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組課業

記憶中,課業(Tasks)一詞,譯自二十多年前,推行學習目標與目標為本評估(Targets and Target-Related Assessment, TTRA)的文件。TTRA,後改為目標為本課程Target Oriented Curriculum (TOC),有很多較新理念,如就學生程度作階段性及多樣化評估,評估是為了學習等,源自西方教育以學生為本,重視個人表現的教育原則,後來因評估複雜,教學亦太多相應改變,教學範式難於轉變,教擔亦過重,草草終結。

當時,課業是一個新名詞,不等同工序、習作、練習、工作紙,好像是較豐富多樣的設計,讓學生展示產出(outcomes)。有這個印象,是因為TTRA其實是照顧差異學生學英文的課程,為了強力推行政策,中文、數學的學習也被拖下水。

重述舊政策,是說明課業的多元性,讀、寫、說、聽都可以是learning tasks

要照顧差異,分高、中、低組做適切學生能力的課業就成為一項策略了。

在閱覽過的分組課業,幾乎千篇一律,是填答工作紙,例如目標是學形容詞,差組是從提供的詞語中選,最好的一組要背,中間的一組是提供每個詞語的頭一個字母,即有小提示(cues)

想深一層,這是照顧學習差異嗎?我們的目標只是要學生填滿工作紙,或者考試時的題目相近,用這種「課業」,教與學的透因都大,是為「應試」而設計。

落後生不明白詞語的意義,課業需要用更多圖象,例子,情境、語句去輔助,不是靠選,更不是靠提示字母的低層次記憶,高能力學生亦不應停於做填充,可多寫幾句。

為不同能力學生設計的課業,要針對其學習特性,不是提示式練習(exercises)
2015.5.21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