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課回饋中,數、理,以至經濟科都可以就重點、難點而分析,透過層遞式講解及提問,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歷史、地理等人文學科要有較多樣化的資料輸入及聯繫,都可以立即在該課的設計,及教師教法的基礎上微調,改善教學。
較難提供即時合用的改善意見的,多是語文科的教學,因不只是掌握知識,也需要學生在讀、寫、說、聽等能力的掌握和展示。
在很多語文科的課堂上,尤其是英文教學,老師說得多,不斷用流暢的英文解說或發問,而只有個別學生,以單字短句回應,或齊齊覆讀,如用計時器統計一下,連教師在內的二、三十人中,一堂課內,學生平均展示能力(例如說話)的時間少於百分之五。
這不一定是老師不懂互動式教學,知而不行,原因有三:一是很想努力的教和解,怕學生聽不明;二是以往試問了很多次,學生也答不到,有個別有簡單回應也算不錯了;三是有試過小組討論,也是散散漫漫,沒效果。
對被觀課的老師,只籠統的建議多點活動、充足輸入,就被視為老生常談,不知人間何世。
因為語文的學習需要較長期的堅持,不斷的鼓勵和演練,教師要「經營」,要幫助學生從低班養成「想閱讀,不怕說」的習慣。
所以當學生上課時不斷在聽和抄,應付考試,亦只能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