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星期前偶然聽到科技精英在電台大談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如何重要,Steve Jobs 如何厲害,美國為保競爭力,以免在國際數理測考上落後,科技人才缺乏,如何大力鼓取STEM教育,香港一定要在這方面緊隨,在中、小學的課程上加強STEM,把數理化等被學生視為較深而放棄的科目,加以重視,香港才會有創新人才。
道理很簡單,讀數理的基礎人數越多,尖子精英就較容易出現。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的美國教育期刊Educational Leadership,也是以STEM為主題,回應政府的新一代科學程度(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 ,十篇文章都唱好,要找好例子作引述不難,口號是All students need STEM,竟想起No child left behind的宣傳。
只是想:基礎教育的課程目標是什麼?教育制度及政策是為誰服務?一個地區會有多少個Jobs?
我數理科技知識薄弱,興趣早因在初中時學不到而被扼殺,對科技專家,極度尊重,更常妄自匪薄,認為數理科研等實證研究,才具價值;教育研究,靠统計工具,總結因素,或困囿於個案,自說自話。
上星期二閱本報,有全版像廣台的推廣智慧香港,又是STEM,再加上極高層政府及商業精英的關注,創科局的成立,局長「真見過」的自我良好感覺,可斷言,基礎教育又會迎來新浪,未來幾年的關注事項一定是STEM 和e-learning,事實上,課程文件應早已就緒,一觸即發。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
我算是涉獵課程的人,多從「在地」角度看課程發展及學生學習,只是,又一波新浪潮擾攘,人文學科、體藝、品德教育等都要植入STEM,什麼教育目標、均衡課程,早拋諸腦後。
2016.2.11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