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極都唔明

龐永欣引用了一個教經濟學「規模效應」的例子,解釋教師透過一條「好或壞」的總結式提問,得出一個集體答案,是無意的洗腦,沒幫學生思考。

我也教經濟,初出道時也有類似經驗。自以為很熟悉學科的概念,援例恰當,在黑板上邊畫圖,邊落力講解,大聲提問:「當價格下降時,需求數量是否增加?」全班轟一聲的說「是」。

學生大約是第二組別,很專注,努力聽講,大抵經濟科與日常生活多點相關,又不太多背誦,都好像很易明白。我教時亦很有滿足感,自我感覺良好。
測考成績出來,過半不及格,才戳破了上課時的良好感覺。

我又更努力的教一遍,但成績也好不了多少。為什麼如此簡單的價格與需求數量關係,都答不到,怎會「教極都唔明」!

經歷了數次打擊,才嘗試尋找學習失效的問題何在?

學生原來是如此想的:現實上,當漢堡包價格下降,他不會多買包,會去買薯條。我們當然可以大駡學生學得差,需求定律的定義也搞不明,但這真是他們的想法和體驗,而且他們的腦袋要裝的、要記的也不少,不只得一條定律。

教師自己熟習概念,很有條理,問題都極富引導性,指向正確答案,也就以為教得好,夠暢順;其實不理解學生學習的難處,及如何把難點用更多方法演繹,讓學生用更多過程時間(process time) 思考。

類似上述需要澄清概念(concept clarification) 的教學,教師的引導確實重要,但如何幫學生思考及鞏固(anchor)  ,才是有效學習。

不過現在又走向另一極端,全要學生自看資料,上課只討論的「自主學習」,也不恰當。

2017.8.03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