新界東選民,九席中,仍保住䢖制與非建制三、六之比,不負最民主選區的美名。

恭賀教育界葉建源連任,繼續以專業理性,堅持民主公義的精神,為教師及學生,在議會內發聲

2016.09.0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