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與關注事項

在「自主學習」講座上,絕大部份教師表示學校正推行自主學習。

那為什麼要推?
因為這是學校三年計劃的關注事項。

那為什麼會成為關注事項?
因為:是教育局推行的政策;辦學團體的統一要求;看過其他學校或教師的展示;校長的指令;學生能及應要自主學習。

那關注事項是「聽」和「看」回來的嗎?

我不知道是不是政策,及來自那裏?是課改「新」文件?外評隊建議?斷章取義?道聽途說?一直以為教改課改折騰十多年後,無論大環境、還是個別學校,都應好好檢討和反思,以往的行動有什麼效果、是否符合學校教育目標、學生的能量?所以教局檢討後提出「去蕪存菁」,要讓好的行動「聚焦、持續和深化」。是與不是,要請教局說明。

那你在校內最關心的是什麼?
學生家庭背景弱、學習動機差;學生成績差、TSA不達標;學生較頑劣、上課不留心;學生差異大、有特殊學習需要(SEN)學生多;學生成績不錯,聽話但被動、尖子精英不夠多;校內人事複雜,教師各自努力、少協作,沒談過共同目標,缺團隊協作;教師工作量大, 極度疲累,聽話, 依指示, 但不知為什麼而做,其實學生也一樣。

我在講座上讀一次上列各項,都加上推行「自主學習」啦!全場嘩然大笑。

那什麼是自主學習?起什麼效果?
我從不擁抱或摒棄任何教育理念或行動,只希望在推行自主學習的旗幟下,學校的改進行動要「在地」,能聚焦、針對校內學生(不一定全校) 的學習而設計,否則又成為無的放矢、人做我做的應付行動。

2016.1.28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學生價值觀

我學生已是資深通識科教師,教學優秀,工作認真,仍常通電郵,談教學。

她出了一條考題,與中國傳統觀念的改變有關,其中一份閱讀資料提到:廣州一家民企從員工月薪中扣除10%工資,直接撥入員工父母賬戶(其他從畧)

問:你在什麼程度上同意政府立法規定扣除工資,向他們父母提供財政支援的建議?
期望學生從法例、行政、社化、個人權利、公眾利益等多角度作論證。

很多學生的答案卻是:
 民眾有權自己選擇供養父母與否。
父母老了其實真的沒太多的地方需要用到金錢。
自己都不夠用,子女會因供養父母出現經濟困難而討厭父母。
養育父母是一個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近年中國物價飛漲,兒女已經自顧不暇,再扣除工資養育父母是強人所難……

我學生的電郵說:「老師,我改卷改到很心痛、心寒。答案真的反映學生的內在價值觀嗎?很多上述答法都出自成績較好的學生筆下,為什麼學生會如此看待父母的養育、如此不孝!我覺得最廹切不是教學生怎答通識,而是教他們做人。」

「很多學生都可能有相同想法,反對立例,也率性的道出,而不用經濟條件、生活形態、代溝、家庭矛盾等概念化(conceptualized) 用詞罷了。不過,在經濟較富裕,鼓取競爭逐利、放任自私、崇尚吃喝玩樂的社會氛圍下成長,這是代價,或者待他們年長些會有改變。」我回郵說。

我學生很積極,說待評卷後,找輔導組和班主任們談談。
只想起曾說過:通識教育不是價值中立的(value-free)

2016.1.21  原文載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也談操練

同文龐永欣兄引述學者及學術研究,寫〈適當操練是種荒謬的說法〉,很有意思。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是以往老師傅訓勉徒弟的金句,刻苦練習才成材,好像是不易的道理,劉翔如此,郎朗也一樣。

操練之於運動、音樂等需要技巧(skills)、標準(standard)的領域,理所當然,確是沒有不練習而成功的例子,刻苦操練就很容易給人一種感覺,是必須的,最多是過度與否的問題,這就是把一個「操練有效」的概念置諸於所有學習的謬誤。

從掌握技巧轉到學科學習,從傳統學習(如背誦、運算) 到現代要求(如分析、解難) ,操練究竟有什麼作用和反效果呢?什麼才是適當操練?哪種能力才要操?
就算以技巧為主的項目,成大器的都會自訂目標、能反思、具悟性。不過更多學習者練習後不達標,或經不起刻板枯燥的操練而離棄學習。

