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的謬誤

自主學習的其中一種理論,是學生對個人的學習狀況有充份的理解,能訂立目標,在學習過程中,總結到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再調校策略及目標,擁有能自我反思及監控學習的能力。這個期望,是令人嚮往的,但學生要做到上述的要求,其實是相當優秀而成熟,來自對學習的濃厚內在興趣。

在過去幾年,學校教師卻要求學生規範化填自學手冊、要自訂目標、自找資料、自擬問題、自評互評等,就以為能達至自主學習的目標,這裏有很多謬誤,在小學尤甚。

有要求小學生在每個學習單元,或每堂課中自訂學習多少目標,因不懂如何訂,就由老師擬幾項,讓學生剔選,把教學課程及要求交由沒有認知的學生決定,完全本末倒置。

有要求在學完每課數學都要自擬一條一道題,考考同學,又沒什麼原則和指引,學生都茫無頭緒,只能左抄右擇,或天馬行空的亂擬,偶然有一條擬得較好的,就標榜為自擬題目如何重要。

本來應對學習內容有深刻掌握、很成熟的考量自我學習狀況,甚至應與老師傾談溝通,才能作適當適時反思的,卻變成完課後都要填答、無信度效度的劃一「哈哈笑」自評互評表。

我們都急於找些學習行動,要求學生完成,卻忽略了每個行動的意義,及其相關的情境因素,徒勞無功。

2018.4.2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的真正意義

學校應課程指引〈學會學習2.0〉的要求,都把自主學習作為關注事項,一窩蜂的推行,已有多年了。

推行自主學習的真正意義,是能令學生愛上學習,有好奇心,而產生內在學習動機,不需被強廹,自發的追求學問,能尋找學習目的,承擔學習責任。

對學生來說,這是非常高的學習境界,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受外在學習動機推動,如得到獎勵或成績驕人。

對教師來說,是教學的最高要求,依課程、教科書、考試範圍而教,簡單得多,要令學生愛上學科、尋根究抵而主動學習,教師要有魅力、感染力,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有恰當的輸入,能引導學生思考,尋找更大的學習滿足感,並讓學生有選擇及展示學習的權利。

教師如認同上述的意義,就應從日常的教學行為上實踐,要做好本科教學,在備好一課書、上好一節課的基礎上,適時的透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這才是在現有緊廹課程及考試主導的限制下的恰當做法。

可惜,為了被「看得見」,令監控者滿意,學校都用一套規劃的策略去推行,例如要推行自主學習,就一定是有「自」字頭的自學手冊、自訂目標、自找資料、自擬問題、自評互評,或一定要課課有導學、預習、合作、討論、展示、達標檢測等框框。

作為試驗,無可厚非,現要檢視,要有為有不為。
2018.4.1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一個課程設計的實踐與思考

連續兩年,都有到學校作專業支援,組合了三、四所小學的中文科教師,共同備課和觀課,互相交流觀摩,探索學習效果。我很珍惜這種機會,怕只在大學內長時間培育教師,會失去對前缐教學的觸覺。

我本科不是修讀語文,也就沒非教什麼知識,一定要教多少語法的包袱,反而多從學生的角度感受學習,及不斷思考如何應用有效的多元教學策略。

近年到學校支援的主題,多是自主學習、資訊科技教學及STEM等,因不大認同用一套規劃的策略去推行某項主題,例如要推行自主學習,就一定是有「自」字頭的自學手冊、自訂目標、自找資料、自擬問題、自評互評,或一定要課課有導學、預習、合作、討論、展示、達標檢測等框框;我只會就學科內容、學習目標、學生習性等範疇上探討有效學習,在過程中自然出現大量自主及電子學習的元素,例如要學生上網搜集資料、探究討論,以至各自展示、討論、欣賞及分享學習成果。

在與教師討論時,有很多體驗和感受。教師們都非常勤力和努力幫助學生逐步完成預設的學習目標,例如教寫敘事,第一段要用四素句(時、地、人、事),缺一不可;第二段則必須用五感描述,由中心點開始,由近至遠;第三段必須記錄進行時的活動,必須用排比句及比喻句,第四段要記錄一件特別事,詳細描述及要用人感句作結。還會根據這些要求而擬就自評、互評、教師評表,不斷提醒學生如何成文的「規則」,文章都被「打造」成千篇一律。

完全明白教師的苦心,這種設計是把學習目標明細化,又學會語法文法,對能力稍遜的學生大有裨益,如不逐點餵食、不提供填答框架,學生可能什麼也寫不出。只是想,這種餵食式教學是否適合不同能力的學生。

