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工厰

中學文憑試放榜,令我想起中央電視台於2014年所播放的六集紀錄片《高考》,以追踪多個高考生的個人故事,從側面反映國內的教育及學生學習狀況,以至家長們對子女的期盼。其中最震撼的一集,是《毛坦厰的日與夜》,也就是曾被廣泛報導在高考當天,萬人在鎮內,夾道送孩子赴試場。

毛坦廠中學位於安徽省大別山區,號稱「亞洲最大高考工廠」,學生近三萬人,其中三分之二都是重讀生,每年有上萬名學生參加高考。

毛坦厰鎮就是為高考生而活,長年租住着8000多戶陪讀家庭,較原鎮民多一倍,家長擔負起子女的生活,讓他們把所有時間都用於學習。學校實行軍事化管理,處處都有閉路電視,從早上八時半到晚上十時半,都是上課及温習,由班主任嚴厲監管,激情式教訓,不准上網,不准拍拖,沒課外活動,大量模擬考試,吃飯只有半小時,時間一到,幾千家長,把飯壺帶到校門口,讓孩子們匆匆吃頓熱飯,又回去上課。

這是匪夷所思的學習生活,但當看到大部份學生甘於受像監獄一樣的刻苦生活,及來自農村及小城鎮的家長,眼眶含淚,期盼子女,經學校工廠的「修理」,能考上大學,脫貧,過較好的生活,就不敢侃侃而談什麼是「好」教學。

所以,每當被邀回內地談學校改進,都有點躊躇。
2018.7.19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