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中,與同伴探古絲綢之路,由烏魯木齊出發,經天山北路到伊寧,回走中路,跨唐古拉山到庫車,再走南路,到和田、喀什。
當年,教師都趁長假,到國內遊歷,尋歷史印記;文、史、地的教師尤其熱衷,不怕旅途艱苦、住食惡劣,是一個刻苦經歷,一種磨鍊。當時沒數碼手機,相機菲林都很貴,要算定帶多少筒,每拍一張照片,都深思熟慮,更會拍些幻燈片,作教材之用。現在的年輕旅遊達人,會找各城市的十大吃買玩,食物先由手機咔嚓咔嚓的吃,很難想像。
七十年代初已回內地,仍要儲備糧票,用人民幣外匯券,沒有吃喝玩樂的旅遊感覺,是經歷和學習,閒走街頭市集,感受民生民風,穿梭湖泊山峰,驚覺大自然的奧妙。
那年,走天山北路,都只能坐擠廹不堪,烏煙瘴氣的公車,路的兩旁是無邊際的戈壁沙漠,途中要停下過夜的平房旅舍,沒浴室,大、小二便也只能在屋後草叢解決。一大房有八張碌架床,深夜,闖入五、六個彪形大漢,一身煙味汗臭,都是運貨大卡車的司機及工人。
當年,年青樸實,不懂厭惡,也不懼鼠叮蟲咬,只想着下一站是浪漫的賽里木湖,要停一夜,翌晨可以掏湖水,擦牙潄口,湖畔走一段,看飛翔水鳥,草原放牧的牛羊,才深深感受從沙漠到綠州的喜悅。
途中,常聽到北彊阿勒泰山區的美,及年青男女,乘伐木順風車,獨闖喀納斯湖之勇,應是像區家麟的大學生了。
2017.8.1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