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月,在幾所學校觀了大量的課,雖不全面,也寫點觀察。
我觀的課都不作考績之用,只作教師發展,是較自然、最類近日常的教學。
普遍來說,教學效果並不因多了教改點子或資訊科技而有顯著提升,基本上與十多年前也差不多。
數、理科仍以單向式講解為主,此亦因為學科特性,需明理,也就只能在課堂上邊解邊問,輔以powerpoint 或用visualizer 展示教學內容,答問的多是幾位優生,其他想學的都在聽,聽不明的就游游離離,順應要求把答案填寫在工作紙上。這種教法,多數不能即時察覺大部份學生的理解程度。有些不太警覺需照顧學習上的差異,更多是要趕書,講了、問了就是,到考試就比高低;不過,資訊科技的應用,亦確令教學的表達較多樣化。
要改善這類單向式教學,不能只介紹另一套師生互動的教學法,要在教學的限制及慣性中,給予回饋;例如:在講解的過程中,如何調整問題的層次,那些可給予學生多點過程時間作思考,或作短時間的討論;如何應用某些軟件,或其他能展示學生所學的方法,如舉手的方式,以讓教師即時知悉學生的表現。較複雜的概念關係自然以圖表或圖象組織幫助學生理清脈絡,對能力較高的學生,和他們一同製作筆記,應比只填答工作紙,較能鞏固學習,且不停留在憶記式學習中。
我觀的課都不作考績之用,只作教師發展,是較自然、最類近日常的教學。
普遍來說,教學效果並不因多了教改點子或資訊科技而有顯著提升,基本上與十多年前也差不多。
數、理科仍以單向式講解為主,此亦因為學科特性,需明理,也就只能在課堂上邊解邊問,輔以powerpoint 或用visualizer 展示教學內容,答問的多是幾位優生,其他想學的都在聽,聽不明的就游游離離,順應要求把答案填寫在工作紙上。這種教法,多數不能即時察覺大部份學生的理解程度。有些不太警覺需照顧學習上的差異,更多是要趕書,講了、問了就是,到考試就比高低;不過,資訊科技的應用,亦確令教學的表達較多樣化。
要改善這類單向式教學,不能只介紹另一套師生互動的教學法,要在教學的限制及慣性中,給予回饋;例如:在講解的過程中,如何調整問題的層次,那些可給予學生多點過程時間作思考,或作短時間的討論;如何應用某些軟件,或其他能展示學生所學的方法,如舉手的方式,以讓教師即時知悉學生的表現。較複雜的概念關係自然以圖表或圖象組織幫助學生理清脈絡,對能力較高的學生,和他們一同製作筆記,應比只填答工作紙,較能鞏固學習,且不停留在憶記式學習中。
2018.12.13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