學生其實處於一個很吊詭的學習狀況。本來應該要多閱讀,潛移默化,語文知識和能力會增長,寫文章也會得心應手;本來要求學生們能主動、自主學習,要有想像力和創造力,能適應新時代對能力的要求;但在教學行為上,卻不斷設框畫界,要依樣畫葫蘆。

我從不否定任何形式的教與學,都要結合其他因素討論,而在支援教師時,亦要在其基礎上建議,教師能量才直正提升和延續。去年的經驗,寫成了<卓越教學領導:教學上的輸入、引導、建構與感悟>,載於2017.4.24 670 期教協報。

重提以上經驗,旨在帶出今年的支援主題,及作為閱讀這個課程設計及實踐系列之前備知識。

教師們選了文言文教學為課題,目標是期望能提升小六學生對文言故事的興趣,不抗拒,不恐懼,並運用合適的閱讀策略,理解文言文,並可銜接中學中文科的相關學習。不過,這課題對學生是完全陌生的。

這是對教師、學生和支援人員,一個新挑戰,大家都很興奮和投入。這個自發設計的課程,不受教科書影響,不需應付大考小考,也就能拋開包袱,真正從如何設計一個嶄新的課程的各項元素中,開始討論。在此,希望非中文科,或對文言文教學不大感興趣的教師及教學領導,可耐心的讀下去,因為只要你把你想推行的「創新」課程代入「文言文教學」就成。

我們列舉了一連串的問題:為什麼要學?要達到什麼目標?要選取什麼學習內容及材料?如何組織及輸入才學得到?如何才知道學生學到,他們如何才能展示所學?

對課程有認識的朋友,大都知道除第一條問題與學習動機相關外,其他四條是學者Ralph Tyler 的經典著作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1949 的「四問」。下期再續。
                                      (課程設計的實踐與思考系列之一)
2018.4.16 原文刊於682期教協報〈見微集〉

--

也談文言文教學 (三)

與教師們準備一個文言文教學的單元,共十節,對象是小六學生,共備過程中,有很多學習上的討論,其中一項是如何何評估學習效果。

最易明白的評估理念是要知道預設目標是否達到。

從教師的角度看教學目標,總要有點知識要教,也就是六招「留、補、換、刪、調、代」的閱讀文言文策略,及能理解文言文常用的字詞,但亦要學生在感覺上不懼怕文言文,甚至感受到文言之美。

要知道知識性的目標是否達到,最具體的就是用另一篇文言文,出一份學後測考卷或習作,讓學生展示所識。

教師們的討論非常熱烈。

學生未能達標、測考不合格是否一個失敗的教與學?

為什麼要學六招?我們的預設目標是否恰當?

學懂六招又是否有效學習?為什麼不考學生能否應用這六招於語譯上?這才算成功嘛?

可否在測考題以外問一條開放題,讓學生抒發學文言文的感覺?不過這是很難計分打分的。
在現階段要學生展示所學,是否一定要是測試知識的考卷或練習?

我們要小六生嘗嘗文言文學習,其學習效果是要在十節後立即展示,還是為他們鋪墊好上中學時的相關學習,究竟什麼才是恰當的目標?

連寫三篇談文言文教學,其實是說任何一個課程設計,包括專題研習,體驗學習,以至時興的STEM,也應經歷類似的討論及思考。

2018.4.1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也談文言文教學 (二)

對小六學生來說,文言文是外星人語,是一團謎,如何為他們解謎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要解謎,就要有提示,備課時,教師們為了引起學習動機,竟想出了先猜emoji,結合圖畫文字猜四字詞語、文言短句,再估成語故事的活動,是估算了學生已有知識(成語)及生活習慣(emoji) 的設計,是循序漸進的學習。

究竟要學什麼呢?傳統的目標分類,是知識、技能、態度,即要理解什麼是文言文,如何定義;及要學懂運用方法,讀通文言、語譯成白話;及感受到文言之美。

一直以來的觀念,是要教足教懂所擬目標,先解定義,再逐個方法用例子解釋,甚麼是「留、補、換、刪、調、代」六招,最後是出習作(工作紙)讓學生填答,過一段日子測考。

教師們更利用資訉科技,把學習材料設計成可升級(level)的遊戲,因學生都喜歡打機,過關搶分最興奮,也引進了層遞式、通達學習(Mastery Learning) 的理念,又可適時插入動畫及解說,增添趣味。

大家都非常熱切的在討論,很興奮。

我本科不是讀語文,也就沒非教什麼語法知識的包袱,突然想到以下問題:

可否不教定義及六招?或只教兩招?
可否不用學生記「留、補」,而用聯想、配詞等用語?
可否讓學生從多讀幾篇文言故事中找出規律?

很快又想到要「教足所有」及能「考試打分」的光環了。

2018.4.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