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學習社群的討論

久沒到學校前缐作專業支援,怕離地。今年組合了四所小學,共二十多位老師,以學習社群的模式,嘗試以科為本,推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無成規,最理想的是能提升學生主動性,自我承擔更多責任,持續學習。
但當把理念化為實踐策略,殊不容易。

有學校以一個學習單元,三、兩堂課為基礎設計,課前要求學生預習,上課時要多小組活動,多學生分享、表達、展示,課後有延伸課業,更希望學生因在學習歷程有觸動、有好感而主動閱讀,尋求相關知識。

老師們意見紛陳,上述根本就是好教學的流程,推不推行自主學習都應如此;有說預習目標要清晰,緊扣學習內容;有認為小組活動前要學生先讀資料,看教學影片;有覺得討論時不能無的放矢,交流後有系統總結等等;討論最多是如何設計課後課業或任務,應否有多元化的選擇,照顧差異,和讓學生自主。

有學校則會把「想教」的學習策略放入課程和要教的課文內,如何配合要教要考的「字詞及語法」,更是一大挑戰。該校用圖書教學的二十多課節,推自主學習,選自訂學習目標為策略,真正的自主,是學生能自主,自我訂下要多閱兩本圖書,或把圖書化成劇本並演出,但好像又要考慮評估及所謂「實質」學習,不如引導學生以學多少個字詞為目標。

老師討論時,也有點苦笑,又要放手,又要捉實,如何平衡?應否放膽讓學生自主也就很煩惱了。老師的苦惱,對我也是一個很大的警覺。

教師持續進步,靠的是這些專業學習社群的寶貴討論。

2016.10.2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