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學校 (二)

台北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是一所沒有圍牆的新學校,位於老社區,站在城鄉交匯點,因此也就可孕育出不一樣的課程。

在東方社會中,任何一個教育體系,都有為升學而努力的本質,但除所謂「正規」課程的學習外,桃子腳的學生,特別多另類多元學習的機會。此與學校的信念有關,並透過教師團隊、社區居民及家長的「對話」(dialogue) 達至共識。這樣,這些信念和價值便不是口號和泛泛之談。

我特別喜歡學校用「臉譜」比喻孩子的五官,可以有最強的創造力,而標明教與學的最大目的,在延續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能力,教師都相信學習沒有優劣,只有快慢。這個信念,令學校不以催谷學生成績為首要任務,或因為是一條龍的學校,沒有像香港升中派位的壓力,也就不能互為比較,或移植摹仿,只是想在介紹某些體驗課程前,能理解學校文化背景。國中學生仍有考入名高中的壓力,但相對高考,仍有較多時間讓孩子發揮潛能。另一個信念是「學校就是一座舞台」,是讓孩子表演、發揮才華的;硬件上,這個表演舞台不只是學校的禮堂,是操場、運動場、校園一角泥地上學生自建的小台,以至三個課室排成曲尺,預留空間讓學生跑出課室,作集體活動;更重要的,當然是學校為學生塑造的表現機會。

當然,香港的學校只有羨慕的份兒,那有這麼大的空間讓學生表演,只想帶出其理念,有理念就有無限的可能。

學校鼓勵學生站得高、跑得快與跳得遠,更期望能蹲下身與彎下腰,很有意思。
2017.10.2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肓心語>

不一樣的學校

同事從台北捎來一書,是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自己出版,書名《等待桃樹花開》,記錄校內的創新教學及課程,我感到特別親切。

五年前曾訪桃子腳,回來後在本欄寫了四篇小文,介紹這間沒有圍牆的學校,都收錄在明報出版社《學習點點心》小書內。
學校於零八年開校,位於新開發區,原是農村,多桃樹,也以此命名。校長李錫銘,愛護孩子,深信「從做中學、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學校確是沒有圍牆,進出自如,更指學校與社區、教師與孩子及家長,都不被牆阻隔,課程更衝破框架,充滿創新創意,我會在這欄寫點介紹,希望對香港某些學校,開展特色課程時,例如學科知識學習,都放在上午,下午就讓學生多些體驗和探究式學習,有點啟發。

與桃子脚結緣,不只是五年前。於2000年,教改還在宣傳期時,曾和參與學校改進計劃的校長及教師到台灣參訪各類別學校,其中一間令我們眼界大開的,是柑園國中,也就是桃子腳的前身。柑園的孩子成績雖不算好,但都像陽光少年,樸實有禮,他們都只是上午有課,下午進行各類體驗及課外活動。

印象最深刻的,是某一級學生,分成很多個專題小組,進行美化校園、優化設施的計劃。最特別的是,每一個改善工程不是紙上談兵,都要規劃、能實踐,可完成。有為美化洗手間而努力,有在校園一角用水泥搭建一個可表演的小舞台,有在種植果樹,有在用小瓷磚鑲嵌壁畫。

學生都要從做中學,更找來具專業知識的家長及社區人士做顧問。

2016.10.1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學校改進的回顧 (四)

十年前正值教改課改進行得如火如荼時,曾記下了十點學校改進與教育政策的關係,這些意見雖不是從嚴謹的研究中得出,卻是豐富學校改進經驗中的總結,現在讀來,仍有參考價值。

一、投放教育資源的原則應是有傾斜性的,弱勢學生、校舍及設備落後的學校應獲更大幅度的資助。

二、教改課改立項太多,學校及教師疲於奔命,只導致混亂及累倦。

三、為應付監管機制及指標的要求,很多不符專業道德的惡性競爭,只會摧毀教育專業。

四、模糊的改革口號和指標往往在理解上做成困擾,在實踐上變得事倍功半。

五、教育在政策的推動上要率先了解前線教育工作者的習性,及重視在弱勢地區、為弱勢兒童服務的學校及教師的努力及付出,教育目標不能標準化,只計統一考試成績。

六、在強調教育競爭的同時,要計算「精英續效主義」與「應試文化」的未來社會代價。

七、學校改進的持續性建基於校內的自我完善機制,如何達至共識,有一致目標,才能賦權承責,發揮各持份者的專長。

八、教師能量的提升是要建立校內協作、交流、分享的機制,專業知識、能力及判斷要在校內。

九、學校改進要有「內在」專業動力,校外交流及「校本」支援要有質素,才可起着點火及潤滑作用,前線教師的實踐和及反思至為重要。

十、學校改進與夥伴協作關係密切,要發揮學校、教育當局、學術機構、商業機構、非政府組織與社區的「共力」作用(synergy)

2017.10.0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