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學校 (二)

台北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是一所沒有圍牆的新學校,位於老社區,站在城鄉交匯點,因此也就可孕育出不一樣的課程。

在東方社會中,任何一個教育體系,都有為升學而努力的本質,但除所謂「正規」課程的學習外,桃子腳的學生,特別多另類多元學習的機會。此與學校的信念有關,並透過教師團隊、社區居民及家長的「對話」(dialogue) 達至共識。這樣,這些信念和價值便不是口號和泛泛之談。

我特別喜歡學校用「臉譜」比喻孩子的五官,可以有最強的創造力,而標明教與學的最大目的,在延續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能力,教師都相信學習沒有優劣,只有快慢。這個信念,令學校不以催谷學生成績為首要任務,或因為是一條龍的學校,沒有像香港升中派位的壓力,也就不能互為比較,或移植摹仿,只是想在介紹某些體驗課程前,能理解學校文化背景。國中學生仍有考入名高中的壓力,但相對高考,仍有較多時間讓孩子發揮潛能。另一個信念是「學校就是一座舞台」,是讓孩子表演、發揮才華的;硬件上,這個表演舞台不只是學校的禮堂,是操場、運動場、校園一角泥地上學生自建的小台,以至三個課室排成曲尺,預留空間讓學生跑出課室,作集體活動;更重要的,當然是學校為學生塑造的表現機會。

當然,香港的學校只有羨慕的份兒,那有這麼大的空間讓學生表演,只想帶出其理念,有理念就有無限的可能。

學校鼓勵學生站得高、跑得快與跳得遠,更期望能蹲下身與彎下腰,很有意思。
2017.10.2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肓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