口語是最需要練習的,肯練就成,很多第三組別學生,苦練後做全英語話劇,也令人驚訝讚嘆,但不代表其語文能力高,因其他能力要靠閱讀、理解、討論、思考才達至。

那為什麼仍熱衷操練呢?
因為有標準試,且是高風險試,就有得操,且要操,因相信即時生效。

所以只考不操就成,小三TSA不用操。
這就「堅離地」了,是對教育文化、學校情境、家庭期望無所知的評論。標準試越早出現,就越會為應試而教、而操;越受重視,風險就越高,只追求分數和比併,也就徹底掩蓋了學童應學什麼、如何學的探索。

只希望能把心思放回在學習目標、動機和課堂效能上。

2016.1.14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實踐自主學習答客問(一)

到校談自主學習的邀請仍源源不絕,分身乏術,先致歉。過往幾年,我都在本欄把所知羅列整理,從理論、目標、迷思、實踐等都一一觸及,大部份已推行自主學習的學校及教師已有一定認識。

我常把講題從「如何推行」改為「實踐與反思」,因為,到現在已不應停留在「認知」、「摹仿」、「方式」的階段,而是要在推行後,為各類實踐方法和行動進行效能探究及反思是否達到原訂目標。

下星期獲邀為某辦學團體屬下二十五間小學共一千位教師談自主學習,我要求教師先讀相關文章,然後提問題,再帶着問題,聽分析,作交流,可能得益更大。聯絡的校長非常有心、有效率,組合了六條提問,都很有意思,急不及待,在此一一解答。

問:自主學習相對建基於學生本身能力才使學習效能有所提升,那是否對弱勢學生不利?而自主學習其實是精英教育的另一種演繹?

答:問題很好,前設是學生有一定能力才可自主學習,是否精英才可以,推自主學習對弱生不利;這種問法是假設自主學習是一套有形式的教學或學習法,才會如此問。

首先要界定甚麼是自主學習?為了在同一頻道討論,我假設「在小學較風行的方式」的自主學習,即是要填寫「培養學生學習習慣,訂立目標、學習技巧如概念圖、自評表及反思日誌」的手冊,及要為「預習」作準備,填工作紙之類。

接着要知甚麼是弱勢、何謂精英學生?弱生可以是()成績大幅落後的,()散漫、懶惰,低動機,不喜上學的,()有特殊學習需要的(SEN) 精英是聽話、乖、成績好的學生。

學校同時有幾類學生,都有其差異,所以不能空泛的描述為弱勢學生。
大幅落後的要理解其學習失效原因,不是廹他們填學習手冊,或在課外延長沒有其他人幫助的學習時間,或做多幾款預習就可解決。

SEN學生填這麼多表格自然做不到,這類自主學習自然不適合,但教師如果理解「讀寫障礙」學生的困難,循序漸進,設計恰當教學策略,與他們共同訂立可達目標,讓他們在課前溫溫上課所學,不是很好嗎?

懶散的學生其實跟大幅落後,長期被測考展示失敗的學生一樣,自我要求低、動機弱,要他們花大量時間做預習,填手册,自然達不到要求,這是「你標韱的弱勢學生」不適合「你所認為及設計的自主學習」,所以「不利弱生」,他們做不到。可否試試拋開你的規範設計,好好在提升動機、製造良好學習氛圍上努力,比堅持推「你所認為的自主學習」更重要。

「聽話而成績好的學生」可滿足教師要求,做完預習、填好反思日誌,但是否與推行自主學習的高遠目標,同步一致(align) 我不能肯定 ,因為原來的高逺目標不只是懂得寫目標、畫概念圖、填自評表、寫反思日誌等等,而是培育深層學習者,對求知、求學有自發動機,肯探索,懂自我調校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生,精英學生不只是「乖而成績好」的「被動學習者」,所以「你所認為的自主學習」是否只適合精英、不適合弱勢學生呢?

或者,可否反轉思考,作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 ,不是要學生適應你的自主學習,而是如課學生學不到、或有困難,你如何有具體方法,在某程度上調動學生的自發性,求知慾呢?

問:如何調動學生,才能保持他們在課堂外學習的積極性?

