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列的上兩篇,都是談如何利用教學影片,在課堂上提升學習興趣、及在課後輔助及補足學習。製作教學影片,就要弄清楚影片的作用,及對準目標(例如為某一組別學生或為協助學生應付考試而製作);但到現時為止,很多學校教師仍透過課堂上基本的講解,提問或少部分討論活動而教學,又如何照顧差異呢?
當學生的水平、學習習性都參差的時候,只能跟從兩個原則:一是運用多樣化教學設計,延續興趣,令不同能力學生都各取所需,有點得着;但這是一個普遍原則,要與教師對學生的態度配合,有良好的師生關係,此所以做好班級經營是必須的;課程及教學設計也要能針對大中流學生,說易行難,教師都受課程框架及統一考試綁緊,也不容易在科組同事中達成共識,不過如果我們一邊要埋怨學生力有不逮,一邊又要強行教授不恰當的課程,是有矛盾的。
當學生的水平、學習習性都參差的時候,只能跟從兩個原則:一是運用多樣化教學設計,延續興趣,令不同能力學生都各取所需,有點得着;但這是一個普遍原則,要與教師對學生的態度配合,有良好的師生關係,此所以做好班級經營是必須的;課程及教學設計也要能針對大中流學生,說易行難,教師都受課程框架及統一考試綁緊,也不容易在科組同事中達成共識,不過如果我們一邊要埋怨學生力有不逮,一邊又要強行教授不恰當的課程,是有矛盾的。
上文已說過可透過資訊科技,嘗試補足課堂學習的不足,但此是抽離於課堂以外的學習,在課堂上,我們是否可讓非大中流的學生進行其他學習任務(learning tasks)。我是從大量觀課中,有感而發的,明明知道有些學生已完全掌握教學內容和概念(例如數學定律)及早早完成習題,為什麼仍強廹他們在同一進度下學習,被拖着,無所事事,在等下一堂,有些尖子學生更忍不住偷偷在枱底做其他功課、或閱讀。此不是單靠什麼推行「合作學習」,就說成是照顧差異,把「高、中、中、低」能力的學生組合,以為這就能讓令高能力學生參與,達至教學相長,是自欺欺人,因目標毫不明確。這要靠教師的敏感度,知道學生在虛耗學習時間,倒不如名正言順接受學生在課堂上做非主流的學習任務,更好的安排是教師早已準備恰當的學習任務,給高端學生;甚至因這類學生自律高、主動性強,自主進行他科的學習也無妨,可容讓,這才是真正從學生得益上看學習。對低端學生,英語學習是最困難的,且班內差異亦大,分組作完全不同的學習任務(寫作、閱讀……) 才應是正常的。
同樣道理,非大中流的低端學生也應有其他任務。不過,這就困難得多,因自我學習動機較低,而常有紀律問題,另類學習任務上就要有以下的第二個原則。
對所謂「沒書緣」、或常因學習失效而沮喪的學生,課堂以外的體驗學習,及參與體藝活動等,是很有意思的,但他們大部份時間仍在課堂內,如何令他們仍想學習?
對所謂「沒書緣」、或常因學習失效而沮喪的學生,課堂以外的體驗學習,及參與體藝活動等,是很有意思的,但他們大部份時間仍在課堂內,如何令他們仍想學習?
那就是讓學生不斷有成功感,但要建立在其現有的學習水平及基礎上。絕大部份學生都希望能成功完成學習任務而取得滿足感,才有動力面對下一輪挑戰,「成功」才能孕育「成功」。其實,無論高、中、低端學生、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都是從他們的基礎上,提供及設計他們力剛能及的大量不同層次學習任務,從淺到深,循序漸進,像打遊戲機升級一樣。教師要做的,除設計恰當程度的任務外,一是要提供完成任務的誘因(incentives) ,可以是讚賞、累積的獎勵計劃、或如何與校內考評扣連;二是如何給予學生回饋(feedback) ,讓他們不在失敗或遇到困難下失落,離棄學習。上述也只是通達學習(Mastery Leaning) 的意念,隨着資訊科技的發展,很多教學軟件都可提供即時回饋,大大有利學習。
(照顧學習差異系列四之四)
2018.2.26 原文刊於680期教協報〈見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