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途中,電台嘉賓論中史修訂課程,聽得最多的是「這樣要講」、「那樣又要講」、「怎夠時間講」,或者是教師口頭禪,唔「講」唔得,「講過」就是「教過」、就是「學過、學到」?想起近年常被邀請談「自主學習」,培育學生自學能力,有點活在兩個世界的感覺。
忍不住細閱課程文件,無論用什麼「古今並重、詳近略遠」的解釋,以不修中史的局外人,及從一個十五歲中三學生的角度看,想象到如何能學到課程涵蓋的史實及重點,或者要用急口令唸教科書內容的教學法。
難怪都大聲疾呼要增加課時。
我有偏見,在初中,除了需反覆學習及運用的語文及運算能力,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愈少愈好。基礎知識都要連繫至學習「動機」和「好奇」,只為將來有興趣學什麼鋪路,所以初中學生做科研專題探究更有學習作用。以文化歷史知識為例,初中學生為什麼一定要記每朝代的事件及重點,而不是用幾個史實解釋一個歷史概念。教得好,有興趣,學生就會被感染,自會閱覽其他史實。
這就是「教中史不正確」了,不全面、沒時序,也就是把中史「西史化」、「通識化」、「邊緣化」、「泡沫化」!沒那麼多陰謀論,只想著學生如何達至學習平衡,有興趣持續學習。
再讀修改課程的原因和理念,第一、二點都說切合學生未來需要,並以學生為本,提高興趣,但修訂前做了多少調查、研究、聚焦討論?尤其是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意見如何得知?如有,為什麼不放入諮詢稿作佐證?
2016.10.0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