答:跟上題一樣,要先問為什麼學生動機低?我們從國內看到的自主學習,課堂內學生表現很好,之前又自動完成導學案,很受讚賞;有兩個原因,一是導學案的要求、課堂的檢測與考評緊密掛鈎,所見的生都又聽話、又乖,是國內文化和社會氛圍形塑的,階級流動仍靠讀書,與香港七十年代近似,其實我們仍有又聽話又肯應要求的學生,姑勿論其動機是否「外在」(external),即只受成績或讚賞推動。所以又是同一道理,不是問「我的自主學習」為什麼碰到動機低的學生,而是............. (參考上題的答問)
還有幾題,下期再答。

                                                                                                                                                                                      自主學習實踐系列二之四     

2016.1.11 原文載於653期教協報〈見微集


家教


在快餐店內,年青婆婆帶着四、五歲的男孩,坐在一張有六個位的桌子上用餐,小書包就放在對面的空位上。

我捧著餐盤,見夾角有三個空位,便打算在最角落處坐下。坐下前,禮貌的問一聲位子有沒有人坐?小男孩反應很快,大聲回答:「有人,不能坐。」婆婆瞄我一眼,也不發一言。

我只好走到鄰桌,塞在中間位內。心有不甘,想看看婆孫以外,還有什麼人來?
有對中年姊妹也在找位,見有空位,就坐下,男孩嘀咕了一會,見對方毫無反應,悻悻然的讓婆婆繼續餵吃,原來是只懂說普通話的旅客。

婆婆見我仍盯着他們,可能有點不好意思,刻意大聲點的教訓男孩,好讓我聽到:「叫過你有空位要讓人坐,快餐店要搭枱,你又不聽話。」「要放書包嘛!」男孩一點也不含糊,理直氣壯的回應。

我比他們早吃完,經過時忍不住對婆婆說了句:「你剛才這樣教孫是對了,應該早一點教。」換來怒目而視。

這類自私行為很多,在地鐵或公車,常有活力充沛、毫無倦意的孩童一上車即搶位坐,很多都是父母默許、指使、甚至讚賞的,是「家教」,是教他們爭取最大利益,不要蝕底,或許這就是維持高競爭力的法門。

又或者孩子都是寶貝,給他們最好,要他們快樂,順應他們的一切意願,是父母愛子女的表現吧。

以前常到國內旅遊,見不排隊、無秩序,爭先恐後的景象,我容忍度很高,因為知道「爭」是因為「不足」;現在我們是已足夠,仍在「霸」。

只希望我們的教育,學校與家庭,不要只看競爭分數。

2016.1.07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考什麼教什麼最易做

凡有標準公開試,教書就容易,因為考什麼,就教什麼。應付中學文憑試,教師可只就考試範圍,陳述內容,分析試題,提點考試技巧,「捉捉」題目,「嚇嚇」學生;教不完就補課,去「補習」,學不到就要勤力些;學生也習慣,一切學習也環繞着應試而進行;公開試成績易見、可見(visible) ,「高分」就得,教改倡議的其他「能力」,過過場就是。

「不要高分低能」、「求學不是求分數」等浪漫口號,在以數字為依據的篩選、競爭制度下,沒什麼市場,高分入大學才是目標。

做了多年專業支援,同事都笑說Band one 學生最易教,教慣Band one 學生的教師最難教、最難變。道理在本文第一段已說了。

對學校改進的工作還是樂觀的,很多學校及教師,雖仍把「考好試」作為教學支柱,但亦深明能受資助、入大學的學生只有百分之十八左右,不在班級經營、教學模式、學習動機、課外體驗、生涯規劃上有突破和改進,是無法令大部份學生,尤其是在常規考試中已不斷展示失敗的弱勢學生,能持續感覺學校生活的意義。

課改的精神和行動,在小學內的實踐,從「量」的角度看,較易見到,每校的發展計劃,都有能力架構、共備觀課、專題探究、合作學習、課堂研究、自主學習等等,原暗認為,是因不用應付學能試,「鬆」出來的專業能量所導致,再從「量」到「質」的優化,小學教育改進是不錯的。

可惜,高風險的小三TSA,令教學又容易多了,由小一開始操練就是,教師的教學專業能力都被去掉(de-skill)

2015.12.31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