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下教學範式的轉變

在第一波疫情時,經濟合作與發展组織(OECD) 做的一個全球教育如何受影響的研究,頭兩項列為非常重要和重要的依次為:保證能延續學生的學術學習(academic learning)、及為教師提供足夠的專業支援及建議。


被譽為PISA之父的Andreas Schleicher (Director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OECD)的兩點總結,頗發人深省:

(一)危機下,我們會受無數的科技解難(technological solutions)啟發,提供具質素的教與學;

(二)所有因而出現的教學設計,不能深化社會及教育上的不公平;

並認為學生恢愎回校上課後,他們會告訴老師如何才能學得好,從那裹學,喜歡如何學,而教師亦不可能像以往一樣教學。


在網上研討會,續與來自不同學校的高中層教師作深入討論,一致認為學生的學習受到嚴重影響,教師們都極度辛苦,千方百計,補償學生;卻慨嘆得不到政策當局的任何專業支援,一纸冷公文,停課到那天,不但看不到一點關心學主、一句關懷教師的語句,用得最多的是「須、需」兩字;更說什麼可運用不同教學模式、有危便有機的虛話。


幸好,他們都說同事非常專業,在如何利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上,校內、校外專業交流頻密,互相學習,在實踐上亦頗為纯熟,同為學生福祉而努力。此外,在非面對面的教學情境下,都警覺到自己的教態、聲調語速,及不斷要知悉學生是否學得到,也是一個教學範式的轉變。

2020.12.2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