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的自主學習


中學校刊編委會編輯來郵,邀約做訪問,題目是自主學習,欣然應允,因帶着欣賞。早幾年常有同學邀約,多是因要完成通識教育科的校本評核。今次較特別,為校刊編寫文章是為同學服務,不是為個人考評。

同學的回郵非常得體,除表達感謝外,更讓我選任何復活節學校假期的一段時間進行,說明只需一小時,訪問前一周會預先提交問題。

在往來的電郵中,有點好奇,曾問及主題,及為何找上我。原來不是老師決定及介紹,是自行在互聯網上,以關鍵詞搜尋,看過名字及閱讀了相關文章,碰了幾次釘,輾轉找上。

我笑着回應,這行動已擁有主動自主探索學習能力,不用再做訪問了。

訪問當天,來了三名中五、三名中四,共六位編委會同學,各司其職,分問,錄音,拍照,並一同記錄。我平常說話急促,教育術語多,怕她們不明白,蓄意慢下來,逐點解釋,原來有點過慮。

一般的訪問,都是擬好題目,一問一答,筆錄,做撮寫。我常想有點互動交流,會反問:同學是如何理解自主學習?個人有什麼自主學習的經驗?學生認為的「自主」,跟教師要求的「自主」是否相同?更期望同學能從對談中整理觀點,有新認識,不拘囿於已準備的問題,是有點過份要求了。
完成後同學們連番致謝,大方有禮。

有點反思,訪談其實可以有很多目標,不一定要讓同學透徹理解什麼是自主學習,「小記者式」的訪問及報道,也是非常有意義的學習。

謝謝嘉諾撒聖瑪利書院的同學,讓我思考多一些什麼是學習

2016.3.3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數學挑戰題的意義

網上瘋傳某小學小一、二數學挑戰題,在直算式中,以不同英文字母代替數字,要找出字母是什麼數字,一共有十一個字母。

題目需花很多時間推算,家長也做不來,質疑為什麼初小學生要做這些題
目。

學校主任解釋,這些是趣味數學活動,與程度無關,只提升興趣,讓學生習慣高階解難題。

網上只傳上名為數學挑戰站的第一條,不知其他題目是什麼,有什麼學習目標,和是否每個學生都一定要做,很難判斷其實際作用。

總有小一、二學生能找到答案,可能因為夠專注,肯做肯試,亦可能有較好的邏輯推算力,但是否一份適合所有學生的習作,及如何利用,校內的教學領導的專業知識益顯重要。

以提升興趣和動機來說,一小部份學生的成功和愉悅,會不會是建立在大部份學生的失敗和沮喪上;為什麼這些就是小一、二生的高階思考?所謂對較好能力學生的解難題究竟是學生掌握「進位」、「對位」「代號換算」、「篩選」、「不斷嘗試」,還是情意上夠「專注」、有「耐性」、不怕被失敗「打擊」,以至曾被教過,循某些步驟得出唯一答案,這是不是解難高階,值得商榷。

印象中,這類挑戰題,坊間的尖子、資優課程習作、「奧數」敔都會出現,好像連TSA也有類似的代數式題目。資優嘛!題目就越出越刁鑽,也就要越來越多的操練。

我們真正需要的資優尖子,不是埋首做挑戰題,而是對周遭科學數理現象產生濃厚興趣,好奇主動,會多閱讀,做專題探究和研習。

2016.3.23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另類成績單

一直有追看趙永佳、何美儀以家長角度,寫教育及學習問題,上星期日的一篇,就描述了其小兒子與其他幾位朋友,休學半年、進行自家學習(優學) 的小總結。

趙、何的文章都很動人,能讀出孩子們學習生活的歡樂和得益,這篇的題目特別寫明是優學成績單,記錄了八類的學習活動,從户外機構參觀、地區探索、遊歷,户內的創意藝術活動,到專題研習等等,都是孩子們自己記下的體驗和感受。

這是一份另類成績單,沒有我們熟悉的分數,沒有多少科不及格、多少項目不達標,孩子們只為自己在活動的感覺、享受程度打分,且全都是高分,高分是展現孩子們的積極和投入活動。真正的成果,應在全情、全程投入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展示,包括各類協作、思考、解難、創意,反思,以至需在活動中運用的溝通(讀、寫、說、聽) 和運算能力。

