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們都知道讓學生作互動式學習,不只是被動的聽講解、接受知識是相對不沉悶,及較「生動」的學習行為,尤其是學校都可能在推「還課堂給孩子」、「翻轉課堂」等各自演繹的「自主」學習。但是否凡互動學習就是小組討論,就會建構知識,和達至恰當目標,有足夠學習含金量呢?
不要誤以為只要有分組討論,有小組報告,學生就參與或投入學習(engage in learning) ,討論質素差,水份多,是「假」投入,其學習參與和有效性遠低於集中而投入的聽老師清晰講解,及時刻準備答問,及提出疑問。
觀課時常出現以下用小組討論教學的問題:
(一)學習任務無需討論,同學只圍著,齊答工作紙上的標準答案;
(二)題目缺乏討論空間,沒有正反或辯論效果;
(三)為學生輸入的基礎知識不足,只憑常識討論,成果流於空泛;
(四)沒明確說明討論的產出要求,變成漫無邊際的亂說亂講;
(五)論題缺乏多角度視點,討論時像找標準答案多過探討不同的觀點;
(六)逐組匯報類似的結果,造成重複,令課堂氣氛漸趨沉悶。
通識教育科最常用小組討論,亦容易出現上述問題,究其原因,或因太模仿文憑試的題型而設計教學。考試時間緊迫,只能閱三、兩段小資料,便要回答一些大如「中國應以發展經濟還是保護環境」的大問題。所以在教學時,就操練框架式答題,甚麼「二維四向」、「三正一反」、「論點、論據」、「重要性、迫切性、全面性」、「多角度持分者」作討論,而不是在議題上作深入探究。學生的認知不足,資料貧乏,用含糊的分項作討論,學習含金量自然不高,尤其是當老師不夠功力為討論結果作總結。這科的知識內容可能太多太濶,但一些成本利益分析,個人與群體的矛盾,文化與政治制度的差異、即時與延遲的損益,貧富不均,民主、人權、自由、法冶等等概念,學生應要掌握。換句話說,分析某一議題的知識和概念其實應可以轉移,例如以劏房作房屋問題的議題探究例子,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概念不但可以轉移至籠屋、露宿者的問題,在舊區重建,天價土地等議題上,也可應用。
要改善這些教學,應:
(一) 審視輸入(input)資料的豐富度及恰當性,要培育學生肯閱讀,包括長一點的文章,從文字中找重點、理據,及觀點,不是像考試般讀短資料,依正反框架(其實是白紙) 亂討論。
(一) 審視輸入(input)資料的豐富度及恰當性,要培育學生肯閱讀,包括長一點的文章,從文字中找重點、理據,及觀點,不是像考試般讀短資料,依正反框架(其實是白紙) 亂討論。
(二) 裝備他們理解圖片和閱讀數據,能解釋趨勢、高低、平均、絕對及相對的概念,有簡單統計學知識。
(三) 教學資料的搜集、儲存及應用不能掉以輕心,不是隨便從日常新聞中剪來用,要當為教材上的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
(四) 協助學生組織知識,即要把學生的集思討論概念化(conceptualize) ,做好總結(debrief) ,即不是隨意跟學生對話(chit-chat) ,就以為是回應。
(五) 針對議題設計層遞式提問,學生的明辨思維才慢慢累積,不是靠一條「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試說明之」的討論題目。
(課堂教學效能探究之二)
原文刊於2019.3.4 693期教協報<見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