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學習差異應是恆常和內化的價值

半年前,蒙「不一樣教育節」的主辦組織 (包括「教育燃新」、「好單位」、「教育大同」及「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等) 邀請,為他們編撰的書籍《十二道不一樣的教育》寫一篇有關學習差異的文章,為其中兩間學校的照照顧學習差異策略作總結,欣然應允,成下文。書本月出版,順作推介。

前言
這不是一篇有關學習差異的概論,這裏沒有兒童成長和學習理論的推介,也沒有提供解決差異的方程式(很多策略已以系列文章形式,多年來在本欄介紹),亦沒甚麼微言大義,只是個人在有關課題上的最後總結和想法

回首三十年教師培育的工作,早期特別強調在課堂上如何運用教師的魅力、教態,用有節奏、清晰的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後有層次的鋪排教學內容、設計作業,要求學生努力,「考好」考試,是教人「教好」書。

為什麼仍有學生落後、學不到?

是因為我們沒真正理解學生,未能易地而處,沒接受學生的潛能、學習習性、前備知識都不同,以為說得清楚明白,學生一聽就懂,不明白學生「為什麼不明白」。
也就提出「學得到才是學」,要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和經歷的不足,運用多元教學策略,要教得豐富(teach rich),為學生提供更多「輸入」(input),並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回饋、鞏固和「鎖緊」(anchor)學習等等,學生都投入學習,動機高了,學多了。這並不是代表學生的學習產出(outcomes) ,尤其是學業成績等同了、拉近了。

為甚麼落後生仍追不上來?

就是因為人有差異,智能、活力、態度、習性都不同。所以,照顧學習差異,不是追求同一學習效果,而是希望學生能有持續的學習動機,亦要把「人人都學得到」的目標轉變為「人人都『仍』想學習」,人人都在他們現有的基礎上進步。把這個理念置於班內有三、四十位不一樣的學生時,困難就大,要針對大部份學生而訂定具體教學目標,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使弱生仍有動機學習,恰當的課程(即適合的學習量和深淺程度)以照顧大中流的學生,最強的學生要有挑戰習作、延伸閱讀、學習小組以伸展(stretch) 學生潛能,既不能要求學生有劃一的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s) ,用較開放的態度接受不一樣的習作、多點回饋予學生,多類持續評估形式,是照顧學習差異的策略原則。這並不是說差學生可以做少些,為他們降低要求;其實,教差生的老師的教學設計更困難,材料要多,節奏要快,教學活動轉換要頻,只是不能期望他們與優生有同樣成績。當一班內的個別差異特別厲害時,只能在課後作小組及個別處理。

所以,我們不能用簡化的策略名詞,如適異教與學(differentiat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合作學習或自主學習等,說成是照顧學習差異的萬應靈丹,要有針對性的設計。
上述這些經驗,不只是來自論文和書本,更多是前線教師們不斷思考、嘗試和實踐的成果。
真要追趕同一成就嗎?

每次談學習差異這個課題,都像傳道一樣重複:人的差異是必然的,學習亦然,接受學習差異是每位教師應常放在腦袋的觀念,變成恆常和內化的價值,這個課題就不用出現和再討論。事實上,西方的文獻都甚少研究一個策略,以照顧差異,因為他們都接受孩子們各有不同,學習有差異是正常不過的事。

其實,我對非主流的教育,尤其是課堂以外的一切學習,認識很淺,對重視孩子們的不同才華,提供平台讓他們盡量發揮潛能,以至不斷尋索另類學習模式的機構和單位的無私付出和努力,深深感激,望共同努力,為孩子們提供多元和不一樣的學習機會和經歷。更重要的是,社會不應再只用同一個標準,得一份成績表去判斷教育及學習成果。
才是真正的「教書育人」。
2017.11..13 原文刊於教協報676期〈見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