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課中一的文言文教學,文章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始創人方苞的<弟椒塗墓誌銘>。
學習目標是理解整篇文章,並能透過字形推斷、擴詞法、上下文推斷等策略,把文言句子譯成通順的白話文。
教師一開始就問題目是什麼意思?學生有點茫然。老師接着解釋文言文是簡潔的,要拆開句字及擴詞, 叫同學們試試。
來來回回擾攘了一段時間,有錯答、錯讀、錯拆、錯拼,終於答對了。
這個教學片斷觸發了一點思考。
對學生來說,是猜想式試答,也是一種提問策略。正確當然是把題目拆成弟、椒塗、墓誌銘。不過,有懂墓誌銘是什麼的同學,看成是一個名叫「弟椒塗」的人的墓誌銘;不懂的卻把塗墓連結成一個詞語,塗污墳墓變成擴詞後最合理的猜想,因為椒塗這一個人名,是太生疏了。有學生答弟弟和叔叔去油墓碑,原來把椒讀成叔,或者透過字形推斷,把椒當作叔。
教學回鐀時,就這部份,我提了兩個問題:
是否先要掌握中一學生的已有知識及其學習興趣?老師認為绝妙必讀的文章,學生卻感艱澀苦惱,應如何引入和導讀呢?
把一句、一段、甚至只五、六百字的文章抽絲剝繭式解讀,就能語譯、及掌握擴詞、推斷等策略,而不是透過更多充足恰當的句例,而總結出策略,再運用到閱讀其他文言文?
2020.12.1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