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成果

中學文憑試放榜,細閱了兩份報紙的相關新聞

一如以往,尖子的成績都廣受報導,今年有四位同學考獲75**,都出自傳統名校較往年少,亦沒有突顯某校出了多少位狀元,有點「贏在起跑線,不足為奇」的感覺

反而65**的優生有較大篇幅報導,尤其是來自屋邨基層家庭,又能摘星的孩子
有幾篇特別以住劏房、在不溫飽的環境下仍努力不懈,刻苦奮戰,考獲上佳成績,是典型東方社會,讀書脫貧的故事。

殘障孩子們走出歧視,挑戰自我,繼續升學的報導,仍令人感動。

有幾所學校都是以第三組別學生為主,今年都或會有十位、八位同學有機會進入資助大學,教師們應感欣慰。

有一篇特別吸引我,是一位6優生的媽媽曾是Band 3學生的教師,提到更重視子女及學生的品行,而不是侃侃而談,怎樣打造狀元。

這些都是每年放榜,傳媒關注的教育成果,幾篇報導,難以涵蓋,亦易以偏概全,不過基層及弱勢學生的成就,越來越為人樂道。

做了多年學校改進的專業支援,接觸來自不同家庭背景、早被標韱為不同組別的學生,對學校教育成果,及其歸因有很深感受,常帶着一連串的疑問,尤其是要用什麼指標去衡量一所學校的價值及其教師的付出。

狀元的多寡及他/她們的優秀成績是來自個人的努力?家庭的條件?學校的教育?補習的作用?

除了多了幾位入大學學生外,其他同學成績有否增值,有否失去學習動機?

為什麼沒有品德、服務、綜合體藝的DSE榜?

2016.7.2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