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文言文教學 (一)

今年也有到學校作專業支援,組合了三所小學的教師,共同備課和觀課,互相交流觀摩,探索學習效果。我很珍惜這種機會,怕只在大學內長時間培育教師,會失去對前缐教學的觸覺。

其中一校的教師,竟選了文言文教學為課題,目標是期望能提升小六學生對文言故事的興趣,不抗拒,不恐懼,並運用合適的閱讀策略,理解文言文,並可銜接中學中文科的相關學習。

這是對教師、學生和支援人員,一個新挑戰,大家都很興奮和投入。這個自發設計的課程,不受教科書影響,不需應付大考小考,亦沒有要像TSA操練基本能力那麼「淒涼」,也就能拋開包袱,真正從如何設計一個嶄新的課程的各項元素中,開始討論。

我們列舉了一連串的問題:最重要是為什麼要學?應學什麼?如何學才學得到?學生如何才能展示所學?

第一個問題的討論最熱烈,亦最重要。因為要令教師明白今次的嘗試,不是跟既定正規課程而教;也令學生感覺到,學習不是純為了考試。

學什麼的問題最多爭論,目標是否太多,感受文言文的樂趣重要,還是要掌握解讀的策略?

如何學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思考和設計,要輸入什麼學習材料,如何幫學生建構知識和能力?

除測考外,有什麼其他方法能展示所學呢?

2018.3.2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取消小三TSA/BCA

教育當局將會就應不應考、如何考TSA,或改名成基本能力的測試 (Basic Competence Assessment , BCA)而作決定,那就乾脆取消小三TSA/BCA
2000年提出TSA有兩大目的:「系統評估」和「改進教學」,更強調是低風險的考試,以免重蹈升中試及學能試的覆轍。「系統評估」就是定期監察全港學生中英數的基本能力, 好讓人知道教育制度的表現;「改進教學」就是透過測試,理解學生在那部份能力較弱,或有困難,而作針對性的改善。可惜,這兩個目的,在年年必考、記名、記校,越考越艱深刁鑽的高風險的安排下,不但異化了目的,更帶來對學生學習上的惡果,尤其是對初小學生。上一階段的檢討已清晰反映。

要知道整體教育制度的表現,抽樣考、不定期 、不記名,已完全可以做到,只當作平常練習的低風險評估,才真正展示學習表現。刻意把TSA變成高風險的評估,監察個別學校學生分數,目的在凸顯差異,以方便監控,又認為要問責,教師及學生要有壓力,有恐慌才努力,是不接受學生學習的多樣性,製造操練之根源。此與對學習效果背後的因素,及艱辛的教學狀況,無知而又不理解而作出的。其實,學生的家庭及社經狀况、其前備知識(prior knowledge),對其考試分數有更大相關。學校教師完全明白教弱勢家庭學生是如何困難,遑論那大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至於TSA的改進教學功能,也就是透過評估以促進學習(Assessment for learning),更有誤導成分。一年一度的統一測試,是總結性評估(summative assessment), 延後的成績報告,對參與當屆應考的學生完全無助,夾硬以這些評估成果改進下屆學生,不恰當也達不到效果。真正能改進學習的評估是多次、短期、持續的,可以是短測小考、提問短答(quiz)等等,很多元化,是形成性(formative)評估,關𨫡個別學生的「可發展區」操作,即時知道學生是否學得到,讓教師盡快檢視評估成績,決定是否再教或給學生增強學習(reinforcement) 學生要獲得即時回饋(feedback)才能得益,評估才真正促進學習。

改進教學及學習確不是因為考TSA, 好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盡早理解學生學習上的難處,包括學生的已有知識,及學習內容上的重點、難點而設計教學;更要盡快從學生的學習表現中找出教或學上的不足,然後對症下藥,制訂不同形式的回饋,這才是真正在持續評估學生表現中改善教學;這類評估,不一定是靠用紙筆測試,TSA根本達不到上述改善學習效果的目標。

用標準試的表現改善教學,就是相信比併、壓力和操練,用於高中DSE的公開試或許有點作用,但對小三學生完全不恰當。凡只針對標準試的教學,教師最易做,只需不斷就試題重覆講解,加強操練,大量習作,補課等,更不用照顧學習差異, 只希望人人都被操到達標
TSA已變成高風險的監控工具,學校及教師就被迫以TSA試卷為藍本,把歷屆TSA題目反覆研究,考什麼就教什麼、操什麼,小三考就由小一二開始操;更會把考核的「能力」融入日常教學及課程,家課、習作也TSA化,全面受考試支配,學習樂趣盪然無存。
記名記校的小三TSA, 嚴重影響初小的教學及課程,為了應付TSA,除疏忽了考試以外的教育目標,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亦給擠掉,敎師的敎學能力及創意也被弱化,此與教改所提倡的學會學習背道而馳。

