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沉鬱到開朗

朋友問:此行到芬蘭,有沒有入校觀課?有什麼教育啟示?

2009年的高PISA成績帶來芬蘭教育熱潮,對其制度、課程及教學文化亦有點認識及研究,今次沒機會進入學校,也沒大損失。芬蘭對自己的教育充滿信心,不把PISA成績作指揮棒,高度尊重教師專業,重視學童福祉與全人發展等等,對只懂看測考數據的,是兩條頻道。

想知多些,可讀讀芬蘭學者Pasi Sahlberg"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 及 續集"Finnish Lessons2.0"

幾年前,Now TV有一套新聞記錄片「經緯線:上學為什麼?」,半追縱香港、上海及芬蘭的三位小學生的一天學習生活,很值得一看。

對芬蘭深感興趣,是源自多年前看到的一套記錄片,印象雖有點模糊,仍依稀記得芬蘭人民被描述性格較沉鬱,不苟言笑,連在河邊跳探戈也不太開心,與北歐其他三國有很大的分別,應是曾受蘇聨管治和控制的原因。91年蘇聯解體,未足三十年,卻蛻變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

只在赫爾辛基及附近流連一周,認識流於片面,但遇到的人民,都開朗、有禮,友善、尊重,樂於答問,可能是首都,又是大學城,或與鄕郊有別。

城中心不大,三、兩小時已可走遍著名景點;那幾天天氣特好,二十多度,陽光普照,餐廳都有延伸至路邊的茶座,喝著冰凍啤酒,自得其樂。
                                                                                                      (芬蘭行之四)
2018.10.2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思考角

剛住在赫爾辛基大學旁酒店,每天都逛大學。其中一幢大樓,玻璃大門上,印上Think Corner兩字,有點好奇,鑽進去。大堂寬敞中空,不算很大。有一講台,配有數張沙發,茶几,傳聲、錄影及投映裝置等,可把影像傳送到校園電視台及網台。台下有四、五排座椅,讓參加者聆聽發問,又可與講者交流互動。再後面是十來張枱,有咖啡及小點,是友朋們閒坐交談的好地方。

以為是類似TED Talk 的地方,問年青工作人員,原來大學特別提供一個場所,讓學者、政治家、研究生等與市民連繋(let the academics and politicians connect with outsiders), 有講座時,任何人都可以walk in, 聆聽、發問及表達不同意見。

Think Corner
不是沉思角,也不是發表政見的Hyde Park Corner ,是讓創意、創新意念有發表、發酵和受質疑的機會。

Think Corner
還有兩層,有多個共享場地,設置先進科技器材,任教師、硏究員、學生,甚至市民借用,讓各創意小組把意念介紹、分享、交流,讓腦袋交戰,成就很多創新想法。

忽然想起特首的明日大嶼萬億填海計劃,竟可以當絕密項目,市民大眾,以至被委任的土地專責小組委員也蒙在鼓裏,真「堅離地」。
                                                                                    (芬蘭行之三)

2018.10.1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

到芬蘭,只在赫爾辛基流連。

酒店就在赫爾辛基大學隔鄰,出門左走二、三十步,已可鑽進大學圖書館,不用檢查身份、嘟卡,更不需經金屬探測器,自由、自律、自信、互信、尊重的價值觀,不言而喻。

圖書館很值得一行。樓高七層,北歐的簡約設計,一直為人稱頌,中空大弧型的天花,直透頂層,從最底層向上望更見精妙,構圖特色而別緻;闊落的旋轉樓梯,由地下轉到頂樓,像一巨型的藝術傑作。

首尾兩端,都是闊大玻璃幕窗,採光度足,到訪那天,陽光明媚,心情愉快;窗前都是一列長書枱,學生對着窗,靜靜地温習,閱讀,寫論文,都在天然光下;在陰暗下雨的日子,窗外美景依然,這確是以學生為本的設計。

入門一角有張大書枱,放了一個特大砌圖,是半完成品,同學經過,可隨意砌上一塊半角,是緊張讀書生活的一點減壓,一種悠閒。雪白的牆壁,掛上大小不一、彩色木刻藝作,簡約而具品味。

圖書館都電子化了,找書借書已方便得多。我仍很老套,愛在書架書格徘徊,從書脊中看端倪。今次有點困難,不因排列系統有別,而是英文及芬蘭書籍夾雜,粗略估計,在教育書一列,英文的佔百分之七十,大學生的英文程度應挺好。多個書架,只橫放著大量教科書,沒記錄條碼,讓學生隨意拿走放回。
                                                                                        (芬蘭行之二)

2018.10.1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芬蘭行

怕坐長途機,久未外遊,九月初,終走訪了一趟芬蘭。

零六年Pisa成績公布,芬蘭在數學、科學及閱讀三科皆位居首次,歐洲小國名列前矛,其他國家嘖嘖稱奇,因以往成績評比,名次三甲的,一直是亞洲城市的囊中物。

正值教改期間,芬蘭教育神話成為熱議題,國內外官員及校長們紛紛出訪取經。芬蘭教育經費充裕,學校空間多,教師資歷特高,專業備受尊重,且強調教育公平性,課程自主性強,跨科全方位學習,多元化方式評核能力,不靠標準測考,學習充滿樂趣。

這都是西方教育的進步主義理念,重視個人成長,有悠久的制度和文化背景,與東方社會的集體規劃,標準製造大相逕庭,根本學不來,要模仿,就要把整個制度國際學校化。及後091215三屆Pisa ,芬蘭成績下滑了幾名,神話又好像湮沒了。

芬蘭的官員及教師,不會因Pisa成績而沾沾自喜,以為高人一等,而是對自己的專業知識,什麼是好教育有充分的信心,更認為改善成績不佳的最好方法並非提高標準,增加教學時數或分派更多作業,而是讓所有人覺得學校是個更有趣,更令人感到愉快的地方

此行,沒刻意安排到訪學校,或與官員及學者們交流,只是到赫爾辛基隨意蹓躂,看看市容,與當地人攀談,算是感受一下該地軟文化與教育的關係。
                                                                                                           (芬蘭行之一)
2018.10.0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