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科教學與自主學習的吊詭

在觀課回饋中,數、理,經濟等需要澄清概念及內容的,可以就重點、難點而分析,透過層遞式講解及提問,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歷史、地理等人文學科要有較多樣化的資料輸入及聯繫,都可以立即在該課的設計,及教師教法的基礎上微調,提供方法,改善教學。

相對來說,語文科,尤以英語教學,是最困難的,因學生不只是掌握知識,也要展示在讀、寫、說、聽的能力,是需要較長期的沉浸和堅持,不斷的被鼓勵和演練,才有信心學好;教師不是只上好一、兩節課,是要苦心「經營」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從低班養成「想閱讀,不怕說」的習慣。

只觀一、兩節,較難提供即時、合用,又令教師信服的回饋,在很多英文科的課堂上,老師說得多,不斷用流暢的英語解說或發問,而只有個別學生,以單字短句回應,或名為分組討論活動,卻只是共同填寫统一答案的工作紙。這不一定是老師不懂互動式教學,知而難行,原因有四:一是很想努力的教和解,怕學生聽不明;二是以往試問了很多次,學生也答不到,有個別有簡單回應也算不錯了;三是有試過小組討論,也是散散漫漫,沒效果;四是為應付考試,要堂堂操練文法語句。學生上課時,就不斷在聽和抄,填那與紙筆考試雷同的工作紙。

對被觀課的老師,只籠統的建議多點活動、充足輸入,就被視為老生常談。

這兩年有到學校與教師在各科共同設計教學,多因為要推行自主學習。我認為自主學習的前設是引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而較主動學習,對那些機械地課課要填寫自訂目標、自擬題目、自評互評、自我反思等項目很不以為然;要「備好」一堂「活」課,才最重要。

可惜,現實上,教師很難卸下所謂課程框架內容的包袱。舉中文科教學為例,鉅細無遺的解讀字詞後,就要教結構和語法,之後要求學生就教師提供的框架/指引作文,甚至提供大量詞彙,以供選用。教師列明寫記敍文的各段要求:第一般必須用四素句(時、地、人、事),缺一不可;第二段則必須用五感描述,由中心點開始,由近至遠;第三段必須記錄進行時的活動,必須用排比句及比喻句,第四段必須記錄一件特別事件,詳細描述及要用人感句作結。段段附以大量例子,務必跟那些「必須」成文,其實都在「填」文。

學生其實處於一個很吊詭的學習狀況。學習語文,要有豐富的輸入(影象、圖片和文字),激活學習,知識和能力自然會增張,現在輸入的是一個「表格」;本來要求學生們能主動、自主學習,要有想像力和創造力;但在教學行為上,卻沒有選擇,不斷設框畫界,要依樣畫葫蘆。
                                    (課堂教學效能探究之三)

 2019.5.20 

ReplyFor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