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學五年級的課,教一首七言律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是盛唐詩人張繼離鄉後抒發思鄉的情感。
教師們在共同備課。
教師們在共同備課。
「要學生理解詩句,可用教文言文六招『留、補、代、掉、換、删』。應該可以把詩句語譯。」
「是否可以簡單點,讓學生猜估每一句、每一詞的意義,附以圖畫,帶入情境中。」
「除了理解詞語外,全詩的精要就在一字『愁』,要感受到詩人的心境。愁又可配詞,有鄉愁,離愁,愁懷,愁緒,憂愁,都可解釋呢。」
「但從學生的角度看,只懂高興與不高興,愁是很深層次的狀態,要從大量體驗才明白的。他們怎能體會詩人的心境。不如從學生的生活經歷開始設計,不開心的時候會去那裏,做什麼,向誰傾訴?」
「不可以這樣,教詩,要走進古代情境,有詩人情懷,才能體會詩歌之美,文字詞句的妙,也是一種文化承傳。」
「學生只是小學階段,多點誦讀,不抗拒文言也不錯了,保著學習興趣才重要。」
我很喜歡這種對話,其實是「教什麼、學什麼」的討論,也就是學習目標是否恰當的問題,要如何在理解學生興趣、能力和習性中輸入教師認為重要的知識。
這些討論沒有共識,沒標準答案,可貴處在教學專業知識的提升。
2019.0.3.0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