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議題上,一直都認為如何照顧學習差異為最重要。教學就是以人為本,學生智能、習性不同,幫助他們的學習的方法自然有異,要有針對性的規劃和目標是自然不過的事。可惜學校被要求每三年寫一次學校發展計劃,列舉三項關注事項,又好像次次要有新猷,把應是學校永遠關注的照顧學習差異淪為機械式的某一輪學校學校計劃中的三年關注事項之一,三年之後就擱置一旁,搞其他自主學習、STEM、以至將會一窩蜂式出現的國民教育及基本法學習等。
這本也無可厚非,可惜學校受三年規劃的影響,也就傾向全校尋找一個策略,分三階段進行,以為這就是好規劃,此種做法以小學為甚,所以全校都推行「合作學習」、科科要做「分層工作紙」,究竟這些所謂策略是如何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様性,而又有效果,其實一知半解。例如合作學習的最大作用是透過組別經營,令學生多些機會參與課堂的討論,學生的互動性增強,學習氣氛改善,卻沒有什麼針對性的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效能,這不是把學生不科學的分成「高、中、中、低」能力,就以為照顧差異,是主觀願望,沒實證的。又例如設計分層工作紙給不同能力學生填寫,就更令所謂能力較差的學生永遠填答低端工作紙,會持續被「弱化」,永不超生。有在推行自主學習時,把六個年級分成三階段,機械的分成什麼「自理、自習、自學」的策略,對這些太空泛的「自」字頭策略有什麼效果,也是似明非明。這固然是因為校內專業領導和討論不足,也和應付那外加的監管,包括要提交創新學校發展計劃、或要面對校外評核的要求有關,總之相互抄擇,人有我有。
曾寫了三個有關照顧學習差異系列,亦引述了學者Hattie 有關學習效果的大型元分析研究(meta-analysis) ,列舉了九百多個有顯證的學習(visible learning)的策略及因素、及其效果,但卻不能,亦不應從中選一個最高效應值(effect size)的作為照顧差異的靈丹。
所以,照顧學習差異要一定有針對性規劃及目標。
先談中學。多年前的工作坊,曾選列了十多二十項涵蓋了班級組合、課程整理、教學策略、學生自學、以至學習氛圍的策略因素,供教師們討論,並做了小型的調查研究,理解在校推行的狀況,及心中認為那些因素較有效照顧差異。從推行、以至有效感來看,依次是能力分班教學、小班教學、課程調適及剪裁,然後就是班級經營、小組式額外教學輔導、補課等。所以,在教師的心目中,教「少」些,無論是人數、還是學習內容,最能照顧差異,教不完課程,就只好補課。分析數據時,我在想,這裏有點吊詭,教「少」些可能只針對第三組別學生,補「多」些又是否只適合第一組別學生呢?這些調查數據其實都是整體觀感,無針對性的問及照顧學習差異的某一策略是為甚麼能力學生、學甚麼科目時最合適。
這觸發了我試寫這個系列,從實際問題上探討,如何照顧學習差異。
試舉一例:在中學,對教師來說,最實在的教學目標是提升整體學生在DSE的成績,有甚麼方法能令在同一組別內的相對「高、中、低」能力學生都持續有動機學習?資訊科技的進展令教學影片易於製作、接觸及重溫,是否照顧學習差異的竅門?下期會分析各類自製教學影片如何照顧差異。
(照顧學習差異系列四之一)
2017.12.04 原文刊於677期教協報〈見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