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學校

同事從台北捎來一書,是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自己出版,書名《等待桃樹花開》,記錄校內的創新教學及課程,我感到特別親切。

五年前曾訪桃子腳,回來後在本欄寫了四篇小文,介紹這間沒有圍牆的學校,都收錄在明報出版社《學習點點心》小書內。
學校於零八年開校,位於新開發區,原是農村,多桃樹,也以此命名。校長李錫銘,愛護孩子,深信「從做中學、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學校確是沒有圍牆,進出自如,更指學校與社區、教師與孩子及家長,都不被牆阻隔,課程更衝破框架,充滿創新創意,我會在這欄寫點介紹,希望對香港某些學校,開展特色課程時,例如學科知識學習,都放在上午,下午就讓學生多些體驗和探究式學習,有點啟發。

與桃子脚結緣,不只是五年前。於2000年,教改還在宣傳期時,曾和參與學校改進計劃的校長及教師到台灣參訪各類別學校,其中一間令我們眼界大開的,是柑園國中,也就是桃子腳的前身。柑園的孩子成績雖不算好,但都像陽光少年,樸實有禮,他們都只是上午有課,下午進行各類體驗及課外活動。

印象最深刻的,是某一級學生,分成很多個專題小組,進行美化校園、優化設施的計劃。最特別的是,每一個改善工程不是紙上談兵,都要規劃、能實踐,可完成。有為美化洗手間而努力,有在校園一角用水泥搭建一個可表演的小舞台,有在種植果樹,有在用小瓷磚鑲嵌壁畫。

學生都要從做中學,更找來具專業知識的家長及社區人士做顧問。

2016.10.1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