期望各學校持分者,包括校長、課程領導、教師,以至家長,堅守專業知識,把學校的改進,學生的利益建立在自己的發展強項或價值上,不隨波逐流,被TSA指揮棒牽着鼻子走。

                                                                         (照顧學習差異系列四之五)
2018.3.19 原文刊於教協報681期見微集

漫步北京舊城區

上星期二,到北京師範大學作學術交流,翌日下午回港,趁早上有點時間,漫步什剎海舊城區。

前年暑假,也趁造訪,從北師大經箭樓、德勝門內大街,走進后海,探胡同,看恭王府,今次想東走雍和宮。途經學校,操場上有初中學生在上體育課,四十多人,在零下三度下,只見老師帶着做熱身,左右上下,原地跳動,同學們都興緻勃勃,之後分成兩組跳大繩,花樣繁多,佇足而觀十五分鐘,寒風凛冽,有點瑟縮,只好續向前走,香港學生,或許也需點鍛鍊。

箭樓是往長城公交車始發站,繁忙,兜兜轉轉,還是回到內大街前。沒什麼非去不可的名勝,也就改走鼓樓西大街。大街兩旁,都是平房、胡同,棠花、西缐、鴉兒 、八步口胡同,沒后海那邊出名,仍很特別;鑽進去,是民居,有點破落,清真小吃、藏式小食,京式羊肉湯、牛肉麵,都有;還有三、兩間學校、小社區浴池、相聲館,舊民風習俗,仍在。每隔百米,都見衛生間指示牌,很安心;遙見鼓樓鐘樓,算達目標,且膝傷未全癒,走回頭路。

走了兩個小時,很舒暢,越走越暖,不過仍步步為營,行人路都泊滿小汽車,公私用單車,橫七豎八,沒落脚之地,應是經濟好現象,被迫走上車路,險象環生;路上煙頭、痰涎、狗糞依然,也是舊區一景。

2018.3.1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刋〈教育心語〉

取消作用等於零的小三TSA

有名人為必考、記名、記校的小三TSA/BCA護航,認為若不如此,TSA作用等於零,學校既不能因學生在TSA考試成績而改善教學,不如不考

那就乾脆取消小三TSA

改進教學及學習確不是因為考TSA, 好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盡早理解學生學習上的難處,包括學生的已有知識,及學習內容上的重點、難點而設計教學;更要盡快從學生的學習表現中找出教或學上的不足,然後對症下藥,制訂不同形式的回饋,這才是真正在持續評估學生表現中改善教學;這類評估,不一定是靠用紙筆測試,TSA根本達不到上述改善學習效果的目標。

用標準試的表現改善教學,就是相信比併、壓力和操練,用於高中DSE的公開試或許有點作用,但對小三學生完全不恰當。凡只針對標準試的教學,教師最易做,只需不斷就試題重覆講解,加強操練,大量習作,補課等,更不用照顧學習差異, 只希望人人都被操到達標

記名記校的小三TSA, 嚴重影響初小的教學及課程,為了應付TSA,除疏忽了考試以外的教育目標,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亦給擠掉,敎師的敎學能力及創意也被弱化,此與教改所提倡的學會學習背道而馳。

前缐教師,已千方百計教導不同能力、習性的學生,請不要打擊他們,不要再標準化初小學生,懸崖勒馬,取消小三TSA

2018.3.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別讓TSA指揮教學

龐永欣質疑有人認為TSA要記名記校才有作用,是不對的,深有同感。

要知道整體教育制度的表現,抽樣考、不定期 、不記名,已完全可以做到,只當作平常練習的低風險評估,才真正展示學習表現。刻意把TSA變成高風險的評估,監察個別學校學生分數,目的在凸顯差異,以方便監控,又認為教師及學生要有恐慌才努力,是不接受學生學習的多樣性,製造操練之根源。

