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的檢視

與是中層管理小學教師,討論推行自主學習的情況。

緊靠改革潮流的學校,推行自主學習已完成兩個三年計劃周期,所有看來相關的策略,都用上,計有:各科的學習技巧和工具,包括查字典、腦圖、自學冊、學習檔案、日誌等,且要進行自學紀錄,要訂目標、自我提問及評鑑;各科課業都有自評、自我檢視表;課堂學習還要有預習工作紙,填寫筆記、背誦計劃、解難小冊、專題研習小冊、英文log bookword bank等等,還有用Welnet作教學及網上延伸閱讀,用Ipad Galaxy Tab進行課堂學習;其他的課外或體驗學習都要寫反思。
林林總總,點子紛陳,真要向教師致敬。

經過兩周期五、六年的推行,如何檢視成效呢?
用自製學生問卷,超過80%都認為自己能自主學習,學習觀感有提升;不過家長問卷數據沒那麼好,教師也不斷只報告各科的點子和策略。

學校及教師這麼厲害,是如何開展的?
多是聽講座,有時有專業支援,先在某些學科試試,教師自我設計,或用出版社材料。

上過複修課,多了認識和交流,有什麼想法?
其實真要好好檢視及評鑑推行效果,不是做了就是,或誤用問卷。有幾個策略原則要認真和其他同事探討,包括「學生學習生活的平衡」、「校本自主學習設計的缺失」,尤其是這些設計有否對準目標;還有「排山倒海的自主學習課業」,是學生因聽話而應付,還是真值得做;全校統一推行的標準化策略,是否恰當,有否照顧學習差異。不過,同事忙得透不過氣,不想檢討呢!

2016.2.04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