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教育之前,很容易找到共同答案,就是提供機會,要求學生努力讀書、考好試,找好工,賺錢脫貧。學校教育制度就是靠標準測考,以篩選排比定學生優次。
幾十年來,這個制度從沒改變過,都用同一標準選「美」,亦即是說,大部份社會人士、政策制定與推行者、家長、學校教育執行者,基本教育觀念沒有什麼轉變,都是抱緊「應試為本、優勝劣敗」的原則。
不只是香港、東方社會的每個國家的教育觀念也差不多,在集體學習的過程中,就是競爭比併,統一化、標準化、工廠化學習,就既便宜,又有產出。
偶爾有能力、有知識的中產家長,會嚮往教育自由度較高的國際學校、直資學校,甚或提出「自家教學」的觀念,都是少數,最受歡迎的仍是有歷史的傳統名校,都想像子女會因此有好成績。
偶然亦有標榜具特色,有另類課程、多元課外活動、其他學習體驗的學校,但TSA、DSE等成績一出,紛紛復「操」。
制定政策的,一邊描繪美麗願景,「學會學習、照顧差異、提倡創意創新」等等,一邊施以測考監控、減資源、殺校等措施,漠視個別學校努力,自不然會忽略融不入學校工廠的孩子。
這不是控訴或批判,是現象;也不羨慕歐美的教育制度、外國孩子的自由,因為教育是漫長的,深受文化規範,只能「在地」改進。
2016.7.2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