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民主牆事件處理恰當


朋友問教育大學民主牆事件,在處理犯錯學生上,不公開姓名罰則,有什麼意見。
我不避嫌,認為非常恰當,此亦是我個人教學經驗的體會。

初出道時在收第一、二組別學生的中學任教,是訓導組的一員。一天,洗手間內有學生用箱頭筆寫上痛駡某教師的語句,夾雜粗言穢語,當時來說,是大事,全校震驚,誓要揪出犯事者,公告天下,要施嚴刑峻法,記過停學,這個其實不是什麼大奸大惡的中三學生,只因一時衝動犯錯,之後更一蹶不振,無心向學,聽其他同學說他畢業後不務正業,最後連生命也失去。

我自此耿耿於懷,為什麼要高捧訓導權威,不願理解、聆聽及寬恕學生的憤怨。「易地而處」,也就成為我教書育人的座右銘。

這十多年常到前線做學校改進的工作,聽了、看了優秀教師們如何面對問題學生,也受他們感染,多從理解每一代學生的行為及表現看教育。很多衝突都是來自一時的衝動,發泄對權威的不滿。
毫無疑問,無視別人喪子之痛,張貼幸災樂禍的標語的行為令人極度心痛,需要高度譴責,但作為以「教育為本」的大學,回到教育的本質,是要堅持的。

人性確是有很多盲點弱點,很多時需要有些規律,但更重要的是透過教育,令其自律自省;透過賦予機會,讓其感恩,成為更有貢獻的人

2018.2.2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學童之苦


原以為,香港的教育很有優勢,一方面是東方社會的家庭重視孩子的成長及學習,都對子女們有要求,學習都有目標,不會太自由散漫;另一方面,西方教育強調學生為本,重視個人的潛能,可引發兒童學習興趣,內化學習,具創意,能自我探究及解難。能融和東西文化兩種制度的優點,應無往而不利。

事實上,學童正承受兩種文化及制度之苦。

重視子女成長的良好願望,卻變成虎媽式的訓練,既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又不斷透過在大量測考競爭中,展示如何優秀出色、及不能瞠乎人後。有需求自然有供應,學校都把教育心理及學習理論的專業知識拋諸腦後,以艱深課程、海量家課、密集操練,務求谷出短期成績,以符「虎家長」的要求。

二千年的教育及課程改革,引入很多西方教育制度的元素:要發揮孩子的潛能,照顧其學習習性,培育學生的內在動機,自主性強,能自我尋找知識,掌握新世紀下所需要的共通能力;在實踐上,既高舉「學會學習」的旗幟,及建議推展專題研習、閲讀、體驗學習,高階思維、自主學習,
STEM, 以至各種校本評核等等,都是很吸引的。可惜,浪漫式的引入新猷,又不檢討原有制度之惡,簡單至應擱置或取消只帶來大量操練壓力的小三TSA/BCA,仍欲拒還迎。

苦的就是任制度欺凌的學生。

2018.2.1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依樣畫葫蘆

上星期寫了〈教作文〉一篇,感嘆學生都被訓練成機械式填句,文章是要由「三段、四素、五感、一種感情、兩項手法」合併及打造出來的。

不在前線教學,可能不知現今學生的學習問題,有教師朋友認為,不逐點餵食、不提供填答框架,根本什麼也寫不出,這也許是對的。只是想,這種餵食式教學是否適合不同能力的學生。

我這代讀中、小學時,學習迥然不同,是另一個極端,老師除把範文解讀,學懂字詞、課文主旨、段落大意之外,文法、修辭之類也沒太多強調;作文課時,老師只出題目,連是記敍、描寫、還是說明文也要各自審題,有同學可以揮筆直書,瞬間成文,有在搜索枯腸,如何運用那貧乏詞彙不過,都真正在作文。

回想起來,中文的知識和書寫能力,可能是靠高小、初中時,迷上閱讀武俠小說及章回小說而積累回來的。

學生其實處於一個很吊詭的學習狀況。本來應該要多閱讀,潛移默化,語文知識和能力會增長,寫文章也會得心應手;本來要求學生們能主動、自主學習,要有想像力和創造力,能適應新時代對能力的要求;但在教學行為上,卻不斷設框畫界,要依樣畫葫蘆。

其實我們沒有接受學生在學習產出上(learning outcomes) 的差異,連很個人化的作文,也要標準化、要統一要求。
2018.2.0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作」文

群組上傳來教中文作文的工作紙,教師鉅細無遺的列明寫記敍文的各段要求:第一般必須用四素句(時、地、人、事),缺一不可;第二段則必須用五感描述,由中心點開始,由近至遠;第三段必須記錄進行時的活動,必須用排比句及比喻句,第四段必須記錄一件特別事件,詳細描述及要用人感句作結。段段附以大量例子,務必跟那些「必須」成文。

這種設計以為可把學習目標明細化,可保證學生能有文交,又學會語法文法,對能力稍遜的學生有裨益。

中文不是我本科,常常不敢評論,只是覺得這並不是學生有感而發的文章,只是機械式的填答工作紙。

對於有些需澄清概念,需由淺入深的解難科目如數理、經濟等,用通達學習法把學習階梯化、細分目標是較合適的,但把語文科要抒寫情感的作文也機械的教和「造」出來,總是有點不以為然。

去年支援小學中文教師教描寫文時,都一定要教和用五感及擬人法,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學生在現實環境,如逛公園時,只有三感有強列感受,而又描述細緻,就一定差過能「作出」五感的?他們只是三年級學生,為什麼要有名作家杏林子的感受,和依足其修辭情感而作文?

我們都希望學生多些自發動機、自主學習,教學行為上卻捉著其手,一筆一劃的「造」文。

2018.2.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