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茫無頭緒,只好參考Henry Levin、Michael Fullan等學者的理論,大抵都是要有共識、有策略,目標可遠大,但要循序漸進,從小做起等等。
大學的支援,不能純靠學術權威,更應是憑證為本(evidence-based) 及數據推動(data-driven) 的 。當年資訊科技雖沒現今發達,亦未有大數據的名詞,但用Excel、SPSS分析量化數據,及透過訪談、觀察等等理解學校狀況,對學校改進非常有用。
當年的協作是自發自主的,並不是教育政策的要求,也不是為應付教改課改而出現;大學與學校,都在安全的環境、平等互重的原則下,找出問題,訂立共同目標、部署策略、逐步推行、檢視成果、再反思改進。
這樣的協作,是有意思的,因為從數據中找問題是為了學校的改進,不是作競逐比併,也不是為應付監察,不找待罪羔羊,學校各持份者的共識就容易凝聚,改進的阻力與誤解都相對較少。後來教改課改的點子如潮湧至,改進都是為了「應付」,不再「憑證」了。
這段早期學校改進,並不如理論所述,跟策略計劃就可以成功。以凝聚校內共同目標而言,很多時都南轅北轍。舉一例:學校的公開試成績近年持續下降,這是事實,但當共同探究如何改進時,有認為要加補課時間,取消大量課外活動;有認為此舉剝奪學生其他學習體驗;有認為只因學生懶惰,沒什麼可做。
所以,學校的改進,不是有一條方程式,也不一定是全校所有人都動起來,讓多個小組自發的就問題找改善方法,效果可能更好。
2017.8.10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