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手


朋友從網上傳來英文小故事,我翻譯及改寫了部份。


年輕人懐着極度興奮的心情,來到心儀已久的跨國大企業面試,是最後一關了,由總裁接見。


他的學業成績非常優秀,具良好表達及溝通能力,儀容得體。


「你有沒有得過獎學金?」

「沒有。」


「誰幫你交學費?」

「父母。」


「他們做什麼工作?」

「爸爸是地盤散工,媽是洗碗工人。」


「你需否做part-time,幫補一下?」

「爸說我只需要努力讀書,考好試。」


「有沒有做家務?」

「媽媽不讓我做,她說做得比我快。」


「可否讓我看看你的一對手。」

年輕人伸出了完美無瑕、白嫩細滑的一雙手。


「今晚你父母回家後,你試試幫他們洗手,明天你再來一次。」

年輕人非常失落、惘然。


他照總裁指示,待父母回家,打了一盆水,幫他們洗手。他撫着媽媽的手,赫然發覺竟滿是皺摺,傷痕處處,細細的挪,媽呼痛,關節都發炎;他記不起上一次觸碰爸爸的手,是多少年前的事,他摸着的手,像是有刺的,手面都鋪滿厚厚的老繭,見不到掌紋,手背是盤根錯節的青筋。


他的眼淚簌簌而下,洗得很慢,很細心,不想停,要把父母幾十年來,手上積累的油汚黑垢洗到雪白滑淨。


第二天,他依約定再見總裁。


「有沒有幫你父母洗手?」

「有,洗了一整個晚上。」


「有什麼感覺?有什麼期望?想簽約入公司?」

「我只希望能跟爸媽對換一雙手。」
2015.7.30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弱勢學生學英文

日前,有綫電視新聞小事大意義《英文一定得》,記錄了第三組別中一學生,用另類學習方法,學好英文的情況。在影片中,學生先分小組,透過適合其程度的讀本教材,學習生字及句子,再配合主題,實踐及延伸學習,例如從到超級市場購買食物,及製作菜式中學英文,並可用全英語介紹。鏡頭所見,多位同學都充滿信心,努力表達。

這就是在本欄五月七日所述的《英文起動計劃》中途成果。
弱勢中一學生,沒足夠資源學英文,早輸在起跑線上,積累的失敗經驗,打擊信心,全面抗拒學習。

要同學重拾學習的自信和動機,我們利用這個抽離式周末及暑期計劃,逐點處理學習困難。

首先是有恰當的讀本,有很多同學只是小三、小四程度,但題材要符合其智性發展,要充滿趣味,有運動、科探、歷史、大自然等。

導師們要受培訓,不但要懂得教,更要做班級經營,理解學習難處,關懷愛護同學,在多項户外體驗活動時,建立亦師亦友,共同努力的正向氛圍。

多樣化展示學習成果的方法,傳統的默書測考都要加點創意,笑着做,且要一定做到;大量的口語展示機會,不怕講,更不怕錯;學生要做到高參與、多展示;導師要有高期望,快回饋。

從「拉牛上樹」式學習,到「放胆豁出」展示所學,這群弱勢學生確實大有進步。
感謝九龍倉集團的企業社會責任,提供大量資源,扶助弱勢學生,讓他們重燃學習英文的動機。

希望學生的某些成功學習經歷,在回歸「常規」時,得以持續。
2015.7.23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要恰如其份

接大量邀約,主講「如何推行自主學習」,因分身乏術,只能推卻。

常笑說:「聽我講完,你們會更迷惘,不來了。因為我會不斷問什麼是學校認為的『自主學習』?為什麼要推行?針對哪類學生?什麼年級?哪個學科?有什麼具體目標?」

「自主學習」很討好,又可以任意解讀,尤其是在電子科技發達的時代,學生透過平板電腦、手機、影片,及教學軟件學習,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不是很自主、很好嗎?

龐永欣引述台灣教改推手及人本教育學者史英對潮流「翻轉教室」的見解,值得細味。由「老師自製教學影片,學生在家觀看聽講、在課堂討論」,不是很理想,很主動嗎?史英認為要學習有效,應改進的是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而不是對着大量無質素的單向講解短片。

有時聽到學校搞「電子化自主學習」,目標是拍數以千計的教學短片,放上平台,讓學生隨時觀看,還強調不花教師時間,「隨便」用手機自錄就可以,不禁啞然。是否因為要「推行」,要掃除「礙」,就不問質素,不問效果?

韓孝述亦提及史英強調『精進教學』,教師引導學生探索的重要,更同意美國學者Thomas
Guskey的看法,課程與教學改革的許多設計,都只是常規教學的補充,而不是常規。

常規教學,不是傳統講解,而是在課堂內,令學生能參與,學得到的教學。

我看「自主學習」,是課堂外的學習行為,如何恰如其份,配合課堂內的有效常規教學,包括不過量,注意學生的學習平行衡,及具質素,即無論是預習或觀片,有準確目標,起真正的學習作用。
2015.7.16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

香港教育學院成立卓越教學發展中心,在開幕禮論壇上,主持人問了我一個問題:「卓越課堂應具備什麼特質」,引發一點思考。

從教的角度看,大抵是教師教態好、學養佳,有清晰學習目標,恰當教學策略,學生學得到,能達標之類;突然又想起「學會學習」、「自主學習」等名詞,卓越課堂的特質又是否需要「還課堂給孩子呢?」

課程和教學是不斷發展的,不同時期都可能有不同要求,我在想:有什麼是恆久而持續?