至於TSA的改進教學功能,也就是透過評估以促進學習(Assessment for learning),更有誤導成分。一年一度的統一測試,是總結性評估(summative assessment), 延後的成績報告,對參與當屆應考的學生完全無助,夾硬以這些評估成果改進下屆學生,不恰當也達不到效果。真正能改進學習的評估是多次、短期、持續的,可以是短測小考、提問短答(quiz)等等,很多元化,是形成性(formative)評估,關𨫡個別學生的「可發展區」操作,即時知道學生是否學得到,讓教師盡快檢視評估成績,決定是否再教或給學生增強學習(reinforcement) 學生要獲得即時回饋(feedback)才能得益,評核才真正促進學習。

TSA已變成高風險的監控工具,學校及教師就被迫以TSA試卷為藍本,考什麼就教什麼、操什麼,小三考就由小一二開始操;更會把考核的「能力」融入日常教學及課程,家課、習作也TSA化,全面受考試支配,學習樂趣盪然無存。

2018.3.1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讓學生在課堂上做非主流的學習任務

此系列的上兩篇,都是談如何利用教學影片,在課堂上提升學習興趣、及在課後輔助及補足學習。製作教學影片,就要弄清楚影片的作用,及對準目標(例如為某一組別學生或為協助學生應付考試而製作);但到現時為止,很多學校教師仍透過課堂上基本的講解,提問或少部分討論活動而教學,又如何照顧差異呢?

當學生的水平、學習習性都參差的時候,只能跟從兩個原則:一是運用多樣化教學設計,延續興趣,令不同能力學生都各取所需,有點得着;但這是一個普遍原則,要與教師對學生的態度配合,有良好的師生關係,此所以做好班級經營是必須的;課程及教學設計也要能針對大中流學生,說易行難,教師都受課程框架及統一考試綁緊,也不容易在科組同事中達成共識,不過如果我們一邊要埋怨學生力有不逮,一邊又要強行教授不恰當的課程,是有矛盾的。


上文已說過可透過資訊科技,嘗試補足課堂學習的不足,但此是抽離於課堂以外的學習,在課堂上,我們是否可讓非大中流的學生進行其他學習任務(learning tasks)。我是從大量觀課中,有感而發的,明明知道有些學生已完全掌握教學內容和概念(例如數學定律)及早早完成習題,為什麼仍強廹他們在同一進度下學習,被拖着,無所事事,在等下一堂,有些尖子學生更忍不住偷偷在枱底做其他功課、或閱讀。此不是單靠什麼推行「合作學習」,就說成是照顧差異,把「高、中、中、低」能力的學生組合,以為這就能讓令高能力學生參與,達至教學相長,是自欺欺人,因目標毫不明確。這要靠教師的敏感度,知道學生在虛耗學習時間,倒不如名正言順接受學生在課堂上做非主流的學習任務,更好的安排是教師早已準備恰當的學習任務,給高端學生;甚至因這類學生自律高、主動性強,自主進行他科的學習也無妨,可容讓,這才是真正從學生得益上看學習。對低端學生,英語學習是最困難的,且班內差異亦大,分組作完全不同的學習任務(寫作、閱讀……) 才應是正常的。

同樣道理,非大中流的低端學生也應有其他任務。不過,這就困難得多,因自我學習動機較低,而常有紀律問題,另類學習任務上就要有以下的第二個原則。

對所謂「沒書緣」、或常因學習失效而沮喪的學生,課堂以外的體驗學習,及參與體藝活動等,是很有意思的,但他們大部份時間仍在課堂內,如何令他們仍想學習?

那就是讓學生不斷有成功感,但要建立在其現有的學習水平及基礎上。絕大部份學生都希望能成功完成學習任務而取得滿足感,才有動力面對下一輪挑戰,「成功」才能孕育「成功」。其實,無論高、中、低端學生、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都是從他們的基礎上,提供及設計他們力剛能及的大量不同層次學習任務,從淺到深,循序漸進,像打遊戲機升級一樣。教師要做的,除設計恰當程度的任務外,一是要提供完成任務的誘因(incentives) ,可以是讚賞、累積的獎勵計劃、或如何與校內考評扣連;二是如何給予學生回饋(feedback) ,讓他們不在失敗或遇到困難下失落,離棄學習。上述也只是通達學習(Mastery Leaning) 的意念,隨着資訊科技的發展,很多教學軟件都可提供即時回饋,大大有利學習。
                                                             (照顧學習差異系列四之四)
2018.2.26 原文刊於680期教協報〈見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