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程角度看中史科

原來二十年來,經歷了教改高峰期,新高中衝擊,中史科課程一直沒有改變。

可能在學校內,凡提到重整、改動、增删課程內容及學科知識,都引起爭論,多是為保衛學科的「地位」而發聲,都大聲疾呼學科的價值及重要性,更覺得科目不受重視,被邊緣化、矮化之類,最好就是全校必修,大增課時,由中一起打好基礎,一直讀至中六,考好大學入學試,繼續進修鑽研;卻鮮有較宏觀的看在科技發達、知識爆炸的年代,學生的學習應如何適應。

社會不斷發展,學生在學校應學什麼一直在變。早於1939年,Harold Benjamin杜撰的故事,談劍齒虎課程(saber-tooth curriculum),明喻了課程不能抱殘守缺,不斷轉變是必然的。這幾年的課程文件,更強調學會學習,培育共通能力,推行自主學習等等,已說明「授之以漁」的道理。

我沒修讀中史科,也就沒有歷史知識如何蘊藏豐富的枷鎖,「朝代興替、治亂興衰、遠古文化、偉大發明」等知識,都從小學、課外閱讀、遊歷體驗中得來,也不錯。

所以,從課程發展角度看,把大量知識統整是理所當然,「詳近略遠、古今並重」都是簡化了的口號,概括增加或删減的課程內容,無爭辯意義,真正值得討論的是想學生在這科學到什麼?是要對歷史事件的細節記得滾瓜爛熟,能娓娓道來?是要掌握各歷史事件的共通概念,以古鑑今?還是要植入愛國觀,服膺於專制、或批判帝制,鼓取共和?還有......

探討如何在有限課時內,學得有效有趣,使學生不離棄這科,更為重要。

2016.9.2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