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教改仍未起步,獲撥款到學校作專業支援。那時的團隊,不只是做教師發展的講座,還要檢視學校整體狀況,俗稱「把脈」,再提建議;亦有時直接入課堂教學,為學生主持工作坊等,讓教師多點觀察、討論、分享,以加強他們進行學校改進的信心。
當時已流行腦本學習(brain-based learning),如左腦右腦的運作與協調,視、聴、動覺(Visual, Audial, Kinesthetic, VAK)的應用,腦操(brain gym),腦圖(mind map) ,以至多元智能如何發揮、學習策略如記憶法如何運用等。
記得曾到一中學,在禮堂為全是第一組別的中一學生主持有關記憶的工作坊,在powerpoint上打出50件食物,學生分四人一組,專注觀看,兩分鐘後默寫出來;所有組別,都差不多能做到一件不漏。問方法,都說分四份,各強記四份之一。跟著打出另外五十件,但只二人一組,同學們知不能強記,立即討論用何方法記下,都是從理解物件特性作分類,形狀大小、功能作用、到是否健康有益等等,從具體到模糊;假若只自己一人,如何記?同學們很聰明,把食物連繫到自己喜愛而常吃的早、午、晚三餐的食物,即把毫不關聯的物件故事化、生活化、情境化,興趣化,記憶就較穩固了。
學生的學習也一樣,不是靠記憶術,更重要的是把學習連繋到理解和情境中,尤其是在互聯網的世界,搜尋訊息只是瞬間之事。
2019.2.2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