我答得很「虛」,用了三個詞語描述教師與學生的心理狀況。

第一個是「愉悅」,教與學的都投入課堂,自然而沒恐懼,如沐春風,比「快樂學習」多點含蓄,比「活動學習」多點矜持。

第二個是「滿足」,教與學的都處於心理學者 Csikszentmihalyi
所說的「暢態」(Flow),學生的滿足,來自「啊!明白了,難題解決了,我做到了」的暢快,知識得到增張,能力可以延伸。教師的滿足,來自付出努力後,見證學生的學習成果,及能力的展示,有點會心的「自傲」。

第三個是「驅動」(Urge),教與學的都有一種渴求和推動,很想延續,是Urge to learn and
teach。教師會很興奮的想着如何改善這一課,教好下一課;學生會急不及待的完成課後的作業,主動搜尋更多知識及資料,熱切期待下一課的來臨。

這一個答法,看來是不及格了。因為沒有把卓越分做二、三十個項目,每項目再打分,沒總分,沒得比較;又沒把課堂時間硬性細分為不同階段的活動,不具體,不知有沒有以學生為中心。
2015.7.09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學校改進與教學改善要有針對性

十多年來,一直以大學及學校夥伴協作的形式,為學校改進作專業支援,屈指一數,可能全港有超過一半的中、小學有同程度的協作,雖然改進項目的重點或有不同,但都強調改進行動是有針對性目標,有配合學校情況,有些憑證或數據來實施的。

本來這些以項目(project)形式進行的計劃,因資源關係,要惠及更多學校,多以一、兩年為限。我們的計劃算是異數,持續一段較長日子,經驗的總結亦較反映學校改進的實況,無論是進步,還是停滯不前的因素。

每次到兩岸四地作學術交流,以至接待海內外學者、教育官員、校長及教師的參訪,他們既羨慕我們有這麼多資源作專業支援及教師發展工作,卻詫異我們不交出一條成功的方程式,及一個可照辦煑碗的模型(model)。我們提出的仍然是要先理解在宏觀層面上(大齒輪),學校的目標,是為照顧及期望甚麼「樣」的學生,達致甚麼目標;及具體行動項目(小齒輪,尤其是課堂教學)有否針對性地改善學生哪一方面?是公開試成績?增值數字?還是學習狀態和學習含金量?而不是大鑼大鼓,藉支援學校改進的經驗,推出「優質學校運動」,列出成功指標、條件、策略、準則,向前邁進,不成功只因為執行不力。

擬此文題目時,自己也失笑,「學校改進與教學改善要有針對性」明明是常理(common sense),卻煞有介事的列出,其實是有感於很多學校的改進措施、策略及行動都不建基於學校本身的狀況,不明白學生的學習能力,不理解教師的教學能量,沒掌握具體成果及目標,勉強推行,又錯誤評估策略的效能,而不厭其繁的作提示。

相對其他地區,香港教師發展的機會非常多,除了是投放於教師發展的資源不少之外,亦因為教師通曉英語,資訊發達,容易接觸西方的教育理念及教學策略,近年又多到海峽兩岸作教學交流,學校亦較以往開放,互相觀摩分享,教學知識增加,都有摹仿、想改進的意識。這些「改進」,有時是由上向下推動,包括教育政策、辦學團體指示、學校領導督促;有時是來自西方的學理帶動,由學者鼓取;亦有是因觀摩後而自發改變的。

這些學習和改進,其實是值得欣賞和令人鼓舞,不過在進行時,卻要面對一個很大的限制,就是教師的「能量」(capacity)能否配合,一是「時間」能量,因為教擔沉重,很難卸下教學習慣,包括要「完成」既定,卻不「恰當」的課程,亦鮮有在教學團隊裏,開心見誠,反思個人教學弱點,及教學效能。二是專業能量,每一個在教師發展場合聽到見到的,都會有令人雀躍,想摹仿的可能,無論是現在風行的「自主學習」、還是前些時的「合作學習」,較積極主動的校長或教師,多看到表面展示的成功,想推行及移植(transplant),倒模;其中一個最大的「心結」,是要全面「推」,才「動」,卻少有就學校的實況,教師與學生的能量及學科特性,而有針對性的目標。隔了一層的前線教師,也就只可為「應付」要求,為「推」而「動」。

當然,亦見到有些改進是恰當,有經調適(adapt)而轉移(transfer),但這種學習轉移,要有深厚專業教學知識和高敏銳度的教學領導,在校內仍比較缺乏。

反而,從學校本身開始,一同探討學習上出了什麼問題,在個人、科組內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行動,試行,看效果,修訂、再改進,更實在,是在學生及教師的「學與教」習慣及基礎上良性延伸,而不是全校要「推」什麼學習。

可惜學校都受什麼要撰寫三年發展計劃綁緊,以為每三年「搞」及「推」一個「新名詞」才符合要求,或被認為是進取,遲些再分析其問題所在。
201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