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寫了〈教作文〉一篇,感嘆學生都被訓練成機械式填句,文章是要由「三段、四素、五感、一種感情、兩項手法」合併及打造出來的。
不在前線教學,可能不知現今學生的學習問題,有教師朋友認為,不逐點餵食、不提供填答框架,根本什麼也寫不出,這也許是對的。只是想,這種餵食式教學是否適合不同能力的學生。
我這代讀中、小學時,學習迥然不同,是另一個極端,老師除把範文解讀,學懂字詞、課文主旨、段落大意之外,文法、修辭之類也沒太多強調;作文課時,老師只出題目,連是記敍、描寫、還是說明文也要各自審題,有同學可以揮筆直書,瞬間成文,有在搜索枯腸,如何運用那貧乏詞彙不過,都真正在作文。
回想起來,中文的知識和書寫能力,可能是靠高小、初中時,迷上閱讀武俠小說及章回小說而積累回來的。
學生其實處於一個很吊詭的學習狀況。本來應該要多閱讀,潛移默化,語文知識和能力會增長,寫文章也會得心應手;本來要求學生們能主動、自主學習,要有想像力和創造力,能適應新時代對能力的要求;但在教學行為上,卻不斷設框畫界,要依樣畫葫蘆。
其實我們沒有接受學生在學習產出上(learning outcomes) 的差異,連很個人化的作文,也要標準化、要統一要求。
2018.2.0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