這份成績單不討好,不容易被認同,因為答不出「即是幾多分、哪個考第一,我比平均值高多少的問題。」是一種真正以學生為本、理解和接受差異,為每一個孩子訂做的成績單,其信度和效度不建基於統計學上的相同和相異(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而在與孩子們共同參與活動的觀察、分析和總結,是一種俗民誌式(ethnographic) 的記錄。

相信永佳兄是非常滿意這份成績單的,但字裏行間,總隱然有一點優學一年後,如何回歸主流的憂慮。而且亦只有充分條件才可休學來優學。

優學年的一個體驗,對孩子們來說,是入了學習的寶庫;優學年的實驗,是對規範化教育制度的好鏡子。

2016.3.1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學專業支援

過往十多年,因着幾項基教育基金的撥款,有機會在大學,帶領一隊資深教學專家,到學校前線,與中、小學教師携手協作,提升教與學的效能,這一種有着師傅(mentor) 、教育顧問、學校領導、課程指導、教學專家、教室支援、數據解讀、學習促進、互動學習、催化改變者(change catalyst) 角色的工作,極不易為,經驗及累積的學校改進知識相當寶貴。

今學年轉換了工作,驀然回首,談談看法。

在教育及課程改革的浪潮下,「新」教學要求接踵而來,被日常大量教學事務壓得透不過氣的教師,仍然願學、願改變,需要的確實是有質素的專業支援,分析和解讀新課程及教學在「本校」的「可為與不可為」。專業支援要發揮效果,不是舉辦一、两次講座,述說新改變如何美妙、方法如何有序,而是要透徹理解校情、既要展示專業知識,又能令理論得以實踐,改變才可以「落地」,才能取得教師們的信任及信心,行動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支援人員與學校的協作,不是靠學理知識霸權,而是要建立較長期伙伴關係,用心輔導,共同嘗試,催化改變。

支援隊伍沒超然的知識和能力,駕馭一切教學失效問題,但一定要是不斷互相學習,不趨吉避凶,敢於面對難題與挑戰,才會持績進步,引導學校改進。
美國學者Martha Sanstead在期刊Educational Leadership (1/2016) 亦撰文,分析較長期駐校專業指導與教師的協作。

與國內外學者交流,無不羨慕香港的創新,敢於資助,讓大學的專業支援,才能持續有效,人才和知識,才得以總結和承傳。

2016.3.10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資訊科技促進自主學習


資訊科技高速發展及普及化,其促進學習的功能不言而喻。電子化教學更是學校推行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取向,可分為三大類。

一是因為互聯網上搜尋資料,量多而快捷,要求學生作專題研習、搜尋答案,以至查字典作預習等,難度較以往低,方便程度高,學生也就較有動力完成學習要求。

不過完成課外或課前習作是否是有效學習就要視習作與學習目標是否緊扣,及如何在大量搜尋中選取恰當的資料,及掌握篩選、分析、綜合、評鑑資訊的能力

二是因為有moodleschoology等儲存、提取預早準備的教學資料如影片、練習、試題、及閱讀材料的電腦軟件及平台,學生都可在課前課後延伸學習,也能促進學習的自主性,動機較高的學生,都會主動重溫教學影片或做練習,尤其是當再聽講解能加強理解難點,或習作要求與測考相關的時候,而且這類軟件亦有統計學生做習作的數據,能知悉學生成績,作回饋或監察。如要求學生在家做好凖備,再回課堂討論、分享、總結,就是翻轉課堂了。理論上,凡學生肯投入,願花更多時間延長學習,效果必定較好

第三類是課堂內的電子教學活動,即如何利用教學軟件,提升課堂上搜尋及整理資料、回答問題,總結討論、及促進師生、生生互動等;嚴格來說,這些促進互動的課堂活動不算是自主學習,是利用電子教學軟件優化教學,其有效性不應是來自新鮮新頴的感覺,而是是否用得其所,達至學習目標。

2016.3.03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